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雙十一了,你的購物車是不是早已滿滿當當?商家想盡辦法制造噱頭,利用各種優惠券、打折、滿減等手段,讓我們以為占了便宜。但很多時候東西到手后,我們往往會有“這東西用不上”“我怎么會買這個”的想法。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理性消費呢?今天碎碎念的這篇書單,帶你識別商家的營銷套路,避免陷入買買買的困境。
一、為什么我們那么愿意買買買?
解析書籍《后物欲時代的來臨》
當今,我們處在一個消費社會,買買買成為最主要的活動和最主流的價值觀。雙十一的全民購物狂歡,就是最典型的表現:各大電商平臺宣傳造勢,全民都在瘋狂討論......調查顯示,各電商平臺在2017年“雙十一”一天,銷售額就高達2539.7億元??梢哉f,消費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除了收入提高,人們的消費欲望增強外,商人也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消費的重要性,讓人們愿意為商品買單。其中最公開的手段——廣告。利用各種宣傳,吸引消費者自覺打開錢包。剛進入11月,各種雙十一的廣告就鋪天蓋地而來,不斷刺激消費者的神經。
商人的第二個常用手段——制造時尚。通過定期制造新的潮流,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增加人們的消費行為。在諾基亞時代,人們對手機的期待是耐用;而如今,手機的使用壽命更多由新品發售的周期決定。包括雙十一這種被包裝出來的“全民購物狂歡節”,也讓人們的購物需求集中釋放。
降低消費門檻,也是商人一直追求的。比如在香煙出現以前,人們只能通過雪茄、煙斗等方式抽煙,因為使用麻煩,所以抽煙的人并不多。而隨著香煙的批量化生產,抽煙變得非常簡單,煙草市場迅速擴大。不斷降低消費門檻,讓不消費的人加入消費者隊伍,商人成功打造了這個消費社會。
二、為啥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購物?
解析書籍《顧客為什么購買》
相對來說,女人比男人更喜歡買買買,是個不爭的事實。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人類本能所決定的。在原始社會,男性主要負責四處狩獵,女性則要負責采集樹根、堅果和漿果。這種千百年來形成的生物學特征,使女性更享受購物的過程。女性的這種采集本能,演化到今天,形成了三個很明顯的購物偏好:
第一,女人更喜歡成群結隊逛街購物。比如拉上兩個閨蜜,在商場一邊交換意見一邊購物。這是因為女性在原始社會中,就習慣成群結隊、共同采摘。相反,男人要獨自狩獵,所以買東西也就更喜歡一個人完成。
第二,女人購物更注重細節,而不在意效率和時間。原始社會,女性采集果實,往往要盡可能多采摘,并且挑出質量好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仔細挑揀的大部分都是女人,而男人買東西則大多速戰速決,十分高效。
第三,女人對購物環境的要求比男人更高。從原始社會起,女人就要在一個地方長時間采集食物,更需要一個能讓她們探索、發現新東西的地方。相反 ,男人狩獵時要追逐獵物,環境對他們來說沒有那么重要。
三、商家常用哪些套路刺激人消費?
解析書籍《細 節》
“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研究顯示,“不遠的將來”和“遙遠的未來”,在人們心中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離眼前不遠的事,人們會想得十分具體;很久后才會發生的事,就沒有太大感知。雙十一期間,很多商品都支持分期付款,雖然總價沒有變化,但人們在當前的購物負擔大減,往往愿意去消費。
突出限時折扣,在折扣價邊標上原價。雙十一期間,幾乎所有商家都會用這種方法。盡管很多商品是先提價后降價,實際價格相差不大,但人們還是會愿意消費。因為它利用了“交易效用效應”——我們會自動計算價格差,優先判斷能省下多少錢,而忽略這個商品本身是否真的需要。
價格末尾數設為“9”,影響價格的左位數。比如,19.9元就比20元更能促進購買。雖然只差1毛錢,但它會產生“降檔效應”——把19.9元歸到“不到20元”那一檔,讓人們覺得更便宜,進而影響購買決策。
打造超低價的單品爆款。很多商家會設定幾款非常便宜的單品,甚至是虧本的買賣,為啥?就是為了用利潤換流量。一旦你覺得“這家店太便宜了”,便會在店內不停地逛。逛店時,其他商品可能引起你的興趣,促使你二次下單。
調整商品出現的順序。研究發現,改變物品的順序,能影響人們對這件物品的印象,這在心理學上叫——“知覺對比”。比如餐廳把99元的特價酒放在開頭,那么169元的紅酒就顯得很貴;調整一下順序,把199元的酒放在開頭,169元的就更容易接受。
四、如何有效避免自己沖動消費?
解析書籍《自 控 力》
研究發現:人的自控力,就像精力一樣,會被不斷消耗。很多人會壓制購物需求,等雙十一再買。但這樣會消耗你大量的自控力,導致雙十一當天“控制不住自己”,從而買進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想想去年囤的衛生紙、化妝品,是不是很久都沒用完?
怎樣有效利用自控力,避免沖動消費呢?首先,用“等價替換”的方式,思考這個東西是否值得買。問問自己,這筆錢還能用來做什么?或者把這筆錢轉化為時間:這筆錢相當于我多久的工作?這種方法,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消費。
駕馭沖動??吹较胭I的東西,不要急著下單,先把它放進購物車,一小時后、半天后,再去看它。如果變得有些猶豫,不確定是否要買,就說明你并不真的需要它,果斷放棄;如果依舊很心動,再選擇購買。
減少在晚上的購買決策。研究發現,人的自控力是有生理極限的,會在一天中被逐漸消耗。很多人白天能合理飲食,晚上總忍不住吃夜宵,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相比白天,晚上人們的自控力變低,更容易沖動消費。如果有看中的物品,不要急著下單,休息一下再決定是不是要買。
五分鐘冥想。找一個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眼睛,心中默念“呼吸”兩個字,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持續五分鐘。冥想時,人的前額皮質會處理沖動,讓自控力腦區趨于穩定,人的自控力也會慢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