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游水,這詞語的意思是人或動物在水中游動,出自《管子·輕重甲》:“齊民之游水,不避吳越。”后來就被廣泛使用了,如唐李賀《蘭香神女廟》一詩中“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錦麟”,曹禺《日出》中“你看我現在,騎馬、游水、跳舞、穿洋服,一點一點地學起來”。
? ? ? 不知何時游水一詞被“游泳”二字代替。“游泳”指的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向上漂浮,憑借浮力通過肢體有規律的運動,使身體在水中有規律運動的技能。如此專業性很強的注釋,把簡單的事說復雜了,聽起來也很是拗口。游水一詞簡單明了,顧名即可思義,家鄉人喜歡并常使用這個詞語。那么“游水三潭”,顧名思義就是在三個水潭里游水,當然那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兒時的事了。
? ? ? 一條源于太姥山麓磻溪鎮五蒲嶺,自西往東穿過白琳集鎮的后溪,溪床平坦、流水緩慢,歷經洪水的沖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溪潭,其中在后溪段有三個潭,是我們兒時游水的樂園。
? ? ? 在金山東南腳下,有一個寬約十米、長約二十米的小潭,最深處只沒到小孩的胸脯,潭中央有塊石頭。每到夏天小小的潭里全是白花花、都是光著屁股的游水初學者,可謂是“浪里白條”,所以叫“小孩子潭”。
? ? ? 在小學二年級的那個夏天我和幾個同學到“小孩子潭”,一群光屁孩或在水中慢慢地“狗刨式”游著,或雙手撐在水中、雙腳在水里“撲通”“撲通”打起片片水花,有人告訴我初學游水就是從雙腳打水花開始。在同學的慫恿下,我也難為情地光著屁股下水,但水剛沒到肚臍,人就頭重腳輕、身子不穩,沉入水里,喝了幾口水,在我手忙腳亂掙扎的千鈞一發之際有人拉了我一把,我驚魂未定地傻傻坐在溪邊好長一段時間,那年夏天學游水的嘗試就這樣草草收場,但竟讓班主任老師知道我去偷學游水,便取消了那年我評“三好生”的資格。? ? ?
? ? ? 到了三年級的夏天,我又跟著幾個同學去了“小孩子潭”,坐在溪邊看著他們在水中歡騰,心里癢癢,這時他們又慫恿我,既然“三好生”都沒了,何不把游水學會了,于是又光著屁股下水了,這次有了前車之鑒小心多了,模仿其他小孩的姿勢把手撐在水里、腳在水中拍打,盡管身子沒漂浮起來,但也知道了打水花的技巧,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經過多次的嘗試后,終于在一個傍晚,我一下水,雙手一劃動身子自然就漂浮、游動起來,瞬間溪邊的同學都沸騰進來了,大家為我歡呼,為我鼓掌,我一下就游到溪中的石頭,歇了一下又游回來,如此反復,我終于學會了“狗刨式”的泳姿。之后,我們那幫人都陸陸續續學會了。此后,一下課就向“小孩子潭”飛奔,一邊跑一邊脫衣,一到潭邊就扎進水里開始“狗刨式”地游著。到了四年級的夏天,“小孩子潭”的潭底因在其下游建福鼎到秦嶼的公路橋,有了很多尖利的石塊,無法再游,我們便向第二個潭進軍。? ?
? ? ? 在“小孩子潭”下游二百多米處,有一個寬約十五米、長約五十米的潭,? 所以叫“長潭”。這里潭水清淺,潭底由淺漸深,最深處可沒到小孩的頭部。在這里游水的小孩年齡稍長些羞于光腚,大都穿一條用兩塊三角布或是兩條紅領巾縫制的、褲腰不用橡皮筋、一側沒鏈接起來而是用小布條對綁的簡易泳褲,這樣便于換褲,也便于攜帶,放在褲袋即可。在此我們盡情地暢游,還開始學潛水、仰泳、站泳,比游得快、比游得遠,比潛入水中、比平躺水面的時間誰更長;有時幾個人圍成一圈,然后扔一個石頭到水底,再喊一二三大家同時扎進水里,看誰先把石頭摸上來,有時我們幾人排成一隊,單手舉著衣服在水中游來游去,歡樂地逐鹿于水中。
? ? ? “‘黃金潭’沒蓋”,老家人常用這句俗語取笑別人,或在吵架時,以此羞辱、激怒對方去跳潭。這個“黃金潭”位于金山西北腳下,上游有一個用石頭鋪就的浣衣溪灘,下游就是“小孩子潭”。以往剛學游水去“小孩子潭”途經這里時,看到高年級同學那蛙泳、那蝶泳、那跳水的優美姿勢,都會投以艷羨的目光,夢想著早日象他們一樣在此施展泳姿;如今有了“長潭”的歷練和提升,到了五年級,我們便向“黃金潭”進軍。
? ? ? “黃金潭”有許多傳說。有人說它很深,潭底有個洞,常有水鬼或妖怪出沒,有的人還甚至說臺灣的特務深夜從水中出來。但最吸引我們的故事是趙老師救人的英雄壯舉。趙老師是響應國家號召,從省城福州到我老家支教,他身材高大、魁梧,是體育老師、運動健將,講一口濃郁的福州腔普通話:籃球叫南球、困難叫困南,聽著既有趣又親切。一年嚴寒的冬天,有一婦女在溪邊時勞作不慎落水,快沉入水底,無人敢下水施救,趙老師聞訊沖到溪邊,跳進冰冷刺骨的水里,把人救上來;此后一聽到有人呼救,他便奮不顧身地沖向“黃金潭”搶救溺水群眾,他冒著生命危險的救人事跡一直傳為佳話,他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是受人尊重的教師。我們的幼小心靈對這個充滿神秘感的“黃金潭”又增添了一份敬畏和崇尚,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就趙老師救人的英雄壯舉。
? ? ? 這個潭離學校不足200米,一下課我們就一溜煙跑到潭邊,跳下一個約一米五高的石壁,先在一條五六十公分寬的水渠里做熱身運動,然后站在潭邊的石頭上,弓身躍進水中,深深地潛入水底,再慢慢地浮上來,模仿高年級同學蛙泳、蝶泳的動作,盡管時常被嗆水、時常腳抽筋,但我們依然在水中奮力搏擊……一次洪水之后,溪水混沌、水流湍急,但我們一個個縱身跳進水里,順流漂下,爾后擊浪搏水、逆流勇進,很是暢快,原本的感冒、鼻塞在與急流的幾番博弈中痊愈了。
? ? ? 游好上岸,靜靜地躺在那水渠里,極目藍天白云,任溪水緩緩地從身上流過,柔柔地撫摸著你的肌膚,夏日涼涼的晚風輕輕地吹過你的臉頰,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就是這樣無憂無慮地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