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下得路面濕漉漉的,涼爽的空氣使人神清氣爽,小雨來得有些突然,好些人都沒有帶傘。在佳美家超市門口的橙色椅子上坐著避雨的顧客們,我也沒帶傘,只得在此呆上一會兒。
兩位銀發老太太坐到我旁邊,其中一位穿著粉紅色網眼毛衫。她正向坐在對面一位中年婦女介紹她的同伴,我聽見她說:“這位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就是現在大家說的閨蜜。”那位中年婦女說:“真羨慕您們,有發小般的閨蜜。”
“閨蜜”多么普通又平常的稱謂,卻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近些年,在年輕女孩中流行閨蜜,據說沒有閨蜜就不時尚。我也有好幾個閨蜜。
我喜歡小首飾,尤其喜歡耳環和手鏈。以前亂七八糟的小飾品買了不少,唯獨沒有耳環,就連結婚時買首飾,我也把它越了過去,在結婚典禮上戴的是婚紗店送的一對夾耳環,這源于我沒有打耳洞。
我從小皮膚過敏,各種名稱的皮膚病沒少得,最嚴重的一次是得了膿皰瘡,膿皰破皮后粘在衣服上,脫衣服時把皮膚剝得血流不止,現在想起來還心有余悸。
據說皮膚過敏的人打耳洞會爛的很厲害,就一直沒敢打。看見別人帶著漂亮的耳環只有羨慕的份兒,在商場里看見喜歡的耳環,總忍不住多瞧兩眼。
前年我的一位好閨蜜送我一對水晶耳環,她說在網上看見這種耳環很精致,就買了兩對,一對留給她自己,另一對就送給了我。我推遲說不要,因為我沒耳洞,她堅持要給我,說她專門挑了這對淡紫色水晶,很適合我,建議我馬上去打耳洞。
五片花瓣的小花型水晶耳環,配上銀質掛鉤,讓人愛不釋手。不想辜負這可愛的耳環,我去打了耳洞。銀飾店的老板娘用打耳洞專用槍,抵住耳垂正中,“呯”一聲,一根銀針就穿進了耳垂中,有點微微發脹的感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痛苦。由于消毒很好,一周以后就戴上了耳環。后來我不小心把一只耳環的水晶墜摔碎了,只好把它放在盒子里當做紀念品。
后來我的另一位從五歲時就要好的閨蜜去廣西巴馬長壽村旅游,在當地給我買了一對有少數民族風情的孔雀形銅綠色耳環。孔雀耳環配上棉質的花長裙,很有民族感。
遠嫁山東的好閨蜜回來探親,給我買了銀色、亮閃閃的長吊墜耳環,為我的長發增添了些許嫵媚。
我自己也買了好幾對耳環,我把它們掛在一個方紙盒的四壁上,滿滿的一圈,任我隨意挑選。每次帶上它們,就好像我的好閨蜜陪伴著我,心情特別舒暢。它們都不是很昂貴,但它們帶著我的美、樂趣和情誼卻是無價的。
待我滿頭銀發時,或許我不能時常和我的閨蜜們在一起。但是我會時常拿出我珍藏好的耳環,向別人講述耳環背后閨蜜的故事。就像我在家美佳超市遇到的那位銀發老太太向別人介紹她的閨蜜那樣,也一定會迎來旁人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