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很多道理,喝了很多雞湯,每次想要哭泣的時候都暗暗鼓勵自己要堅強,可究竟什么樣的姑娘才算是堅強?是現(xiàn)實中找不到工作也不沮喪?還是想象電視中女主角那樣,獨自在國外旅游也能美到自嗨?生命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獨一無二,我們從出生就不一樣,我們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可替代,我們接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都不相同。試圖用一個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個體顯然是不合理的。
女孩,其實你要的不是強大,而是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真正內心強大的女孩,并非要達成什么目標,而是即使生活給了你諸多的不如意,你也能把船頭駛向朝著希望的方向。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我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是在高二的時候,那一年我患上重度抑郁癥。我的抑郁是來自對世界的恐懼,對生活的懷疑,或許你會覺得一個高二的孩子怎么會想到這些,當時我也是對自己的想法很驚訝,每當意識到這些思想在困擾我的時候,我都會拼命地壓抑自己,因為那些懷疑和恐懼和一個正常的高中生相距太遠了,對于我來說,要做的只是好好完成每天的作業(yè),準備好每一場考試。
但是,人是有思想的動物,不是機器,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變量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微妙的影響,當量變達到質變的時候,這種影響就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效果。我的抑郁很大一部分和自己的家庭有關,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從結婚到生子,一直生活在小城市,幾乎沒有出去過。他們對于社會和生活的價值觀大部分來自報紙和電視,以及身邊人的評論。記得剛上中學的時候,很流行一些警匪片,每天晚上回到家,做完作業(yè),一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看電視,我印象深刻的是《黑洞》,那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黑幫系列的電視劇,很精彩,很吸引人,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看了好多揭露社會黑暗和法制問題的電視節(jié)目,隨著我慢慢長大,我逐漸覺得我生活的世界好混亂,既沒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談不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或許這些真的有過,但是終究不在我生活的年代。一切都變得黑暗,一切都不值得相信。而父母的日常交談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也會像種子一樣,慢慢生根發(fā)芽。我以前很多消極觀點也是來自于家庭,現(xiàn)在我知道人對于負面新聞往往印象更為深刻,而作為接受最為普通教育的一群人,他們對于事情的判斷往往會受周圍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很難看清事物的本質,給出合理的評價和觀點。“哎,現(xiàn)在社會不行啦,我們這些老百姓能怎么辦”,“做什么不靠關系啊”,“那誰家的孩子進哪哪單位送了多少”,“某某考上公務員是之前就打通好了”。我相信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經常聽到,但是如果你也是為人父母,你能意識到這些在孩子身上能產生多大的效應嗎?
我那時很矛盾,一方面學校的學習讓我感受到知識的無窮魅力,我愛這世界,愛那一個個如花般的生命,另一方面,真實的生活又令我對未來一次次地懷疑,我從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變成常常害怕走夜路的少年,我很多次夜里做惡夢看到自己未來被好多個網困住,好多雙大手在掌控我的生活,終于到了高二,這種恐懼和懷疑演化成了抑郁,我從前是班里的優(yōu)等生,什么都做的很好,從學業(yè)的進步中我獲得到巨大的成就感,但這一切都抵不過對生活的懷疑和恐懼。社會如此黑暗,我該如何逃離。這個世界有很多的雞湯,但是卻暖不了一個心已冷的少年。哀莫大于心死。
