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冬,抗戰即將勝利。冰心通過一個從軍小朋友的提問,引出自己對生命的思悟,寫成《談生命》。文章傳達著高亢昂揚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對于抗戰中的讀者而言,自有一種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的作用。
年代已經遠去,但思想是有生命的,讓我們透過文字的溫度,去還原感受冰心和她的領悟。
學習目標:
反復朗讀,
品味文章結構美、語言美、哲理美。
教學過程:
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1.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引領下文。
2.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像春水一樣流動。
3.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像小樹一樣生長。
4.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云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感悟禮贊生命。
間隔反復: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過了懸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伸展,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描寫---抒情、議論
詠物抒情
卒章顯志
朗讀課文,品味語句
(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過了懸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
(男)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
(女)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地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
(男)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又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
(女)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
我認為? ? 用得好,
因為它寫出了? ? ? ,
表現(表達)了? ? ? 。
句式、關鍵詞、修辭、內容、情感
1.運用比喻,把一江春水比作生命,把春水的經歷比作生命經歷,波瀾起伏。
2.四個“有時候”,句式整齊,層次分明,情感強烈。
3.巉巖、桃花、暴風雨、晚霞和新月,畫面感強,激發想象。
4.奔騰、怒吼、回旋、起伏催逼、沖倒、一瀉千里,極富動感和沖擊力,在曲折中前進。
細讀課文,領悟哲思
1.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葉。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2. 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3.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
4. 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從? ? 句可以看出
作者認為生命是? ? ? ,應該如何對待生命。
1.生命是短暫的、渺小的,生命是要經歷從生到死的,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2.生命是流動的、生長的,生命的經歷要豐富起立,要珍惜生命、拓展生命。
3.生命是包含快樂和痛苦的,這是生命的特點,要正確對待生命、享受生命。
4.快樂讓人興奮,痛苦磨礪人成長,要感謝生命、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