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依靠關系辦事,重視人脈的作用,是中國社會的傳統。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職場上的人情世故和智慧,是不管你在哪里生存都是需要懂的。人脈的經營和拓展的道理和方法,體制外和體制內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這是由于體制內外組織運行的程序和規則不一樣造成的。
1.官場就是人脈場
體制外你不會人際關系,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代碼寫得好,銷售干得好,最起碼你還能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在職場有一席之地。
但是體制內沒有業績考核,也不需要考慮成本和利潤,體制內沒有KPI,沒有績效考核,大部分機關單位的工作性質主要是溝通協調,處理各種關系,一份工作給你干是干,給別人干也是干,這時候靠的就是一個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運作人脈的能力,察言觀色的能力,領會和貫徹領導意圖的能力。
可以說官場就是人脈場。只會在辦公桌上埋頭苦干,不會經營人脈,只會成為干工作干得最多的老黃牛,不會有什么政治前途。
當然,如果你一心不想升遷,甚至做個刺頭耍起橫來,領導也拿你沒辦法,他也不敢辭退你。而且因為單位里面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綜治維穩考核,一旦發生什么信訪維穩事件,領導也害怕,你是個刺頭,領導怕惹麻煩,甚至會給你分配一個肥差,讓你清閑又能撈點好處。
2.體制內人際關系的長久性
體制內與體制外相比,一個不一樣的特點就是人員的相對穩定。在市場化的公司里內部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在體制內,你對面辦公桌上坐的那個同事可能就是你未來一輩子的同事,即使后來你和他的職務會升遷,崗位會調整,但基本上離不開單位這個大轉盤。體制外你干得不爽,或者得罪了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你還可以自己創業去。
體制內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這也決定了體制內的人際關系是長久的,你人際關系一開始處理不好,運作失誤,以后在單位的發展就很難。所以即使大家暗地里有什么矛盾,一般都不會真刀真槍面對面地爆發,會考慮影響問題,面對面地撕逼對誰都不好。
3.體制內人際關系的交換性
社會上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利益交換,體制內外皆是如此。體制外的利益交換,更多的是經濟利益的交換。體制內的利益交換,有經濟利益與政治的交換,更多的是政治利益與政治利益的交換,尤其是在小地方,講究官官相衛,階層和圈子更容易固化。
體制內的底層人士是沒有什么人脈可言的,因為你沒有東西可以拿來跟別人交換。政治資源的交換,講究利益對等。就是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今天你提拔我的人,明天我提拔你的人,你小姨子在我手下提拔當個科長,下次我小舅子提拔你就得照顧一下。
官員之間通常不是一個人在當官,而是一群人一個家族在當官。作為一個體制外人,你想要想要結識一名官員,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認識他圈子里的人,暗示一下你有雄厚的政治資源。
比如吹噓一下某某書記跟你是好朋友,某某局長昨天剛跟你吃過飯,某某區長是你的老鄉,這樣他自然會高看你一眼。人際關系無非是通過A認識B,通過B為C辦事,關系自然就運轉起來了。
4.體制內人脈講究安全性
體制內領導最喜歡用什么樣的人?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忠誠可靠的人。所謂忠誠可靠就是要聽話、靠得住、不張揚。同樣,體制外的人想要結交一名官員,不是有錢就可以的。你有錢,別人比你更有錢。官員即使想收錢,但也講究選擇性。
官員有三種錢不收,一是不熟的人的錢不收,怕他事后亂講、到處張揚、四處傳播;二是明知道自己辦不了事的錢不收,擔心事后有麻煩,留下后遺癥;三是同級別官員的錢不收,怕留下把柄和口實。說白了,官員在人脈選擇的時候居于主動地位,擁有選擇權。
又比如什么樣的人能夠充當政治掮客與白手套?
一是要忠誠可靠,情商高。
愛嘚瑟、太張揚、過于高調都不是領導眼中理想的人選,能夠進入領導人脈圈的,一般都要有領導身邊的熟人引薦,他覺得你靠譜。千萬不要以為你在宴會上跟大領導碰個杯,說上幾句話大領導就成了你的人脈。
二是資金雄厚,善于組織調動資源。
領導最看中的是什么,是頭頂的烏紗帽,要保住烏紗帽,使烏紗帽變大,就要出政績,要上項目、搞拆遷、修公路、舊城改造、發展新能源、搞工業園筑巢引鳳、搞標志性建筑、大手筆的市政建設等等。需要資金,需要整合資源,就需要實力雄厚善于資本和資源運作的實力操盤手。
三是本身有政治背景,神通廣大,能夠通過資金和資源運作,參與領導職務升遷的運作和鋪路。
一方面白手套需要政治權力的保護,為自己的發展開綠燈,另一方面也利用權力打擊對手,鏟除障礙,雙方各取所需。
比如體制內吃飯喝酒,也要考慮安全性,請客吃飯最好是在私人會所或者僻靜的山莊、私人菜館之類的,不能太熱鬧,太張揚的地方,裝修不能過于豪華,要低調有內涵。
5.體制內人際關系的圈子性
體制內不管大官小官,都會有自己的小圈子。圈子有各種名目,同學、老鄉、校友、戰友,最鐵的關系叫做“一起吃過糠,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
既然有圈子,就會有派系。派系的問題歷朝歷代都有,派系既是一個單位矛盾產生的根源,也是維持一個單位權力平衡的手段,上級并不是不知道下面有各種派系,但派系的存在也是一種監督手段。
所以單位里面會有雙正職結構,局長和書記,校長與書記,局長與政委。有圈子存在,你就必須站隊,不站隊企圖做騎墻派,往往兩邊都不討好,在單位沒辦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