當時我住的小區(qū)周圍有一個娛樂會所,每天下晚自習回家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醉生夢死的年輕人在勁歌興舞,常常還會看到一些豪華的轎車在門口,我無數(shù)次把看到的場景和電視畫面聯(lián)系起來,回到我的房間我心難以平靜,越是想象,越是感到害怕緊張,難道我以后的生活也是要在這樣骯臟可怕的環(huán)境嗎?憑什么我生活年代要如此的不堪,為什么我未來要如此的黑暗,為什么我生活的社會要這么不公平。青音說真正長大是不再問為什么,而是想怎么辦。或許每一個想獲得內心強大的人都要經歷過黑暗的時光。
那段時間,激動地情緒造成了我的失眠,對失眠的恐懼又加重了我的心理負擔,很多抑郁癥患者開始也是因為一個情緒的怪圈造成了壓力,導致的失眠,由于對失眠的恐懼又加上了心理問題的積累。當時我還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多次想到自殺。現(xiàn)在想來我是幸運的。
我之所以能走出來源于我曾對生命真正的熱愛,也是一直沒有放棄,才看到了希望。那時候我總是從崔永元的抑郁中獲取力量,他用四年的時間走出來,那么或許有一天我也可以。每一個徘徊在自殺邊緣的人都想要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這個理由就像黑暗中的一絲微光,看不見,卻支撐著他生命的每時每刻。
父母不理解這種心理,他們把所有的問題歸結于學業(yè)的壓力,我也不祈求能獲得理解,當時從醫(yī)院拿了很多藥,晚上緊張的時候就吞下大把的安眠和抗抑郁的藥,然后讓這些鎮(zhèn)靜劑朦朧掉自己的意志,只有在昏睡過去的時候,我才能獲取片刻的寧靜。
這樣的生活延續(xù)到高三,我愈加控制不了自己的注意力,時刻在擔心我的失眠,我的未來,我頭腦中的世界,這一切看上去似乎很可笑,我每次也會暗自嘲笑自己無能,可是這對那時的我來說就是一個逾越不了的大山。寫到這,我想起了柴靜《看見》中記錄藥家鑫的一句話,“對于別人是小事,對于他來說就是大事”。
長期的服藥讓我產生了間歇性的震顫,我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手,寫字的時候握不住筆,算是提前經歷了中風的趕腳。高三的考試就像家常便飯,逃不掉也躲不掉。后來我對自己說,堅持一分鐘是一分鐘,堅持一秒就多活一秒,如果死了就死了,活著或許還能看到希望,雖然我并不知道希望在哪,但是我開始接受自己患有抑郁癥這個事實,我開始承認自己和周圍人不一樣。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書,才知道,原來我的做法屬于森田療法的一種形式。
慢慢地我不再那么害怕自己頭腦中勾畫出的那些可怕場景,不再壓抑自己對社會黑暗面的想象,我也不再渴望自己的生活能一下子回到童年那樣純真美好,我開始接受我的人生,也可以說是破罐子破摔的另一種表現(xiàn),我成績下滑,老師同學開始不再那么關注我,我也開始不那么在乎周圍人的評價,既然已經對生活不抱有希望,還在乎這些干什么。不知什么時候,這種不在乎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放松,我服用安眠藥的劑量也在慢慢減少,從一開始的四五片到后來的半片都醒不過來,我想就這樣吧,熬到高考,熬到未來某一天,或許有誰能將我拉出去,我的未來還會有不一樣的世界。
第一次高考我是迷迷糊糊進的考場,全程都是靠意志力在支撐。成績沒出來之前我被父母拉著去南京參加國防生的體檢,父母說只要過了二本線,花點錢打點一下,以后出來就可以分配工作,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個玩偶,又不敢反抗,除了聽他們的,我又能怎么樣呢?我難道有更好的選擇嗎?結果那一年我離二本線差了兩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為了這個成績付出了多少,掙扎了多少。
母親是一個傳統(tǒng)的家庭婦女,她把所有的經歷放在孩子的身上,盡管曾經我讓她驕傲過,但是高考我還是搞砸了,從高考成績出來以后我被罵了整整一個月,做什么都是錯,在哪都被看不順眼。他們開始勸我復讀,每當聽到這,我就心跳加速。復讀?再和我那脆弱的神經撕扯一年,太可怕了!但是內心又感到很窩囊。后來很不情愿地填了一所三本院校,錄取通知書拿到后,父母說愿意送我去上學,還說用錢幫我買一年的時間,話語中會意我應當為之感激,其實我明白,自己最大的問題不是去上學還是復讀,而是繼續(xù)這樣敷衍我的人生還是尋找突破口,擺脫這種負面價值觀的影響。
那時我還沒有想得這么深,只是覺得如果真的委曲求全去了三本,估計以后的每一步,我都得聽父母的,一開始學校是他們幫我定的,高額學費是他們幫我付的,以后的所有選擇我都將不敢拿出自己的決定,如果一開始就委屈選擇被控制,以后我將永遠擺脫不了這種循環(huán),想到這我不禁震顫。
糾結了兩三個晚上,我選擇了復讀,這個決定不僅是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冒險,也是拿生命在冒險,剛進高復班的時候,我的失眠又開始加重,我在前2個月幾乎是完全失控的狀態(tài)。記得當時每做完一份高三的考卷,我都感到是在進行一場生命的搏擊。可是這是自己選擇,我沒有怨言,只能朝前走。
