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時隔七年中國將再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劃重點:
第一點是個稅起征點提高。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第二點是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第三點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征稅;
第四點是優化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個稅調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每個月的到手工資啦,你的收入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從以往的按月計算調整為按年計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如果只是單純關注數字上的變化,其實影響不是很大,起征點從3500元到5000元,這個區間里的人群每個月少交的稅大概只有45元左右。
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個稅起征點實際是費用扣除標準,目前已經實行的是社保+公積金的扣除,換句話說,你的納稅范圍是: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五險一金等)?起征點
而且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是階梯式的,基于一定的區間范圍來制定稅率。
月薪10000元或將減稅455元
以月薪10000元為例,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扣除五險一金之后,每月要繳納個稅745元,假設起征點為5000元,并結合“綜合所得稅率”,在五險一金同等扣除情況下,每月繳納個稅降至290元,個稅將少繳455元。
對照下表,看看你一個月能省多少錢
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率等專項附加扣除
剛才我們講了,個稅起征點實際是費用扣除標準,目前已經實行的是社保+公積金的扣除,如果新的規定實施后,還可以再減去子女教育、大病醫療和房貸利率等專項附加,那么你的個稅起征點就會再低一些,所交的個人所得稅也就相應的再低一些,到手的工資也就會增加。
不過,目前稅改還停留在草案階段,怎么認定子女教育經費、大病醫療、房貸利息等專項附加,以及什么時候實行還是未知數,好消息還得等等再來。
勞務、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負減輕
不只是個稅起征點提高,草案還擬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
要知道,根據現行個稅法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均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所以,如果你的收入中含有上述幾種收入,那么你的個稅負擔也會有所減少,相應收入就會增加。
不過這一點是相對自由職業各有利些。比如小編在大家的支持下,j假如有天出書賺錢了,有稿費了,或者出去講課賺錢啦,那么我們就可以少交點稅。
小伙伴們看了是不是喜大普奔呢,這一個月下來也要省好幾百,有的甚至上千呢。小編聽到了這個消息很是興奮,以前為了省錢吃牛肉面只要面不要肉,現在可以傲嬌的跟老板說多加五塊錢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