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天氣轉涼,人們從健身房慢慢轉向戶外,路上的跑友又多了起來,微博微信被飛到各地參加馬拉松colorrun的朋友刷屏,感覺世界甚是美好。
我從前是個懶人,跑800米上氣不接下氣,爬五層樓基本上要每層一停,自覺天生不是運動的料,反正也不算胖,寧肯龜縮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門去擁抱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我是村上春樹的死忠粉。基本上他的書出一本我買一本。當然,那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我也早就有了。看歸看,但沒覺得這對我的生活有任何影響。
直到后來看了《紙牌屋》(好像跟村上扯不上關系),盡管木下老師的老婆是個比他還有野心的bitch,但她多年如一日堅持長跑,由此獲得強大內心和健康體魄的行動力深深的震撼了我。
我突然想到,我的偶像村上春樹,從提筆成為作家之日就開始長跑,多年跑步造就了他的堅毅和魄力,參加各種馬拉松鐵人賽甚至掉進下水道失蹤之類的。。。如果他是個宅男,那我可能就永遠無法讀到《海邊的卡夫卡》《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以及《1Q84》這樣水準的著作。村上自己都說:“沒有堅實的體力做基礎,你不可能完成任何錯綜復雜或者要求很高的事情。這是我的信念。如果我沒有堅持跑步,那么我想,我的作品可能就會與現在的截然不同。”這些牛逼的人有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夠憑借驚人的毅力集中所有的精力以近乎變態的執著堅持做一件事情直至成功,嗯,不光是跑步,如果真有這股任性,幾乎是百戰百勝。
于是我開始跑步。日復一日。雖然不能像我的偶像寫出那樣驚世駭俗的著作,也不會變成克萊爾那樣不擇手段的bitch,但我起碼可以鍛煉自己的體格和意志,無限接近偶像的精神領域。
當然今天要談的并不是跑步。還是聊聊我的偶像村上春樹。他在去年(2013年)出版了一本新書《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初版發行達50萬冊,是日本文藝春秋出版社史上首印發行量最高的單行本,位列日本2013暢銷書綜合類榜單第一名。書的腰封上說,這是村上“怒沖諾貝爾的突破之作”。如果你也是村上的資深粉,如你所知,所有的腰封推薦都是扯淡,拿來當書簽比較好。當然這并不是說,此書不值一讀。你所熟悉的村上風格會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悉數盡現。村上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像他本人一樣,有著強大的意志,可以多年如一日堅持某種特定的生活習慣,他們對于生活和死亡有著特殊敏感而豐富的感知,他們熱愛爵士樂,他們篤定的沿著自己設定的軌跡前進,哪怕偶爾跳線的舉動都是如此富有其本身的邏輯慣性。
在《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部小說中,你可以感受到村上春樹不著痕跡塑造的孤獨世界,孤獨感、疏離感、疼痛感貫穿整個故事。就我自己跑步的感受而言,那真的是種孤獨的體驗。跑在路上如同穿越,身體的劇烈反應隔絕了其他感官,世界在眼里跳動,心里只剩下你自己,很少有別的時候會像跑步時那樣思考問題。在《海邊的卡夫卡》里,村上寫道:“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世界上孤獨行走。”而在他的體系里,孤獨并不等于寂寞。他和他的主人公,都在努力駕馭這種孤獨感。
此處有劇透。多崎作從中學加入多姿多彩的五人組,就因為自己名字里沒有色彩而倍感孤獨,畢業又只有他一人只身前往東京求學,某一天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最終排擠出小圈子。多岐因此而痛不欲生,卻不肯多問,花了很長時間去消除痛感。直到他以為不碰觸即代表過去的時候,他愛的女人讓他去解開被孤立的謎團,解開心結。多岐的巡禮之年真正拉開帷幕。他去探訪曾經堅不可摧的團體成員,看到每個人經歷的變遷,一層一層接近真相。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里。那時,我們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擁有能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的自我。這樣的信念絕不會毫無意義地煙消云散。”
看到這句難得溫情的話,坐在咖啡廳的我直接就飆淚了。在每個人的成長中,或多或少的會經歷這樣的孤獨和痛楚。這些故事不會被忘記,它們和他們都深深的鐫刻在我們生命的石柱上。而那些孤獨和痛感,讓我們慢慢長大。
?? ?還有:“所謂嫉妒是世界上最令人絕望的牢獄。因為那是囚徒囚禁自我的牢獄,并非被人憑借暴力關進去,是自己走進去,從里面鎖上牢門,親手把鑰匙扔到鐵欄桿外的。而且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被幽禁在那里。當然,只要他下決心出去,就可以走出去。因為那牢獄就在他心里。然而下不了決心。他的心變得像石壁一樣堅硬。那正是嫉妒的本質。”
村上把這些陳年的傷口直接撕開,波瀾不驚的讓你看看你自己不大愿意面對的東西。他才不會告訴你怎么做。可是如果你能像他一樣強大,你就可以自己看著辦。
我想,他故事里那些慣性生長的人們,正是用一陳不變的方式,在對抗著這個世界的顛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