當高考從200天變成了100天,我實在快堅持不住了,我連續(xù)出現(xiàn)兩次的昏厥,我不禁擔心自己能不能堅持到考場,安眠藥最多的時候我吞下8顆,也毫無效果,是徹底放棄,還是痛苦的活著,還有什么理由讓我堅持下去?忽然,我想起什么時候看過一些失眠的健康欄目,我去網上查資料,查醫(yī)生的聯(lián)系方式,當時的信息網絡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手機也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普及。復讀中的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只身去大城市看病,更不渴望能發(fā)生什么奇跡,但是就是隱隱約約的那一點點幻想,讓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支撐我邁出每一步。我不斷給能查到地址的專家寫信,尋求幫助,我天真的想象,或許他們能給我一個藥方,讓我徹底擺脫失眠,堅持到這次高考,待我進入大學,我一定要好好的過我的生活,我要找到生活的光明面,我要證明這個世界不是黑暗的。就這樣,每周我都會寄出一封信,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天早晨,突然一個同學遞來了一份來自北京的信,信很短,說寫信尋求幫助的人很多,所以一直沒來及回我,正如我期待的那樣,他給了我一個藥方,讓我試著服用一周,如果有效果堅持服用。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就是夢一般。我把藥方拿給母親,她一開始是一頓訓斥,說我整天胡思亂想,不好好把精力用在學習上,然后在我的堅持和反抗的情緒下,她終于妥協(xié),每天答應幫我熬藥,我一開始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想過死的人其實什么都無所謂了,但是奇跡真的發(fā)生了,我第一次感受到能睡著時多么美好的事情,喝了藥湯之后,我第二天居然出現(xiàn)困倦的感覺,這是我從來不敢想象的,我像是從被死神的手中拉了回來,在一點點恢復生命跡象。
這時候已經是高考兩個月的倒計時了,我慶幸在絕望的邊緣還能找到希望,這一年我進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沒有去參加國防生,也沒有聽父母的話選擇財務或會計這類所謂比較好找工作或適合女孩子的專業(yè),而是報了生物技術,從此朝著學術民工的方向漸行漸遠,當中也有一些陰差陽錯的因素。
到了學校,我開始一改高中的萎靡不正,我開始每天鍛煉身體,堅持長跑和晨讀,我克服自己的膽怯鼓勵自己去參加各種演講辯論比賽,我把自己泡在圖書館里開始接觸那些厚重的歷史,社會,人文的書籍,我開始競選班長,參加學生會,時間讓我逐漸退去了怯懦,生活和書籍慢慢拓展了我的眼界,我不再埋怨父母對我的影響,我理解他們的生活也有無法選擇的時候,我開始接受自己,一點點從自卑中走出來,我不是一開始就很堅強,但是我在一點點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活出去。
當我第一次有勇氣走進大學的心理咨詢室的時候,我很高興自己不是去尋求幫助,而是笑著把這些分享給我的心理輔導老師。她告訴我,我應該感謝我自己,是我的不放棄讓我一步步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今我離家越來越遠,也學會了理性地與父母溝通,有時候我會感激這些歲月,感謝我有一個不完美的高中生活,這些沉重的歲月,就像濃墨重彩一樣,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筆。
在打算記錄下這段文字以前,我在考慮要不要把它公開,我曾經無數(shù)次在不停地嘲笑自己,看輕自己,但是考慮很久之后,我想,每個女孩或許都有對她來說最艱難的時刻,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其中的分量,對別人來說是小事,但對你來說就是生活的全部,當我能笑著回憶往日那些不堪的時候,我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去迎接更好的生活。羅輯思維的羅胖曾經說過,過往的一些積累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當你面對更大挑戰(zhàn)的時候,你會因為曾經成功地克服過一些困難,獲得信念和勇氣,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不知道對我來說這些經歷的力量有多大,但是我現(xiàn)在真的過得很好,我比以前更加珍惜生命,更能感受到幸福。每天我都可以滿懷激情地迎著清晨的陽光,去操場揮汗如雨,享受生命的熱情,我也心懷感恩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了解他們的世界,聽聽他們自己的故事。當我真正放下,不再追問為什么,而是接受并努力改變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普通女孩如我,其實也可以有選擇自己想要的權利。女孩,你要的不是強大,是要學會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用力,屬于的你幸福終將會來到。
這篇文章送給自己,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倍感榮幸!
一個整天待在實驗室的生物狗,喜歡思考,熱愛生活,生命是一場絕妙的體驗,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