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覽
1.產品名稱: 下廚房
2.APP版本號:6.1.0
3.設備型號:Redmi Note 3
4.操作系統:Android 5.0.2
5.體驗時間:2017.02.25-2017.02.27
二、市場背景
? ? ? 據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3.2%。中國手機網民達6.95億,較2015年底增加7550萬人,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5.1%。
? ? ? 而餐飲作為剛性需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互聯網+”的深入和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之下,人們與食物的距離已經在外賣、生鮮電商和半成品食材所提供的產品下不斷縮短。然而,還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在“懶人經濟”盛行的今天仍然堅持著自己制作美食、研究美食。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中國白領傾向于在家吃飯,并且認為回家吃飯的健康指數和幸福感較高??梢钥闯觯凇皯腥私洕绷餍械漠斚?,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家吃飯的生活方式。
? ? ? 當下,80后成為社會中堅力量,90后已經步入職場,全新的生活理念與回歸家庭的意愿更加強烈,也引領著更多的年輕用戶回歸家庭,回歸廚房。
三、產品介紹
1.產品slogan: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2.產品定位:一款UGC社區+電商+工具的菜譜分享平臺
3.目標用戶:年齡在18到40歲之間,熱愛美食,追求生活品質的上班族、家庭主婦及大學生。
4.使用場景:
(1)用戶在遇到吃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食材的問題時可以通過下廚房查找到相應菜譜,并且直接下單所需食材。
(2)用戶創造了一款新的美食,可以在下廚房中發布菜譜,與他人分享美味佳肴,并實時獲知有多少人做了這道菜,收獲成就感。
5.產品概述:
(1)下廚房是創立于2011年的UGC菜譜分享平臺,用戶可以在社區上發布菜譜、分享作品。
(2)2014年11月“市集”模塊上線,由一個菜譜工具類應用成功轉型為一個集合工具、社區與平臺電商屬性的家庭美食入口。
(3)2016年,下廚房成為家庭美食第一入口。
四、需求分析
(1)餐飲作為每家每戶的剛性需求,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一方面,隨著時代變化,時下的很多年輕人已不像老一輩那樣從小就會燒菜做飯,而隨著他們漸漸在社會獨立,如何自主自立維持生活品質,尤其是飲食,成為了一個問題。另一方面,人們對于美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小資女性及家庭主婦熱衷于烹飪一桌豐富的菜肴,或烘焙一份精致的甜品與親人朋友分享,但是傳統的菜譜書籍內容垂直且單一,人們需要一個符合時代特性、菜譜豐富、步驟清晰、能夠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菜譜分享APP,提高自己的做菜或烘焙技能。
(2)上班族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疲于再到擁擠的超市、菜市場采購食材,他們需要一個能夠便捷地購買食材的電商APP,如果能從選好的菜譜上直接購買相應的食材,將更好地解決“回家吃飯”的問題。
