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第三
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胸腹手足,實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氣。相顧相稱,則福升;如背如湊,則林林總總,不足論也。
——《冰鑒》
2月28日,星期三。
讀完了《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本書我在書店里只看了一眼它的名字,大略翻了一下目錄就把它買回了家,讀完它好像和作者聊了聊天,每句話好像自己也都會說,里面的小故事也聽過很多遍,我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自己寫東西也應該按照書的格式寫,《曉芃日記》寫到5月1日就寫一年了,到時可以重新整理一下。
哲學家說:“每個人就像一片葉子,有著自己獨特的形態與脈絡結構”,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但我們很多人漸漸地活成了別人的盜版。也許我們能說出很多理由說明生活不易,也許我們從來沒有去實踐一下看看不顧及這些理由會怎么樣。電影《后會無期》中有這樣的臺詞:“他人的嘴都道不明你該走的路,符合自己內心的愿望比活成他人想要的形狀更重要。”
今天刷到一個視頻,上海一個40歲的女人離婚后辭職開網約車。她和先生在一個公司,離婚后先生很快結婚生子,為了避免尷尬她辭職了。她從原來只服務于公司的人到現在服務全世界的人,她的思維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我能看到她眼里的自信和光彩。
今年的另一個計劃是定期去“三館”——省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于是下午開車去圖書館。先在服務臺查閱了一下我的借閱卡的期限,竟然可以用到2038年,那時我就將近70歲了,忍不住笑了。一張借閱卡一次可以借8本書,借閱室里也有桌椅,可以找時間在圖書館呆上半天,這種安靜的氛圍看書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出館時刻意問了工作人員開館和閉館時間,以備安排好自己的計劃。
借了一本《超甜軟萌的黏土手辦》,因為前段時間心血來潮買了?一大盒超輕粘土,總要制作成作品才好,周末可以鼓動兒子一起做黏土手辦;雖然有電動縫紉機,但總是不如隨手拿一根針方便,于是又借了一本《手作族手縫入門教科書》;春節單位福利發了很多面條,估計這本《很滋補的湯粥面》能讓我解鎖各種面條的做法;現在有充裕的時間煮茶喝茶,《全彩圖解茶經》能讓我更快速地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還借了兩本和心理有關的書籍,兩本和學習古詩詞寫作有關的書籍,期待我能把這些知識都運用于我的生活之中。
2月29日,星期四。
轉眼之間,2024年已經過去了六分之一。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四年才會有一次。
開始讀《共情的力量》,在任何關系的建立中,我們要學會共情。“學習表達共情,就是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轉化為能夠直擊他人內心和靈魂的言語——需要自我覺察、細心反思和大量實踐。”表達共情的七個關鍵步驟是:
1.使用開放式問題。
2.放緩節奏。
3.不要匆忙做出評判。
4.關注你的身體感受。
5.向過去學習。
6.讓故事充分展開。
7.設定邊界。
2月份讀了兩本半書,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本蘇琴的《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冰鑒》只讀了一半,有些難讀,慢慢啃。簡書貝變現和股市收益都不錯,但愿今年自己的財商能有提高。
每天的日常越來越規律,鍛煉、讀書、學習、美食、聚會、旅行……生活按著我期望的樣子變得輕松、快樂、美好。
2月我們告別了癸卯兔年,迎來了甲辰龍年;2月我們也告別了冬天,迎來了春天。我們在告別中不斷地刷新自己的生命,不斷洗滌自己的心靈,越來越愛自己,也越來越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