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剛看完了崛辰雄的《起風了》,小說很短也很平淡。本沒有太多想寫的,但是卻忘不了那種意境,悲傷的幸福感。起風了,要好好活下去嗎?
“沒有什么比幸福的回憶本身更會阻礙人們的幸福。”
其實不管是幸福也好,成功也好,世俗也好,超脫也好。人生有很多種境界,我希望能和他們相遇。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的“幸福”,我自己又能夠如何自助?
最近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寫職業生涯規劃書。之前也上了很多課,聽了很多講座,在心里也涌現過很多的想法。搖擺在激動和無望之間,但是又仿佛時時在變的。
跳不出迷茫和局限,但已經大二的我,需要整理好心情和思緒。最重要的是,要好好走下去。
之前看了高考紀錄片,也寫了兩篇文章。那么從這篇開始,我就要真正的面對未來了。
“這本書是我的過去和現在,也是我對未來的約定。”
這是樸槿惠自傳《絕望鍛煉了我》扉頁上的一句話。就算已經走過了六十載起伏的人生,她那時所謂的未來和最后的結果還是無法預測。每個人都是如此,那么今天,19歲的我寫下這些,同樣為了我的過去和現在。也是我對未來的約定。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尼采
“我也許默默無聞,待我刺破青云,你就會聽見我的聲音。”——張海迪(引自安德列·普列文歌詞)
“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吳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魯迅
回憶是個奇妙的東西,有很多東西會被遺忘。但是這三句話,卻是從我高三到現在,在不同的時期中分別保存下來的。在課桌的桌紙上,在筆記本上,在微信簽名里……就像一個美好的幻想和激情的奇遇一樣,像“死后方生”的思想行者,像樂觀浪漫的輪椅舞者,像深沉不屈的精神斗士……
其實只是幻想,帶著唯一的自己不斷的行走,未來有一天能夠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所謂唯一的自己,就是要塑造自己不可剝奪的特質。包括能力和人格。有了它們,即使失去一切,一無所有也不會被打倒,也有勇氣和能力重新站起來。因為,我有我自己,強大的自己。
但是我深知,自己現在實在是太不怎么樣了!職業生涯規劃書“認識自我“的環節,除了一堆的缺點和短板之外,就不知道說什么了。那么何以回報我的大學,何以看待我的人生?
其實是因為最近聽了托馬斯的講座,兩場下來都很有感觸。然后覺得自己的全身像是被正能量點燃了一樣,所以,還想寫一寫。
托馬斯作為一名在各個國家包括聯合國等各種高級場合上的專業譯員,講的不只是翻譯,也不只是英語。他是我見過的最有表現魅力的演講者。年輕帥氣,天真幽默。
所謂帥氣的瀟灑自如不只是長相和儀態,是強大的自信和嚴密邏輯思維的體現。就像他可以十分流暢且絕不重復的清晰表達很多好像很復雜的觀點,對各個領域涉及的范圍極廣,給我們現場演示記筆記的方法,漢譯英,英譯漢,將一段話十分專業且毫不費力的翻譯出來。還有他說過的以前上思修課的時候就通過自己記筆記的方式能夠合上書本,十分準確的復述出老師十幾分鐘之內將的全部內容,等等……
所謂的天真,是一種像《大當家》中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演員翟天臨扮演的那種”傻子“角色。坦誠天真的咧嘴微笑和閃光的眼神,可愛的動作。絕對是以天才的智慧作為底色的。
所謂幽默,沒有一點做出來的感覺,就是用一種有一點像講故事的說話技巧,絕對的渾然天成的親切和好笑。真的我都記不得自己有多少次都坐在椅子上笑的不行了。這種體諒和親切不是建立在任何言語中暗含的成功者的居高臨下。他絕對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和高水平。就像他在翻譯完偶然帶出來的一句話”人生就需要這種輕松的感覺啊“。但是不炫耀,而是用一種很真誠的態度,告訴我們,告訴我這等凡夫俗子,只要去做,只要去持之以恒,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和進步。也可以做到。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信服他,也愿意開始相信自己。
尤其是進入大學以來,也聽過很多成功者的講座或者是分享。我承認,那些分享者都很優秀,都很厲害,口才也都很棒。但是,聽完了這些,還總有種不能夠代入的疏離感,或者是感覺自己一定做不到的自卑感。很多人都在告訴我們,未來會是美好的,前提是好好努力。那么對于我來說,可能更會趨向于逃避。而托馬斯給我的卻完全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就算是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可是絕對不落俗套,我還是再一次感到深深的觸動,感動,心動。是我最的聚精會神的狀態。
