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也撞衫
有兩本書,中文名都叫《學習之道》,一本是喬希維茨金寫的,原名叫:The Art of Learning,另一本是芭芭拉奧克利寫的,原名叫:A Mind for Numbers 。如果不是聽《成甲說書:刻意練習》,我是不會知道兩本同名的書的。
因為,我在天貓上買《刻意練習》這本書時,跳出來的都是練習三部曲:《刻意練習》、《學習之道》和《練習的心態(tài)》,于是我將三本都買回來了。
我最先讀的是《刻意練習》,邊讀書邊輸出讀書筆記,學到了很多。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我聽了成甲在得到上的說書音頻,知道了刻意練習的原則與《學習之道》中的相同,并且他建議在讀完《刻意練習》之后,再去讀《學習之道》更容易理解。
然而,我買到的卻不是這本。這也是讀書過程中的一種樂趣。
《學習之道》我讀完了,卻沒有讀懂
與《刻意練習》那種學術(shù)風格、結(jié)構(gòu)清晰、有重點標注的寫作風格完全不同,《學習之道》的作者喬希是國際象棋大師,也是太極拳世界冠軍,這本書就是他的自傳或回憶錄。本書的寫法很奇特,分章節(jié)講述他自己的重要比賽過程,而且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而所有有關(guān)學習之道的干貨,全部零散地隱藏在書中各個章節(jié)。這種方式的作品,對于大多數(shù)人,并不容易解讀。
這本書的翻譯風格,也是回憶錄型,與我之前讀的方法論圖書寫作風格完全不同,所以我讀這本書時,始終無法沉浸在書中,自然也沒有看懂這本封面號稱“美國公認的學習第一書”,沒有系統(tǒng)地學到所謂的學習之道。
借助四位高手的讀書筆記,我終于把本書的干貨吃掉了
在最近的學習中,我形成了一種讀書方法:通過借鑒別人的讀書筆記,將書中的體系更好地掌握,然后內(nèi)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的方法。
我非常佩服那些讀懂這本書的高手,特別是還能寫出讀書筆記的牛人。于是,當我實在看不懂這本“學習第一書”,又不甘心放棄的時候,我決定尋求高手的幫助。
首先,在百度搜索學習之道,找到的內(nèi)容達不到我的預期。甚至搜到的是于丹講的《學習之道》,簡直暈倒,再一次撞衫!
這種情況下,我想到了簡書里許多高手都曾通過寫讀書筆記而崛起,所以在簡書中搜索了一下,收獲頗豐!感謝細聽雨、黃少俠、Ro冰爺三位朋友的作品。
由于從《成甲說書之刻意練習》有很大收獲,所以我又在得到APP購買了《成甲說書之學習之道》音頻和文字版。
《學習之道》的"道"
我綜合學習了這幾篇文章一遍,都做了思維導圖,終于找出了《學習之道》的道!
學習之道,英文原名叫學習的藝術(shù),表明學習不僅是靠科學的方法體系,還取決于每個人的不同處理方式,即心理層面的提升、強化,成熟。
一個理念:成長式心智模式
即作者講到的漸進理論,書中的理論來自于《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看見成長的自己》(中信2011)或者《思維模式:新的成功心理學》(郵電2007)】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提出的兩種思維模式:僵固式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長式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前者傾向于認為人的能力無法改變,而后者則認為人的基本品質(zhì)可以通過努力不斷提高。
很遺憾,雖然我的Kindle里有這本書,但是我從至今還沒有看過。我之前閱讀《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過程中,讀過李笑來引用了德韋克的理論,叫做實體論和漸進論,只是大概記得。而且也沒有將此漸進論和《學習之道》的漸進理論聯(lián)系在一起。
幸好有黃少俠,在簡書中我的找到了他的讀書筆記,因為他把漸進理論聯(lián)系到了德韋克的心智模式理論,我才將漸進理論與已有的知識形成了連接,聯(lián)系到了李笑來的書,聯(lián)系到了德韋克的另一本書《自我理論:動機、人格和發(fā)展的角色》,聯(lián)系到了entity view (實體論)和incremental view(漸進論),拓展了我的知識地圖。
兩個方法:刻意練習和思維組塊 (書中稱為劃小圈和整合組塊)
劃小圈理論,作者講述的并不系統(tǒng),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領(lǐng)悟經(jīng)驗。由于之前深入閱讀了《刻意練習》,而且成甲老師指出兩者的關(guān)系,所以我明白劃小圈理論只是刻意練習中的一部分,即將技術(shù)拆成最小的細節(jié),然后進行大量重復練習。所以我認為作者想告訴大家的一個方法,就是刻意練習。
思維組塊,即《刻意練習》講的心理表征,意思是說大腦通過大量訓練形成固化的用來處理一系列行為的思維組塊,從而能夠更輕松地處理事務。
這一點,簡書作者@Ro冰爺講的更形象,他稱之為新建組塊,形成肌肉記憶,進而釋放大腦。他的表達讓我受益匪淺。當然,成甲老師的表達更清晰,特別是文字稿,我專門仔細學習,并做了詳細的思維導圖筆記,學到很多東西。
三個實戰(zhàn)心理能力
由于書中對于心理能力的表述非常分散,所以特別不好總結(jié)歸納。
成甲老師將心理能力稱為“遇到困難該如何高效學習”,歸納為接納、利用和創(chuàng)造三方面。接納指心平氣和對待不完美,利用指把困難變成優(yōu)勢,創(chuàng)造指主動創(chuàng)造限制條件激發(fā)自己的潛力。
我借鑒了簡書作者@細聽雨的筆記,他將書中心理方面的“道”總結(jié)為三種能力:心理戰(zhàn)術(shù)能力、抗挫折能力和激發(fā)最佳狀態(tài)的能力。
- 通過敏銳觀察和研究心理動作細節(jié),提升心理戰(zhàn)術(shù)能力。
- 通過關(guān)注過程而非結(jié)果,沉著冷靜應對,提升抗挫折能力。
- 通過身心合一的放松修改,將情緒控制化為力量,提升激發(fā)最佳狀態(tài)的能力。
總結(jié)
學習之道,是理念、方法、實戰(zhàn)心理能力的有機結(jié)合與疊加。特別是作者多年與高手過招的實戰(zhàn)經(jīng)歷過程,讓他積累了大量的實戰(zhàn)心理能力方面的經(jīng)驗,這是其他論述學習方法的作品無法做到的。
所以,學了《學習之道》,我知道,如果想真正領(lǐng)悟?qū)W習之道,就需要深入學習
- 卡羅爾·德韋克的心智模式理念;
- 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練習方法;
- 以及喬希維茨金的學習之道中的實戰(zhàn)心理能力。
三位大師各構(gòu)建了學習之道的三個方面,也是本文總結(jié)的“一個理念、兩種方法和三種實戰(zhàn)心理能力”,他們共同構(gòu)成了完整的高效學習體系。
雖然這本書自己沒有親自讀懂,但是結(jié)合各位高手的成果,我得到的收獲遠比自己閱讀產(chǎn)生的大,而且我終于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搜商”不低,只要好好利用開發(fā),一定能形成自己的獨特的學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