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個故事是講了一個名叫小強的男孩,由于分離焦慮癥,不肯走進教室,老師通過家訪與家長交流,找心理老師幫助,讓媽媽陪同上課,同學鼓勵,最后又通過讓小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鍛煉小強的獨立能力,幫小強找朋友等多種形式幫助小強適應環境,消除分離焦慮癥。
? ? ? ? ? 分離焦慮癥是低年級孩子常有的現象。只是有的孩子表現比較明顯,有的孩子表現不太明顯。永翔老師所說的開學初講課速度放慢,在課上讓學生說一說假期趣事,將童話故事看動畫影片,用故事影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孩子游由“假期學習”到“在校學習”的過渡。
? ? ? 發生分離焦慮,潛在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心理因素,孩子沒有與父母親建立安全的依附關系,或是父母親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無法獨立活動,會提高學生分離焦慮的幾率。第二是環境因素,父母親在面對孩子分離時表現出焦慮行為或是本身經常焦慮不安,讓孩子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產生了焦慮,第三是個性因素,過度害羞或退縮氣質的孩子,也容易患分離焦慮。
? ? 老師對這種孩子應該了解病因,逐漸引導學生從主觀上努力克服焦慮,當癥狀逐漸消失后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消除緊張的心理,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開朗的性格,防止癥狀復發,通過家校聯系,讓學生徹底擺脫焦慮,成為一名健康的孩子。對于小強的這種開學分離焦慮癥,老師還可以:
? ? ? 1.在開學前與家長做好充分的溝通,讓家長提前做好孩子上學的準備,提前讓孩子“收心”。從作業整理,作息時間調整,有意地讀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書,讓孩子提前適應學校生活。
? ? 2.也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預習課本,增強孩子自信心,讓孩子覺得“我是最棒的!”
? ? 3.開學初多和孩子在一起做有趣的游戲,讓孩子感覺學校的生活豐富多彩,比在家里有趣多了。這樣既能增強學校生活對孩子的吸引力,又能增強師生情感。
? 4.開學初一定要和孩子討論:如何打扮我們自己的家?讓孩子參與其中,一起裝扮我們溫馨的“家”,讓孩子產生一種“主人翁”態度和歸屬感。
? ? 我認為學生的開學焦慮原因遠不止此。有的因為沒有寫成作業,有的因為天氣原因(太冷或者太熱)怕吃苦,有的因為作息時間不適應……老師應該分清病因,對癥下藥。
? ? 老師如何正確的了解孩子各種焦慮癥的病因呢?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表現,與孩子平等溝通,經常召開班會,讓孩子與老師寫信或寫日記的等形勢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才能實施有效的教育。
? ? ?
? 思考:
? ? ? 通過這個案例,讓我思考了很多:如:我們學校的開學預習測試是否合適呢?其實作為一個孩子來說,假期作業本來就很多,時間長,本來就是一個考驗孩子自制力的過程,大多孩子都不會合理安排做作業時間,別說長假,就是一個周末,有很多孩子都會到周日的晚上,加班加點的補寫作業,更何況是一個長假期呢,作業該有多少呢?又該補上幾天幾夜呢?再加上開學的預習測試,孩子不愿上學,會不會也有這樣的原因呢?尤其是寒假,我們是不是可以讓孩子根據不同年齡,適當地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或者調查研究,比如說:圍繞“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除夕”、“元宵節”,甚至更小一些的范圍,比如說“貼對聯”……這種既能增長知識,又能激發孩子興趣的的作業呢?現在孩子們都可以通過網絡查找,再結合實際,做這樣的作業應該不成問題。僅僅是自己的一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