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先生有一段妙論曾經讓我深以為喜:“理想的人物,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于窮到付不起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只夠擺滿屋里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很用功;學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家;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是中國人所發現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我不妨大膽猜想一下,也許這樣的一種生活也是林老所向往和追求的生活吧!不然呢?人生可能就是在這種追求理想生活的過程中艱難而又欣然地度過一生的。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猶如一場旅行,我們的生活瑣碎就是沿途的風景。人生猶如一幀慢慢顯影的底片,真實而逼近虛空。那些曾吟誦的詩,哼唱的歌,代表你曾經感受過的感受;那些遇到的人和事,代表了你曾走過的路。
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生活狀態,不然你辛苦打拼為的又是什么?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頑強而又固執的人在遮天蔽日的命運風景中寸步難行,艱難地找尋著自己的出口。孤獨彷徨的人與這個世界疏離,執拗而又歪斜地不斷行走,他們不愿停下腳步,因為他們認為只有不停地走下去,才能找到所要抵達的美好。熱愛生活的人會在生活中找尋樂趣,也尋找平衡,他們顯然知道該發生的事情自然會發生,該消失的人也自然會不見。知足享樂的人,他們不去追趕什么,也不去回顧什么,只是在眼下這巴掌大的靜謐空間中安詳地沉默。
每一個個體在人生這個有限的生命旅程中都會走過許多的岔路,經歷過許多不同的風景,有些路走過一次就再不會經過,有些風景沒留意就已經錯過。所謂的理想生活只是一個期待,當你預想的生活狀態達成之后,也許你會有更高更遠地追求。
其實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走過一條自己不滿意的道路而重新安排一條新的路讓你再走一遭,人生沒有回程票,只能向前,無法后退。它是一條單行道,倘若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那么你的理想生活又是什么呢?如果這一生都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難道我們就應該守著這份奢望直至終老嗎?
有時候我會這樣告誡自己,其實你也不必刻意追求所謂的理想生活到底是什么?有時候面對亡靈,只要想想自己還活著,就是最大現實的理想生活了。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認認真真做好每件事,真誠坦然地面對生命中與你擦肩的每一個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理想的生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