前任三。
?接楚楚古箏課下課的路上,突然想去看一場電影。于是,十字路口等紅燈的那幾秒鐘,選擇了前任三。下午楚楚畫畫,有三個小時的時間,電影時長兩個小時,送她去上課,看完電影再接她回家,時間剛剛好。
?據說,這是一部不太適合與現任一起觀看的影片,好在其實我也沒有什么選擇,影院里多是情侶或者閨蜜,一個人坐在中間,感覺有些突兀,還好影片開演,一切身影均隱在黑暗里,人便自在許多。
?不想再重復影片的情節,只是看完后,略略感覺有些傷感。自尊如此的兩個人,終究沒有回頭,各自的生活各自開始,愛是什么,不過一場虛無。就算扮成至尊寶,就算吃芒果到住院,又如何,總歸只是給自己一個交待,對方如何,有什么重要?
一直覺得,愛情這種東西,總是一件無法保鮮的奢侈品,開始時的小心翼翼,如獲至寶,終究抵不過紅塵萬丈中,種種俗事的你來我往,以為會白頭至死的兩個人,有一天突然發現,彼此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再也無法回頭。愛么,或許有過,但那又如何,都過去了。
?孟云與林佳注定要分開,從林佳開始計較百分之幾的時候,從孟云抱怨男人很累的時候,從他們再也不能好好說一話,再也不能好好擁抱一次開始。貧賤時的風雨同舟,不過是因為那時的世界太小,如果大了,看到的風景自是不同。所有的女人都沒有安全感,不是因為不夠強大,只是仍舊對生活心存幻想,以為不管如何,總有一個人會守在身邊,與你甘苦與共,后來知道,幻想不會成真,如泡影,盡管陽光下絢麗無比,只是輕輕一碰,就碎了。
有人說,每一個人都在疼痛中成長,前任是成長途中必然會有的一種經歷。每一個人,在年輕的歲月里,都可以全力以赴不計得失的去愛一個人,然后,在慢慢的成長中開始計較收獲。這世界,沒有不計成本的付出,愛情,因為一定會失去,才會讓人如此珍惜和懷念,因為,我們知道,那些逝去的,永不再來。
?所有曾經相信過愛情的人,最后都會失望,然后在日復一日的得失權衡中,慢慢失去愛情最初的模樣。我們不再年輕了,有時候,想要的,不過是傷心時,能夠有一個肩膀可以靠,失意時,有一個安全的擁抱。那個人在身邊,不一定給你富貴與榮華,但是,一定要可以帶給你安寧和溫暖。如果說愛情是一場激情之火,那么終有一天會熄滅。兩個最終相伴走到終點的人,一定是可以相互取暖的人。
?96年出生的外甥在朋友圈說,未見得前任三有多好啊。我說,那是因為你還年輕。他呵呵的笑,說,對哦,可能是。
大約每一個年輕的人,都無法從前任三里,看到那種無以述說的絕望。相愛的兩個人,默默堅持著不開口而到最終的放棄,別無其它,除了不夠愛,大多是對愛情本身的絕望。是的,曾經那么相愛的兩個人,都可以分開,那么,愛情這種事物,還有多少可以讓人相信?
?有人說,真正的告別是不需要儀式的。我卻一直覺得,恰恰相反,如果沒有一場正式的告別,大約人就難以對過去真正的說再見。林佳離去時,輕輕的關門聲,不是儀式,所以,有那么一段時光,她始終心存幻想,以為只要孟云回頭,他們就仍舊還可以在一起。而直到她買來兩箱芒果,用一種拼死的決心去嘗試的時候,在她的心里,才是真正的與孟云的道別。
?那種告別,是幻想破滅之后的,真正的絕望。對那個人,對那段感情,甚至,對愛情本身。影片的結尾,林佳抱著伊伊呀呀的嬰兒,眼神依舊空洞。我無法相信她會在年復一年的時光里愛上那個老實如斯的老同學,但是,她依舊選擇了這條看上去最容易走的那條路。在別人的眼中,愛她的先生,可愛的孩子,家庭美滿,幸福如花。可是,她是不是真的幸福?
?也許,女人真的是沒有愛情的,或許有,但一定失去了。然后,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了。以后的生活年華似水,花好月圓,每一個人都有安穩的所在,可是,只有自己知道,我們曾經失去了什么,那是我們曾經視為生命的東西。
?但是,又怎么樣呢?生活還會繼續。對,亦或者錯,有什么關系?
?我曾經說,如果最終相愛的人一定要分開,那么,一定要有人說出來,即使是因為不愛了,也要說出來。那樣,我會知道結束,我會收拾行裝去面對以后沒有他的生活。我不要那種走著走著就散了的結局,在我的眼中,所有的順其自然,最終,都沒有結局。
因為,所有的不動聲色,沒有那么多的不得已,終究不過只是因為,不夠愛。這種認知,太絕望,它會讓人懷疑,那種曾經被我們視若生命的情感,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亦或許,只是一場朦朧模糊的夢境?
?但是,是否所有的感情,最終都會走向同一個歸宿?不知不覺之間,走散了,然后,各自前行,永不回來?那么,是不是,不如不愛?
?突然想起一首歌: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不知不覺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那么好的歲月,永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