(3)美食達人樂于發表菜譜,能看到別人做自己的菜譜的情況,用戶可以也做完后在對應菜譜下發表作品,獲得贊和關注,滿足了用戶的成就感。
五、產品分析
產品功能結構圖如下:
由上圖可以看出,下廚房形成了以菜譜內容、市集、社區為一體的商業閉環,三者關系如下:
(1)菜譜是下廚房的核心,提供搜索、分類、排行榜等工具瀏覽菜譜,用戶可以分享菜譜、評論菜譜、創建菜單等,在菜譜評論區與作品區與廚友交流心得,另外,在菜譜頁面的用料處提供一鍵買齊功能,方便用戶購買市集中的商品。
(2)市集精選優質商家優質商品,同時滿足用戶購買基本食材的需求和部分長尾食器的需求,商品內可以查看他人評價,與其他用戶交流。
(3)下廚房不僅允許用戶在菜譜、商品內評論,還設有專門的市集討論區、廚房問答等模塊,并且允許用戶之間發送私信,促進用戶交流。
接下來將從產品模塊詳細討論產品的體驗和改進方案。
1.【首頁模塊】
體驗:
(1)首頁功能豐富,體現了下廚房的工具性和社區性,具體體現在:
【A】工具。首頁提供菜譜分類及排行榜入口,提供菜譜搜索功能以及,用戶打開應用可以迅速尋找到想做的菜譜,右上角菜籃子圖標提供廚房購物清單備忘功能。
【B】UGC社區。廚房問答模塊以及作品分享部分都充分利用了UGC社區的交互性。從首頁信息流設計上,把本周流行菜譜和關注動態放在了首位,本周流行讓用戶追逐時下熱點,關注動態模塊以分享菜譜作品為主線,實現與廚友進行社交活動如留言,點贊。左上角+圖標可以上傳菜譜或作品。
(2)首頁展示推送內容每天更新14條,內容涵蓋廚房周刊、廚房問答、精選菜單、精選菜譜、精選作品等,不同的內容交替出現,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防止用戶對單一信息的審美疲勞,大圖主題卡片式瀑布流設計給人簡約,舒服的視覺體驗。
(3)菜譜搜索功能完備,下方提供最近搜索和流行搜索,并且具有關鍵詞聯想功能,簡化了用戶操作。
(4)菜譜分類頁面具有不同的分類維度(菜式、場景等),從不同角度切入,方便用戶選擇,同時,圖片與文字的結合更為直觀,減輕了用戶需要思考和選擇的無形壓力。
(5)廚房周刊一般是以時令食材為主題,內有一周熱門菜譜、書影音推薦、值得關注的廚友等模塊,風格文藝清新,抓住目標受眾的需求。
改進建議:
(1)創建菜譜和發布作品的入口不夠明顯,可以適當增加對用戶的引導,鼓勵用戶創建菜譜或發布作品。
2.【創建菜譜模塊】
體驗:
(1)創建菜譜的第一個頁面內容僅有填寫菜譜名的輸入框,設計簡約,大片的空白留給用戶想象的空間。
(2)菜譜名創建完進入菜譜編輯頁面,包括菜譜封面、美食故事、用料、步驟、小貼士、分類等部分,內容豐富。
(3)能夠自動保存到草稿箱,隨時可以恢復被打斷的菜譜制作。
(4)根據菜譜名自動聯想猜你可能需要用到的用料,很貼心的人性化設計。
(5)支持批量上傳圖片,提供調整步驟功能,簡化用戶操作。上傳圖片后可以選擇編輯,提供濾鏡和剪裁功能。
(6)用料列表平行關系,如果一道菜不同的部分需要用到同一道材料只能在括號中注明屬哪一部分。
改進建議:
(1)增加用料分類功能,區分一道菜譜中不同部分所用的用料。
(2)針對獨家菜譜,增加 “步驟圖自動添加水印”功能,水印設置可以放在“我”模塊,供用戶選擇文藝字體加圖案制作屬于自己的水印,提高美食達人用戶的使用體驗。
3.【菜譜詳情模塊】
體驗:
(1)菜譜詳情中圖片占了半屏頁面,圖片具有視覺沖擊力。激發用戶食欲。
(2)菜譜內容后以橫向滑動的形式展示“大家做的這道菜”,用戶可以看到其他用戶做的結果,展示較多作品的同時不占太大空間。橫向滑動可以查看24個作品,點擊右上角“x個作品”后跳轉至全部作品,前24個作品與橫向滑動查看的作品重復。
(3)分享、菜籃子固定在屏幕上方,收藏、加菜單、傳作品固定在屏幕下方,不隨滑動而隱藏,方便用戶在查看菜譜的過程中隨時進行這些操作。
改進建議:
(1)部分美食故事長達1~2屏,建議減小美食故事文字大小,方便用戶盡快看到菜譜的核心內容——用料和步驟。
