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搜腸刮肚窮思量,抬筆猶如千斤沉,還是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寫作對于不同的人竟有如此大的區別和感受,當然每個人都會有遇到這兩個極端的時候。寫作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文字是記錄生活的符號,文章是傳情達意,溝通思想,提煉思維的載體。有了文字我們人類才真正步入了文明的高速軌道。古今中外,史籍文章浩如煙海,燦若群星,為人類文明發展傳承照亮了前行的路!
寫文章這件事和做別的事一樣,先有了想法,而后才會有寫作的動力。每個人都有思想,觀察同一件事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也能覺察出別人所沒有的感受,這大概就是善于寫作者的能力了。每個人幾乎都會寫字,從上學開始,寫作業、寫作文、寫日記、最不濟也寫過請假條,申請書之類吧?寫作文也是包括我在內許多人小時候最頭痛的事了。抓耳撓腮,咬著筆桿發呆,腦袋一片空白,猶如透支的銀行卡,一聲長嘆——寫作文真難!
首先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種敢做敢為的果斷勁!不要去想太多能不能做好,做不好咋辦這種牽絆自己的問題。消極懷疑的態度會使自己舉棋不定,裹足不前。有了行動才會有成功的希望,一百個想法不如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寫作也是如此。
其次,平時有點想法覺得有意義就記錄下來,一句話也好,一段話也罷,日積月累會鍛煉思維和觀察能力。寫作是一種紀錄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思維活動,要有于平凡處見真諦的心靈。多思多寫,力求下筆盡是真情實感。日記也是很好的練筆體裁,一日之所見所悟盡可傾注筆端,過些時日再回看,定會發現暇眥和不足,這樣定會有所獲益!
再次,要有話寫有見地就要多讀書,讀好書。博覽群書,心中才會有用不完的素材,猶如儲備知識的糧倉,平常多讀多存儲,用時才會信手拈來,下筆千言!要有選擇的吸收各種書本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批判的接受書本知識。
記住有想法就寫,寫成習慣,在讀寫中提高,語言文字也是工具越用越熟練不要顧慮重重,自己找借口逃避,想寫就去寫吧!呵護心靈花園每棵花朵的萌發,生長!
輸入——整合——輸出是思維的運作模式,也是物質與精神的互動形式。做為寫作這種活動也當然擺脫不了這個定律。輸入就是關注現實世界,多讀有益的書,關心國際,國內大事和人民平常的生產,生活。看事物不應停留在表面,而應深入探究深層的規律性問題。
整合就像電腦的CPU,萬事萬物,書本知識反映到內心要予以整合,處理變為自己的思想體系。人有自己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受到經歷、年齡、經驗等限制會對世間萬事萬物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所以要不斷優化,改造自己的思維體系,力求跟得上信息時代的快速變化。
輸出就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傳達出來的過程,語言文字就是輸出的工具。語言太短暫,說完就沒了,沒有時效性,寫成文章或書籍就能永久留存,傳播,受眾會比較多。提高寫作能力,讓更多人樂于接受你的想法是一種長期積累和練習的結果。
好的文章如春風拂面,給人溫暖和正能量,又恰似天降甘霖滋潤心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作家也是從一字一句開始,蒼鷹也是從幼雛學習展翅,而后翱翔藍天!培養一顆純粹的心,不為外界所惑,淡定,從容。寫作就是寫作和金錢無關,不要太執著于名利,合理的看待寫作,寵辱不驚!
有文字陪伴的人是幸福的,做個想寫就寫的文中俠客挺好的!道法自然,所見所思皆能成為文章,想寫就寫吧!——與簡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