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功能分析
人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學習、工作、看書、運動... 我們努力奮斗著,用各種事情充實著生活,但是很多情況下事情雜亂無章,缺少合理的安排,變成了我們被各種事牽著鼻子走。
學生:課程種類多、內容雜,需要把每天的作業和任務記錄下來,以免忘記;
上班族:任務多、日常生活瑣事多,需要按類型劃分,好好安排時間;
自由職業者:點子多、要學習的知識雜、接的活兒散,需要統一規劃。
可以看出,任何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任務進行記錄、規劃,只是不同類型的人對細節上的要求有所差異。基于最基本的需求,我設計了一款記事軟件MyWork。
MyWork的定位是具有親和力的、高效的記事軟件。同普遍的記事本一樣,核心功能是記錄各種任務。MyWork還具有一個特色功能:對任務分類、細化,用戶可以把任務劃分成若干子任務,設置子任務的完成時限,通過倒計時的方式提醒用戶,幫助用戶直觀的看到任務的優先級,有助于用戶合理的進行規劃。在設計上,使用帶有隱喻的元素和有情感色彩的提示信息,引導用戶使用,帶來舒適的用戶體驗。
2、信息架構
MyWork的功能有3個:
1)任務管理
當用戶有一個任務需要記錄時,可以增加任務(任務名稱+個性化設置);可以對已經存在的任務進行編輯。
當某個任務需要細分成子任務時,可以增加該任務的子任務(子任務名稱+截至日期+個性化設置);考慮到子任務信息比較單一,就不設置編輯子任務的功能了,如果想修改子任務名稱或截止日期,可以重新添加子任務并刪除舊的子任務。當用戶完成子任務后,(默認情況)不直接刪除子任務,而是進入“完成”狀態,然后再由用戶自行刪除。這樣設計基于用戶的心理:用戶列出了那么多任務,又加了這么多子任務,努力工作了很多天終于完成,結果一下就把任務刪掉,豈不是太可惜了!我想把完成的任務以另一種狀態保留著,直觀的向用戶展示出來,這是一種回饋,也是對用戶工作的認可,用戶看到自己完成了這么多任務,能夠提升自信心,于是更加努力的工作。當然,也會有不喜歡這種模式的用戶,可以在設置中關閉這個功能。
2)排序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MyWork中,任務有兩種存在方式:任務和子任務。任務只是對事件的描述,本體是任務名稱,其余屬性并不重要;而子任務是對事件的詳細解釋,包括子任務名稱和任務截止日期。
因此,MyWork為用戶提供兩種排序方式:按任務排序不考慮子任務,只按照大任務展示給用戶看;按時間排序要統計每個子任務的倒計時長,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每個子任務。
這兩種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直觀的排列,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
3)設置
設置里包含基本設置、更多個性化設定等。
3、主要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