(2)菜譜詳情頁面增加顯示所需時間與難易程度,方便用戶篩選。
(3)大家做的這道菜部分,點擊全部作品后自動跳轉到正在查看的作品,方便用戶繼續查看,同時增加返回頂部小按鈕。
4.【市集模塊】
體驗:
(1)上方具有搜索商品入口,搜索界面無歷史記錄無推薦無聯想,功能較為單一。
(2)市集具有多重分類,展示多維度信息,從不同角度切入用戶需求,增加用戶使用黏性。包括:
【A】商品分類。類別圖標的簡約設計和配色符合下廚房小清新的調性,分類切合用戶的購買需求。
【B】好店推薦。以精選商品的形式展現店鋪廣告,增加主打店鋪的點擊量。
【C】熱門主題。以優惠、市集上新、市集爆款等主題聚合不同商品信息。
【D】店鋪banner圖。以banner圖形式精選優質店鋪的廣告,以店鋪滿減優惠吸引用戶。
【E】商品推薦。 雙行多列布局,翻到底部加載更多,配圖+廣告語+銷量+價格,沒有多余信息,同時保證一屏內有效展現4個商品內容,界面空間飽滿,又不顯得擁擠,商品配圖都是小景深、擺盤精致的高質量圖片,符合下廚房一貫的風格。
改進建議:
(1)增加商品收藏功能,方便用戶購買。
(2)搜索商品頁面顯示熱門搜索,引導用戶。
5.【商品詳情模塊】
體驗:
(1)商品的圖片和文字介紹都是文藝清新風,與下廚房的基本基調吻合,介紹文字有橙紅和深灰兩種顏色,符合整體風格又能夠突出重點。
(2)橫欄式展示商品評價,卡片式設計簡約明快,優先展示帶圖評價,吸引用戶注意力。
(3)圖文詳情位于頁面最下方,用戶查看較為不便。
改進建議:
(1)增加頁首大圖滑至最右進入圖文詳情功能,方便用戶查看圖片介紹。
6.【收藏模塊】
(1)收藏模塊分為菜譜、菜單、瀏覽歷史三部分,最上方可以搜索已收藏的菜譜,能夠方便地查看和搜索已收藏的菜譜,體驗性較好。
(2)收藏菜譜頁面有菜譜縮略圖、菜譜名、評分、做過次數以及作者名,簡潔地展示菜譜的基本信息。
(3)收藏菜單頁面顯示我創建的菜單以及我收藏的菜單的入口,如果用戶沒有自己創建菜單,該頁面較空。
(4)瀏覽歷史部分菜譜列表平鋪,不易于查找。
改進建議:
(1)用戶收藏的菜譜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收藏做過的經典菜肴或甜品配方,另一種是收藏沒有做過的菜肴以供下次制作,由此,建議在菜譜tab處添加篩選功能,篩選未做菜譜或已做菜譜(即發過相應作品)。
(2)對于未創建菜單的用戶,菜單界面太空,而且查看他人收藏的菜譜需要再次點擊跳轉,體驗不佳,自己創建的菜單和我收藏的菜單同在菜單頁面顯示,自己創建的菜單在前,我收藏的菜單在后。
(3)瀏覽歷史增加瀏覽時間小標簽。
7.【信箱模塊】
體驗:
(1)與廚友的短消息、訂閱的美食欄目的推送都混合顯示在信箱界面中,不易區分。
(2)點擊左上角圖標搜索廚友發送消息,輸入廚友名無聯想信息出現,增加用戶的記憶負擔。
(3)點擊右上角圖標進入消息列表,內有市集討論區、周邊兩個討論區入口,市集討論區與廚房問答功能類似,內容性質類似,但功能不如廚房問答豐富(搜索、熱門等)。
改進建議:
(1)分為廚友消息與欄目文章兩個二級Tab(如圖),優化用戶體驗。
(2)添加廚友名聯想功能,優先顯示關注的廚友。(如微博用戶搜索)
(3)收到的評論或點贊也作為二級Tab之一,顯示在信箱模塊內。
(4)將市集討論區并入廚房問答模塊,提供首頁入口和信箱消息入口。
8.【我模塊】
體驗:
(1)頁面上方展示基本信息,頭像的圓形設計更具時尚感和靈動感。
(2)可以綁定微博、QQ空間、豆瓣賬號添加好友,方便快捷,使用微信賬號登錄卻無法關聯微信好友。
(3)統計功能展示菜譜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到自己發布的菜譜的瀏覽數、收藏數、做過數。
改進建議:
(1)添加好友的方式增加微信入口,微信屬于私密社交,好友更具有互動性,QQ空間改為QQ。
(2)統計功能增加統計作品被贊數,以鼓勵用戶在根據菜譜做完菜肴后上傳作品,統計功能對于非達人用戶會更加實用。
