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TED演講視頻,名字叫做《定下的目標怎樣實現?》
看完之后,我對演講人史蒂夫肅然起敬了。
因為他這種不設限的人生真的太酷了!!!
他從幼兒園一直到大三,都是成績只得C的人,
通過對目標的分解幫助自己做到專注,他一路逆襲成為獲全A的學生,成為學校名譽榜單上的優秀學生。
他自學了德語,獲得了賽車駕駛證,學會了駕駛直升機,學了攀巖、跳傘,騎獨輪車、跑酷、走軟繩、踩高蹺、打鼓……
他從不會編織到以自己編織的作品贏得世界吉尼斯記錄。
……
把每一項達成的目標列出來,都足夠是秒殺眾人了!
前幾天開會的時候,我領導說,現代的社會風氣比較浮躁,所以大家不管是有錢沒錢,都缺乏一種幸福感。
的確是這樣,當你正處于工作疲憊的狀態時,此刻最需要的是暫時慢下腳步,休息一下,繼續前行。
可是打開朋友圈,突然刷到了一篇文章,告訴你《時代拋棄你,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頓時,一重重焦慮襲來。
你害怕成為大家眼中那個落后于時代的人,你害怕自己被同齡的朋友甩在身后。
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行了?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其他人了?是不是真的沒有升職機會了?是不是真的沒有改變的可能了?……
放眼身邊,好像只有自己最喪氣,于是自暴自棄地說:人間不值得。
可現實真的如你想象的那般不堪嗎?也許,這只不過是自己在為自己的不作為找借口,在不假思索地人為地設限。
難道除了工作之外,真的就一點兒沒有時間、沒有一丁點兒機會去找尋自己的夢想,學習新的東西,嘗試新的生活嗎?
絕對不是!!可以說在網絡時代,沒有學不成的技能!只要你想!
想追求音樂夢想,行不行?可以!網絡上有大量的樂器教學視頻,只要堅持練習,至少掌握一門樂器是完全可行的。
想學習創作歌曲,行不行?可以!網絡上有很多音樂剪輯和編曲的軟件,只要你想,完全可以自己譜曲創作。
想學習英語,行不行?可以!翻一下現在市面上的課程,賣的最多的還是英文課!已經有大量的網絡課出現,在費用上降低了常人學習的門檻,增加了學習的機會!
可以說現在根本不缺乏任何資源和機會,關鍵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想學的心態,以及持續的自律性、和完成的決心。
想學什么,從來不是嘴上說說的。我自己也是懶人一枚,以前上課睡覺,不上班的時候就出去找朋友玩,或者沒事兒就刷劇看綜藝。
可是當我有一天意識到,這種生活方式讓我看不到什么樂趣,找不到什么動力的時候,恍然間才發現自己浪費了那么多時間。
我根本就是一個生活中的逃避者,而不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這種完全無意識地自我放逐式生活,表面看來很舒服,很隨心所欲,其實時候回想會非常空虛。
我之所以被ted視頻中的演講人吸引,就是因為他對待人生的積極態度。
這樣不斷探索人生可能性的人太酷了,像他這樣的人,哪有時間去喪啊,不要把生活過得太精彩哦!
不設限,有個同義詞,就是,無邊界。
去年《財經》雜志記者,在采訪美團創始人王興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話: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
他提到的“無邊界”三個字,讓很多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從業者人感到懼怕又認同。
因為“無邊界”感的意識的出現,就意味著企業的經營范圍可以無限地去開拓和創新,對于美團來說,這就是它能夠一路征戰市場的底氣。
回歸到每個人的人生,也是如此。為什么要糾結于自己是什么樣的人設?為什么要認定自己就是只會做某一件事情的人?為什么不可以去探索,去學習,去創造?要知道,哪怕是吃喝玩樂這些事,也要在無窮無盡發掘、體驗當中,才有樂趣呀。要不是導演陳曉卿在吃的方面,一直去發現新菜譜,新故事,哪能讓我們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得流口水啊!
如果只讓你玩一種游戲,吃一種食物,早晚要無聊死的吧!
我設想了一下,如果一個人每年掌握2個新技能,比如學習吉他和學會滑雪。按照50年來算,就可以給人生打開100種可能性,不是嗎?這樣一想,就覺得人生特別有意思,不好好去嘗試,真的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