所謂觸動是,他的話語,他舉得例子和事件,不管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是別人身上都能給我一種很強的代入感,絕不是那種成功之后的泛泛而談。而是有很多很接地氣的想法,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我覺得這一點是挺難能可貴的。
所謂感動是,被他所講述的一些成長所感動吧,成長中的頓悟和把握機會,向著目標的堅持。
所謂心動是,他的那么多豐富的生活經歷。就像他說的,去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美食,結交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故事……這是我做不到的,但是就像他說的,哪怕是一次微小的決定和改變,就拿旅游舉例,如果想去別的地方體驗,那么自己有付出行動去了解嗎?怕是連車票都不會查。真的是這樣,很多東西我們都想要,但是又為自己的渴望,付出過什么,做出過什么改變呢?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推開未知世界的大門,也許沒有我想的那么難。
我不能否認托馬斯可能是個天才,很優秀的天才。是我等絕對望塵莫及的。但是他說的話,我仍然能夠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好好想一想。
人的想法會隨著實力的改變而改變
他講到了他最初的志向,就是要考雅思到留學去學環境,將來做一名環境工程師。然后從大一就開始準備考試。然而雅思失敗。講到,他遇到的一位很厲害的譯界伯樂,居然答應了他幫他輔導考試的請求。雖然完全不是以做題的方式訓練,但是他的成績得到了很大提升,也達到了申請國外大學的要求。講到了在宿舍”摳腳”的時候,接到那位導師的電話,于是放下手里的“活”(當時被這種講故事的方式笑噴了),就是那一次,他得到了人生第一個比較高端的翻譯實踐機會。就是那一次,因為是不熟悉的領域和專業術語等,他整整準備了一周就上了。也講到了他的不自信,問那位導師“我能行嗎”。正如他說自己一直念念不忘鼓勵著他的,導師回答他的那句話;“你覺得你自己行,你就行”。就是那一次,他出色完成了任務,得到了第一筆巨款——3000塊。講到了請爸媽去七星級飯店吃海鮮的那份快樂與自豪。講到了,就是那天晚上在宿舍的床上輾轉反側的心情,然后激動地跳起來給遠在美國的那位老師打電話,告訴他,今后,自己以后希望從事口譯行業。
然后一直做到了現在,我覺得這就是幸福和傳奇吧。因為一個比較“偶然”的機會,改變了自己想法,改變了自己的職業選擇,改變了自己的努力的方向,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一直沒有停下的就是前進的步伐。
就像我所說的,帶著唯一的自我。
渡邊淳一和魯迅都曾棄醫從文,楊瀾放棄綜藝大觀主持工作的“大好前途”,馬云和俞敏洪棄“教”創業從商好。包括很久以前看《孽緣》中的女主角因為懷孕休學也好……我真的覺得,真正強悍的人生,不會畏懼意外和出差錯,不會害怕改變。不會患得患失,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做到真正的從容。因為有資本。即使重新來過,也同樣能夠做好。人的想法隨著實力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所有的自我放低要求,所有的抱怨和小視野小格局,短淺的目光,大多都是實力不夠。實力和才華,遠遠趕不上自己的野心。就像之前看到的網上有關于“211”“985”名校大學生說,”除了復旦身份,自己一無所有”,自卑自己比不上身邊同學那樣的文章,不能完全說作者很矯情,是在變相的炫耀資本求得安慰。而是,實力不一樣的人,真的不能夠相互理解,理解對方的想法和處境。優秀的人,只會想向著更優秀的目標進發。每一次的進步和提升,都會讓他們不局限于,不拘泥于眼下的狀態和成就。這也就是托馬斯說的,永遠,不要安于現狀。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就像之前聽過的一個有關創業的講座。他講,所謂的創業不一定是自己辦起一個公司,要結合多少融資,有什么樣的運轉計劃等等。而是,自己完全可以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不屬于任何一種機構,不被任何企業長期支配,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的計劃。因為一身本領在身上,自己的這種才能資源,完全可以為多家機構,在不同的場合上發揮不同的價值。我覺得,這種情況是和托馬斯很吻合的。
因為本身優秀,才有資格拒絕,對很好的外交部大使館的工作機會說不。因為本身優秀,能掙來很多錢,才有資格說,錢不是最重要的,不會因為薪酬而改變自己的心意和工作決定。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自由,豐富,和輕松狀態。
