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原文很長我們節選一段感受一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新上任的縣長到一個油條攤兒吃油條,聽炸油條的胡老頭兒念叨說:“今天上面要來大領導了,來的還不止一個!”
縣長心中一驚,下午,市長要陪同省領導來檢查工作,自己昨晚才接到通知,這胡老頭兒咋提前就知道了?于是問老頭:“你說要來大領導,到底有多大呢?”
胡老頭兒頭也不抬地回答:“反正比縣長還大!”
縣長又問:“你說要來的不止一個,能說個準數嗎,到底來幾個?”
老頭兒仰起頭想了想,確定地回答:“四個!”
縣長目瞪口呆,上級領導還真是要來四個!他心里怦怦直跳,又問:“胡……胡師傅,這些事兒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且知道的這么準確。”
胡老頭兒淡淡一笑:“這還不容易?我早上出攤兒,見縣府賓館的保安都戴上了白手套,一個個如臨大敵,肯定是上面來人了。再看看停車場,書記、縣長的車都停在了角落里,肯定是來了比他們大的官兒。再仔細看看,書記、縣長停的車位是5號、6號,說明上面來了四個領導。你信不信?當官兒的和咱老百姓不一樣,上廁所都要講究個級別、排個先后順序呢!”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大數據的案例,對于信息再保密,仍有關聯信息泄露了蛛絲馬跡,然后基于大數據的交叉驗證,事實的真相就顯露出來了。就像和隱身人對戰的橋段,隱身人雖然是隱身的,但是在雨中,滴落在他身上的雨滴卻暴露了他的所在。
在炸油條的故事里,大家可能都可以看到汽車停泊的位置,但是只有胡老頭兒根據保安的手套,停車位的保留,與平時情況的差異這些信息判斷出了縣里的“機密”接待工作。
大數據其實也并不神秘,就是通過碎片的信息“雨滴”勾勒出目標的形態,從而做出進一步的應用。真正的難點是這些零碎的信息“雨滴”需要足夠多、足夠大并且覆蓋了目標,才能讓隱形人顯形,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正確的方向,讓隱形人顯形的位置在我們的視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