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真是難過的一天啊,沒有哪件事能讓我開心。
? ?晚上姑姑來送東西,小坐一會,我們一邊喝咖啡一邊聊人生聊理想,妹妹在旁邊鬧,大叫著,“我以后要找份最賺錢的工作!”
? ?我們先八卦了一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奶奶同事的孫女,從小學開始一路就是外校,一直到高中,如此牛逼的人物,不上清華北大簡直對不起觀眾。結果她高考那年正逢出題人來大姨媽,題目難,分數線高,最后只能上個青島的一本,學的日語,上大學之后依然走學霸路線,據說考試年級第三。
? ?‘‘她現在在考雅思,專業也轉了,國際會計。’’ 我姑姑是這么說的。
? ?‘‘那不錯啊,到時候出國,還可以移民。’’ 我很配合地這樣說。
? ?‘‘也不是移民吧,關鍵從國外鍍金回來,找工作容易,像她這種,學得好一年工資十幾萬,你想想看,整個公司的財政都得聽她的...''
? ?我聽出了不太對勁的苗頭,趕緊轉移話題,‘‘那她喜歡這個專業嗎?還是她爸媽讓她轉的,’’
? ?‘‘肯定是家里跟她談了的啊,這專業多好就業,你上大學讀書,最終出來不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嗎。’’
? ?看來我不該轉移話題的,反正總是要談到這方面上來。一般‘‘別人家的孩子’’都是討論成人價值觀拋磚引玉的東西,他們的模式是走上人生巔峰的捷徑,至少我的親戚們是這么認為的,并且貫徹執行著。
? ?我從小學珠心算,因為這個姐姐珠心算拿了一等獎,我從小學書法,因為這個姐姐書法也拿了一等獎。我想我的奶奶每次和她的老閨蜜聚會,都是以‘‘我家SY學了***,可好了...’’開頭,并以‘‘我回去也讓我孫女學’’ 結尾的。還好這種事情沒有持續很久,因為我和她智商之間的差距已經不能用補課來彌補了,第一次覺得笨一點是如此美好。等我上了初中,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帶來的碾壓已經很少了。
? ?想當年我也羨慕過她書法拿全國第一,直升外校,有著上清華的天賦和勤奮,總是以榜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 ?等我快高中畢業了,對她只剩下同情。我真想問問她,你有選擇過自己喜歡的東西嗎?
? ?當然,她可能真的喜歡父母給安排的路,人各有志。
? ?讓我難過的是,當年,我姑姑懷著對房子的一腔熱血想學裝潢,硬是被我奶奶壓著學了計算機,我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是什么感受,尤其是自己曾經有機會選擇喜好時。
? ?我本以為,姑姑至少是那個懂少年情懷的人。
? ?小朋友談理想,成年人談生存。
? ?最后姑姑要走了,我看著我妹妹,希望她能把‘‘賺大錢’’這個理想貫徹一輩子,至少是在追求所愛。
? ?我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