(3)展示菜譜和作品的模塊中,將作品放在前面,使得沒有發布過菜譜的用戶的個人頁面更美觀。
(4)在右上角增加個人主頁分享入口,便于下廚房APP的傳播。
六、競品分析
? ? ? ?隨著互聯網+對生活的滲透,O2O(Online To Offline)商業模式對餐飲業造成顛覆性的改變。菜譜類應用作為餐飲類細分市場中很重要的一塊,經過激烈的角逐,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下廚房、豆果美食、好豆菜譜、美食杰、香哈菜譜占據了主流市場,不約而同的走上了“工具+社區+電商”的道路。
? ? ? ? 下圖是易觀千帆統計的2016年4月-9月間,廚房、豆果美食、好豆菜譜、美食杰、香哈菜譜五個菜譜類PC端的月活人數統計,下廚房以明顯優勢穩居第一,趨勢總體保持平穩,豆果美食、好豆菜譜與美食杰不分伯仲,香哈菜譜略遜一籌。
? ? ? ?而根據比達咨詢最新發布的《2017年1月菜譜類APP產品市場監測報告》,下廚房以900萬位的月活用戶、70萬的日活居于首位,好豆菜譜與豆果美食次之。
? ? ?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選擇好豆菜譜和豆果美食,作為下廚房的競品對象。
6.1戰略層
? ? ? ?根據百度指數統計的三款app的年齡分布也可以看出,下廚房與豆果美食年齡分布類似,而好豆菜譜的平均用戶年齡與另外兩款app相比較高。結合產品slogan得出,下廚房和豆果美食更多地強調了一種追求美食的生活方式,核心目標用戶是以熱愛美食,追求生活品質的用戶為主,而好豆菜譜以“家”為訴求,核心目標用戶以家庭主婦為主。
6.2范圍層:功能
6.2.1豆果美食特色功能
(1)圈圈社區
? ? ? ?相較下廚房,豆果美食更注重社交圈子的建立,基于內容、人群等維度分為不同的圈子,方便用戶選擇感興趣的圈子關注并發表、評論帖子。另外,APP內多個頁面的右上角均有“消息通知”入口,“帖子”與“菜譜”、“作品”共同展示在個人中心頁面,體現了豆果美食濃厚的社區屬性。
(2)購好貨模塊
· 搶購專區
每天早晚10點開放三個限量搶購商品,進行商品營銷,提高商品銷量。
· 半成品分類
分類中提供“半成品”類別,用戶只需稍加處理半成品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滿足了部分用戶 “懶”的需求。
(3)菜譜贊賞功能
豆果美食 菜譜頁面截圖
6.2.2 好豆菜譜特色功能
(1)個性化標簽功能
好豆菜譜 個性化標簽頁面截圖
在用戶初次登陸以及個人資料里可以設置個性化標簽,選擇飲食偏好,app將根據用戶設置的偏好進行個性化的菜譜及專題推薦。
(2)廣場模塊
好豆菜譜 廣場頁面截圖
廣場是好豆菜譜內用戶進行問答與討論的交流平臺,相比豆果美食,好豆菜譜更重視豆友之間的互動,廣場模塊分為話題、豆友、動態三個tab,“動態”內可以查看關注的豆友發布或回復的主題消息,布局與微博類似。
(3)美食頭條
美食頭條部分包含健康養生、美顏、育兒、飲食文化等專題頭條,聚合相關文章,滿足部分用戶的需求。
(4)做任務賺豆幣兌換禮品
當前版本的好豆菜譜去掉了原來名為“到家電商功能,專心投入菜譜社區的建設,但是用戶可以通過簽到或發菜譜獲取豆幣,使用一定量的豆幣兌換商品,以促進新用戶轉化為活躍用戶,鼓勵活躍用戶發表高質量的菜譜。
6.3 結構層
下廚房:
豆果美食:
好豆菜譜:
? ? ? ?總結:下廚房與豆果美食屬菜譜工具+電商+社區的平臺,好豆菜譜屬菜譜工具+交流社區,但下廚房更注重菜譜+電商,而豆果菜譜和好豆菜譜更注重社區的建設和好友間的交流。
6.4 框架層
三個APP都采用Tab標簽式交互框架,使位置入口清晰,用戶輕松在各入口間頻繁跳轉且不會迷失方向,直接展現最重要入口的內容信息。
以下以菜譜分類功能為例,分析競品之間交互設計細節上的差異:
三款app菜譜分類交互設計對比
