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來,就想用一個字來形容:清明。
雖然節氣未到,但和煦溫暖的陽光,枝頭小鳥啾啾的鳴唱,空氣清新得讓人神智清明,能清楚地讓人感覺,生命流動的能量。生命進入意識流,靈性蘇醒,我“活”著,頓時美好來,感恩至。
看初升的太陽照著銀白的白楊樹,給它染上淡淡的紅暈。鳥兒或三五成群,或獨自吟哦,或在電線上譜寫生命之歌。竹子在剛剛醒來的初春青青依舊,輕風過竹葉,葉子在微小的不易覺察的風中沙沙作響。桃樹、杏樹、梧桐樹、石榴樹、白楊樹形態各異,以各自的姿態展現自習物種的特色。
喜鵲現在高高的枝頭,居高臨下,頗有頭領風范,再配上“喳喳~~~喳喳~~~”的叫聲,像老板發號施令。麻雀聚在較低的樹枝上,三三兩兩,你言我語,有來有回,一定是在吐槽。誰家養的大公雞也來湊熱鬧了,雖然若論比誰站的高喜鵲麻雀他誰都比不過,但由那雄赳赳氣昂昂的姿勢一聲雄雞一唱天下白,也是沒sei了,的確唱出了老子一生被人比喻成將軍,老子服誰的威武。
我喜歡的生活就是這樣,當我的雙腳踏上泥土地,置身于大自然,目光耳朵所能及無一做作矯揉,我便變得平靜與安然,一切有關活著的種種茍且與不平都被撫平,然后就幸福感滿滿,我便真正“活”了過來。
雖然都是活著,當你被迫做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時,當你為了能融進社會,為了追求不讓別人看起來你是個異類時,你真的能感覺到自己在活著嗎?
年齡越大,越是能感覺出人需要了解自己之迫切,因為不了解自己,便不能完全充分地履行此生為人的真正目的。被社會的價值觀挾裹著順流而下,你看似“正常”,實際上卻浪費這僅有一次的機會。
說白了,你一生辛苦,卻沒有一天過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一生到底是誰的一生呢?
同樣看似忙碌的生活,賺錢養家,有人幸福至極,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地實現了自己。有的人卻在每日的重復的過程中,只充當社會前進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