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聽學校里的一個講座時,到了提問環節,底下有個人問“我是個80后,相信很多80后也和我有一樣的困惑,那就是到底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隨后一位提問的女生說“我是個90后,我們不會想那么多,看你先遇到哪個好了,有時候我們愿意信命。”
說到這里,已經很明顯了,80后和90后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顧慮太多,后者沒想很多。
作為90后,其實不是很多人嘴里說的那樣,“垮掉的一代”,不是我們的代名詞,敢拼敢闖才是。
回到開頭講座上80后提的問題,沒必要想很多,究竟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哪個先來要哪個。你和A結婚會結成這樣,和B結婚會結成那樣,跟他們創業會被坑死,而跟他們合伙會大撈一筆。
90后的我們更愿意接受命運的安排,我始終覺得認命也是一種智慧,有些事順其自然反而更好。既然我們無從改變,何不好好地過當下的每天?
記得《解憂雜貨店》里有這樣一段話,“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詢只是想得到心里內心所傾向的選擇。”
木心在《哥倫比亞的倒影》中寫道“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80后的大部隊似乎很容易和“彷徨”掛鉤,80后正是處于競爭激烈,能者生存的社會環境。
他們很現實,有些瞻前顧后,甚少有人相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現在學的專業也沒想過以后也會從事這行,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所以大多時候總是在彷徨。
成長中的90后還沒有學會深藏不露和表里不一,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管是喜怒哀樂還是輕蔑與不滿,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
他們討厭做作、拒絕虛偽、喜歡透明。這樣的一代,沒有人們想象中的灰暗與復雜。
一是一,二是二,不瞻前顧后,不面面俱到,不左右逢源。
他們拿得起,放得下。
世事真的不必盡在意料之中,計劃之內,有時候給生活一點灑脫和自由,每個人以各自的形態,自由生活,而不是千方百計把自己塞進方方正正的模具,壓縮成同樣形狀的罐頭,以便在年老之后,不會在深夜入睡時,枕頭里裝滿發霉的夢。
世間萬事惟糊涂難也。
有些事,問的清楚便是無趣,連上帝都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所以有時候,"難得糊涂"才是上道。
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
其實,仔細想想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占有,只能經歷。
你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別。
深知這一點的人,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而只是經過而已;亦無所謂得到,那只是體驗罷了。眼前的,好好珍惜;過去的,坦然面對;該來的,欣然接受。
因為所有的一切,在你我揮別這個世界時,都將成為過去,即使美好,也終究不過是回億。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小懿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