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幾個工具人的故事。
什么是工具人?我自己的理解是,比較高級的工具人隨叫隨到,叫之可用,?各取所需,一拍兩散。
比方說有一個聲音甜美,但是游戲技術并不太行的妹子。直播游戲實況,又實在沒有水平,便叫來一個聲音溫糯,游戲技術非常好的異性朋友陪(帶)打。自己只需要在最緊張刺激的時候調侃他或隊友,在初期賣賣萌,撒撒嬌,讓觀眾朋友們體會到游戲的樂趣便足夠了。妹子能通過聲音和游戲賺到錢,觀眾博個樂子,而那個被叫來打游戲的,就是工具人。
可能有人會問,這個聲音溫糯,打游戲技術又非常好的小哥哥,憑什么就能被喊來呢?
可能會有2個原因。
一是他和這個妹子有利益關系,比方說這局游戲打下來,收益四六分成,?兩人各取所需,妹子提供人氣和平臺,他能延長這局游戲的時間、增加精彩程度,也無有不可。
二……還有什么話說呢?就舔唄,越舔越年輕,越舔越開心。
再打幾個比方。
比較平等的關系是互為工具人。你幫我完成一下調研問卷,我幫你補上一個營銷任務的名額;你幫我利用工作關系找幾個熟人,我幫你在歐洲旅游的時候買幾罐奶粉。相信各位也看出來了,這叫做人情世故。一張紅塵的大網結結實實地鋪張開來,?沒有誰能躲得開。
有些人因為某些緣故,甘愿做個工具人。
比方說我認識的一個朋友,非常有文采,也有制作視頻的能力,但是不善于與人交流。在安排合作任務時,他總是說:“我就是個工具人,服從安排。”所以他領到的任務一般不是一線采訪、現場采樣,而是些前期腳本、后期剪輯的工作。事實也證明他非常有能力,故而我們的合作通常都很愉快。
而有些人不愿意做工具人。
就比方說我。前段日子交了個pua型男友,索取無度。他把我這個“女朋友型工具人”可謂利用得徹徹底底,利用我們之間的感情,替他手抄論文(理由是他的字不好看),替他跑男生體育課的小長跑任務(理由是我前些日子提起要減肥),替他做選修課的作業(理由是這樣他就有時間來陪我了)。而他,在我擠出時間寫論文的時候大聲斥責我沒去他的校區陪他;在我疲憊地上了一天課的時候說我把學習看得比他重要;在我快樂地學習著轉專業成功后新專業的時候,指責我學自己熱愛的專業而去新校區是自私的行為。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沒有回報的付出,心安理得的利用,故而這個人也只能是我的前男友?!扒啊蹦杏?,罷了。
所以每個工具人都是有其能接受的限度的。在這個度之內,皆大歡喜;越過了這個度,便是魚死網破。沒有人是傻子,只不過是自私的程度不同罷了。工具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利用,要么是有可以匹配的利益回報,要么是必須要做的任務,要么是堅實的人情基礎。而那些達不到這些標準的,都是希望來日有其他形式的反饋的。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如若一味利用、索取,最終的結果,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