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成都市迎賓路小學校的楊珊珊,接下來的幾分鐘我想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個人在閱讀2022年新課標后的些許想法。若有謬誤或共鳴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我分享的題目是我在閱讀新課標。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近期,國務院頒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這是我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義務教育階段的育人藍圖。而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效落地實施,需要有能夠真正理解它、執行它的“新”教師。因此,各地區、各學校,各級教育科研院所都如火如荼地開展新課標解讀工作。當然,我們也不例外。5月中旬,我就在新教師群接收到了這條消息。
總共31位新教師領取課標相應部分,進行精讀。涵蓋了整個新課標的內容。我找到自己的閱讀任務,一看頁碼才10頁,感覺很簡單,然后細看要對課標內容進行精讀,就有點壓力了;再仔細看除了精讀還要寫主要內容、精讀體會等等,更是凝重。看來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精讀重任成功戰勝了我的僥幸心理。所以我想,正好借這個精讀任務,好好讀一讀新課標,看看到底能給我什么啟發和思考。抱著完成任務和“挑刺”般大大的疑惑,開始閱讀課標。
要論思考,先說內容。我精讀的部分,位于新課標第118頁到128頁。
我將其主要內容整理成了一張思維圖。
? ? ? 可以看到內容是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其中教學建議分4點闡述,包括以什么為基礎來確定教學目標、以什么為核心來組織教學內容、以什么為主題來進行教學設計,以及以什么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課標中建議圍繞核心素養、核心概念、學生主體和探究實踐等重點內容進行教學實施。
可能內容、術語有點多,不好理解,我剛讀的時候就是如此。通讀了一遍教學建議,覺得好有道理,可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具體操作實施呢?因此,滿腦子問題。
比如,新課標中提出的核心素養有變化嗎,具體有哪些?
新課標的學業要求具體有哪些內容?
學業質量標準是何種標準?
它們要如何體現,通過什么途徑去體現?
新課標下的學科核心概念和跨學科概念有哪些?
教學設計時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如何在科學探究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等等。
? ? ? 我想這大概就是斷章閱讀的弊端。于是我帶著疑惑往前翻閱,發現 “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都能在前面找到答案,所以后來我就一邊往前翻一邊往后看,但仍然無法解決”怎么做”的問題。于是我又再讀一次,這次我邊讀邊回憶聯想一些教學實例。發現這樣好理解多了。
? ? ? 例如,讀到此處,我會思考新課標新四維目標已經出現,即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態度責任,但是還沒有更新的教參和教材,我們如何確定新的教學目標呢? 這是我當時還無法解決的。不過聽了昨天成都市課標解讀培訓會上老師們的解讀,我還是有了點新方向和新認識。可以調整目標表述,站在學生角度,整合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
? ? ? 又如,在圍繞核心概念組織教學內容。里面提到了要“理解教材設計”。我認為是要思考教材上每個活動的設計意圖,我們知道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那教材上這些活動分別是為了實現哪個教學目標呢?了解了意圖之后再理出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最后就能化零為整,促進知識結構化。
? ? ? 那我是如何理解情境創設與問題提出的呢? 以五下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一課為例,就從用熱水加熱牛奶這樣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熱水是怎樣使牛奶由涼變熱的?牛奶變熱了,那熱水會怎樣變化呢?以此引發認知沖突,激發探究動機。
? ? ? 另外關于以探究實踐為主要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其中的適時追問,及時點撥建議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況。我想可以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預測環節或實驗設計環節時,根據學生的預測或設計,老師們可以追問學生“你這樣想的依據是什么?”或者“你為什么這么想?是有什么生活經驗嗎?”以此來落實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況。
? ? ?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評價建議。課標中明確: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兩大類。在過程性評價部分闡明了過程性評價的基本原則,同時,指出可評價的環節主要分為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單元評價和期末評價。并對這些主要環節的評價重心和方式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學業水平考試部分,介紹了考試性質和目的,闡述了命題的三原則并對命題規劃和題目命制流程進行了介紹。
? ? ? 這里我重點關注的是過程性評價。評價原則讓我進一步認識到綜合評價體系在構建素養導向和改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然而在日常教學中我通常重點依據的主要評價環節是期末評價,部分參考課堂評價和作業評價。課標中描述的課堂評價非常詳細地指出了評價的方向,如學習興趣、思維活動、學習方法、知識理解、學習困難及其原因等方面。評價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
? ? ? ? 例如我在理解通過觀察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表現,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時。在一次使用紅水溫度計的實驗操作中,我發現學生出現了甩溫度計的現象,有些學生還問我:“這個溫度計怎么讓它降到0攝氏度?”。分析這些表現出現的原因:可以發現學生將測體溫的水銀體溫計的使用方法遷移
? ? ? 我想我們要將其落到實處還應該細化:?
4、思考如何分配各方面評價的比重,以完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5、根據以上思考制定一個或多個評價量表,用于實際教學中。
? ? 這一部分我的嘗試有限,大家可以參考艷姐昨天在課標解讀會上的分享。
? ? ? 通過此次精讀課標,我首先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轉變,從以前忽視對課標的研讀,到現在認識到它是未來育人的藍圖,是教師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等的指向標。
第二,我在反復逐字逐句閱讀課標的過程中,用實際教學案例來幫助我理解課標內涵,明顯發現我思考和關注的點更細致了,解讀能力得到了提升。
? ? 最后是我個人的發展有了新的方向,希望通過研讀課標或學習專家名師對課標的解讀,成為能夠真正理解它、執行它的“新”教師。
以上是我對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的一些精讀思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