可是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確定自己今后的生活。會有多么的沉重和無奈。之前上職業規劃課,也聽好幾個老師都說過,畢業后很多畢業生海投簡歷,渴望一家公司肯收留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那么,如果是這種情況,完全的被限制住,動彈不得,那么還談何自由。“你要多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那么,你要有多少次的嘗試,多清晰的計劃和目標,多久的有方向性的堅持和積累,才能站在人前,像面試官,像觀眾,呈現出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自我形象。才能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安然的,坦然的接受別人的贊美和肯定,以及不可思議的崇拜。
限制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別人說的再多,落實到行動上也只能靠自己。
你敢不敢要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現在,現在……很多的人告訴我們,職業生涯的規劃,就是從現在開始。今后一生的走向也取決于現在的態度。但是,現在,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我不深究下去,因為以我目前的狀態,我還沒有以切身經歷得出很明確的答案。
但是我知道,現在就是把握機會,首先在于態度。托馬斯也說道,對于人生第一次的那種翻譯機會,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并不是他,甚至根本都沒有想到他。而是其他的人,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不是有其他重要的課程,就是有其他重要的考試,或者是因為這個翻譯難度太大,太挑戰不去嘗試的。而托馬斯去做了,并且推掉其他的事情,全神貫注的去做了。他做到了。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選擇。我一直在問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我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在拖延,在浪費時間,說嚴重一點就是混日子。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我們愿意為之努力的事業或者是愛好?為了實現這種目標,我又真正付出過什么?取舍過什么?
不禁想起了外教的說過的話;當別人問他閑下來的時候都干嘛的時候,他說;“我沒有空閑時間,我的空閑時間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可是我做的很多的事情,都是沒有方向性的”無用功“吧。有的時候,覺得人生很無趣,很封閉,是覺得什么都還來得及,也都無所謂吧。這種無所謂的淡漠感,這種隨波逐流的拖延和麻木,真的很可怕。看到別人靚麗的一面自己認為做不到,甚至視而不見。好像只要還看到和自己”胸無大志“的人才會安心一樣。
根本沒想過要和別人不一樣,沒想到要給自己什么成就感,仍然感到心情很沉重有時候也有點壓抑。但是沉重不等于充實,充實也不等于盲目的充實。因為沉重,失去了本該有的活力,輕松和幸福。可以做到很厲害的水平的輕松與瀟灑甚至可以滿足虛榮心的小風光,突破自我所獲得的幸福。都沒有。只有因為拖延,日復一日堆積的緊張和不安。
然后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實力。機會是給又準備的人的。如果沒有相應的能力,那么即使是再好的機會,擺在自己的面前也會放棄。
而,現在真的不晚嗎?我真的可以嗎?
”青春是人生最偉大的一場雖敗猶榮“
這句話是托馬斯說的他以前很喜歡的一個作家,飛行官小北的一本書的封面上一句話。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也是托馬斯反復說的。”有些事為什么要想那么多,思前想后的話就不會做,想那么多失敗干什么,大不了從頭再來。“
還想說很多,但是又還想什么都說不出來。都是空話,廢話。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寫到現在,又不知道自己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干嘛了。只是當時真的很被打動。感到自己也會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僅僅隔了一天的時間,當初那種激情就已經消減了一大半。如果這樣的話,還說什么長久的堅持呢?
只是想要還原只字片語的想法。也是無意義的吧。
讓將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每一分努力。我只能說加油了。
至于職業規劃,還是要寫。目標要明確一點,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