· 下廚房:首頁設有菜譜分類入口,從多個維度對菜譜進行分類,以塊狀圖片+文字的方式平鋪,減少頁面跳轉,圖文結合提升用戶體驗;
· 豆果美食:首頁同樣設有菜譜分類入口,側邊欄設有多個大類,,小類的分類詳盡,以文字標簽的方式展示,頁面所包含的內容較多,方便用戶選取。
· 好豆菜譜:首頁設有美食大全入口,美食大全頁面上方可以選擇分類,分類方式略顯雜亂,總體來說以人群來劃分,方便了有特殊需要的用戶進行篩選,但分類維度單一,無法滿足大眾用戶的使用菜譜工具的基本需求。
6.5 表現層
(略,三款app的界面設計都偏扁平化風格,下廚房更偏文藝清新極簡風)
七、運營模式
7.1 運營模式
(1)一鍵購買:形成商業閉環
? ? ? ?用戶看完菜譜,想要做這道菜,需要對應的原料,直接點擊“一鍵購買”,是一個整體的場景,也正是用戶的需求,形成菜譜到購買的商業閉環。
(2)利用內容將長尾商品做成爆款
? ? ? ?部分小眾的食材與食器,單依靠商品詳情頁的介紹難以真正吸引到用戶,而菜譜就是最好的載體,商家可以通過菜譜和社區去做運營,打造市集爆款。
(3)與商家密切合作
? ? ? 下廚房市集都是非常優質的商品,下廚房會與商家進行密切合作,從品牌命名,到選品,到定價方式,都會幫助商家,做一條龍的優化,使得商家與下廚房的整體調性更相符。
(4)愛嘗鮮
? ? ? 對商家而言,愛嘗鮮是下廚房市集對商家的試金石和通行證,也是爆款潛力股的測試晴雨表。商家在入駐市集前,需要有至少一款商品進入愛嘗鮮,以5-7折的真正優惠的價格限量銷售。只有評價達到標準,才能進入市集。
? ? ? 對用戶而言,只有下廚房最活躍、最有消費力的一部分用戶才有愛嘗鮮資格,包括認證廚師和積分滿足一定條件的用戶,這個群體在購買愛嘗鮮后,會進行客觀而真實的評價。一些本來非常小眾的好商品,在愛嘗鮮積累到多位達人的評價,被達人真心力捧。就會從愛嘗鮮一路躥紅到市集。
(5)欄目訂閱
? ? ? 用戶可以訂閱美食欄目,收到欄目推送的圖文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會真正地被達人感染,“追求美食和生活品質”的美好夢想在此時被喚醒,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變得更美好的可能。
7.2 盈利模式
? ? ?目前,下廚房的盈利模式以電商分成為主,下廚房的電商平臺可以分成兩大類,B端是與相對知名的大品牌商家合作,C端是食材食器等的長尾商品供應商。
·與品牌商的合作:在下廚房商業模式中的表現形式分為軟文廣告和電商傭金兩部分。
? ? ? 首先,下廚房本身的社群屬性已經積累了一大批KOL,品牌商在推出新產品時,會找到他們來試用、體驗和推廣。另外,下廚房根據自身菜譜工具的特性,形成了軟文菜譜的廣告模式,分為文字菜譜與視頻菜譜。另一方面,下廚房聯合供應商集中整合資源進行推廣,通過滿減等活動,迅速積聚流量。
·與C端的合作:電商傭金模式。
? ? ? ?食材食器類商品屬于淘寶一類的電商平臺中的長尾商品。但是在下廚房的平臺上這些長尾的小眾商品除了商品屬性自身的特點,從文案到照片到用戶評論,都有著濃厚的“文藝范兒”,加上社群的口碑相傳,形成了獨特的長尾商品天堂。
八、總結
? ? ? 下廚房的產品迭代,從最初的菜譜查看工具,到UGC社區,再到如今的集合內容、社區與電商的平臺,每一次轉型都有重大的意義,目前,下廚房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用戶粘性高、互動程度強,經過四年的產品打磨,已經基本打造了一個體驗佳、功能強的菜譜交流平臺,走在行業前列。對于下廚房來說,如何在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和核心功能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功能和商業模式,是下廚房要著重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