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ime模塊
time模塊中時間表現的格式主要有三種:
a、timestamp時間戳,時間戳表示的是從1970年1月1日00:00:00開始按秒計算的偏移量。運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1970紀元后經過的浮點秒數。返回時間戳方式的函數主要有time(),clock()
b、struct_time時間元組,共有九個元素組。4位年數,月,日,小時,分鐘,秒,一周中的第幾日,一年中的第幾日,夏令時(默認為-1)。
c、format time 格式化時間,已格式化的結構使時間更具可讀性。包括自定義格式和固定格式。
舉例之前作業涉及過的函數:
1.time.time()——time模塊的核心模塊,返回當前時間的時間戳,返回值為浮點數(這種形式一般用于儲存和比較時間,但是對于我們來說看起來太不友好了)
2.time.localtime()——將一個時間戳轉換為當前時區的struct_time。
2.time.asctime()——接受時間元組并返回一個比較友好的可讀形式如'Sun Jun 20 23:21:05 1993'的字符串。如果沒有參數,將會將time.localtime()作為參數傳入。
3.time.ctime()——把一個時間戳轉化為time.asctime()的形式,作用相當于time.asctime(time.localtime(secs))。
4.time.gmtime()——將一個時間戳轉換為UTC時區(0時區)的struct_time。
5.time.mktime()——將一個struct_time轉化為時間戳。
6.time.strftime()——用于時間的格式化輸出。
7.time.strptime()——用于把格式化時間字符串轉化為struct_time。實際上與strftime()是逆操作。
二、datetime模塊
datetime模塊重新封裝了time模塊,提供更多接口,提供的類分別為:
a、datetime.date:表示日期的類。常用的屬性有year, month, day;
b、datetime.time:表示時間的類。常用的屬性有hour, minute, second, microsecond;(暫不講)
c、datetime.datetime:表示日期時間。
d、datetime.timedelta:表示時間間隔,即兩個時間點之間的長度。
e、datetime.tzinfo:與時區有關的相關信息(這個之前作業也沒有涉及,暫時不研究了)
1.date類——datetime.date(year, month, day)
date.today():返回一個表示當前本地日期的date對象;
date.fromtimestamp(timestamp):根據給定的時間戮,返回一個date對象
2.time類——datetime.time(hour[ , minute[ , second[ , microsecond[ , tzinfo]]]] )
3.datetime類——datetime相當于date和time結合起來。datetime.datetime (year, month, day[ , hour[ , minute[ , second[ , microsecond[ , tzinfo] ] ] ] ] )
datetime.today():返回一個表示當前本地時間的datetime對象;
datetime.now([tz]):返回一個表示當前本地時間的datetime對象,如果提供了參數tz,則獲取tz參數所指時區的本地時間;
datetime.fromtimestamp(timestamp[, tz]):根據時間戮創建一個datetime對象,參數tz指定時區信息。
4.timedelta類——時間加減。使用timedelta可以很方便的在日期上做天days,小時hour,分鐘,秒,毫秒,微妙的時間計算
之前涉及這部分內容的作業鏈接:
Python Day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