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是這周的公眾的小結,文章共有8千多字,如果你已經看過前面的文字,可以從整體的角度再次學習,如果第一次看,希望你耐心閱讀完畢,相信會有很大收獲。
一、大腦不是你想的那樣
此時你正處在冬天。“叮鈴鈴,叮鈴鈴……”你被一陣鬧鐘吵醒!你看了下時間,六點了,好久沒運動了,昨晚你終于下定決心,今天早上六點起來跑步。
“六點了,你還不趕緊起來!再不運動你都快成胖子了,男子漢說話得算話,定好的目標得去執行呀!……”
“外面好冷,你聽,那風刮得多猛烈呀!再多睡一會兒吧!要不今天就先不運動了,明天再來!”
“不行,你必須馬上起來……”又是一陣轟炸。
大腦里兩個聲音不停地折騰著,辯論著。最后你終于下定決心起來,當你挪開被子的那一刻。一陣寒風襲來,渾身打了個寒顫,趕緊蓋緊被子。
這下大腦終于達成共識:太冷了,不要起來了!安心睡覺!
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因為每天我們的大腦可能都在做類似的掙扎呀!“放下手機看書去!”“再看一會兒吧!”“你這樣太懶了”……
對于有些事,我們的大腦時常會產生不同的聲音,“做,或不做!“
我們大腦是如何進行決策的呢?大腦的決策部門都有哪幾個呢?如何有效讓它們高效地運作呢?這就是執行力的秘密!
大腦這些不同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而在蘇格拉底年代,他們用兩匹馬和一個騎手組成的馬車作為類比。隨著近年來,腦科學的發展,我們看到了人類大腦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爬行動物腦,哺乳動物腦和人類腦。(看過我以前文章的伙伴可能也知道這三個腦,現在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對執行力進行分析)
1.爬行動物腦——黑馬(本能腦)
這可類比馬車中的黑馬,它很原始。發展也是最早最久遠的。主要掌管我們的本能反應,比如呼吸,心跳,逃跑,眨眼,膝跳反應反應等。
2.哺乳動物腦——白馬(情緒腦)
這可以類比馬車中的白馬,如果從身心靈的角度看,這就是“內在的小孩”。它主要掌管我們的情緒,對外部的刺激做出高級反應。比如單身狗看到女神會心跳加速,有追求的沖動;見到獵物會興奮;遇見天敵會緊張,恐懼……同時你別小看了你家的寵物,他們雖然不會與你直接交流,但他們有自己的情緒,之前有讀者分享說,他家的小狗竟然流淚了!因為哺乳動物腦,它主要掌管情緒功能。
3.人類的大腦——騎手(前腦額葉)
這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大腦,而且在這三個腦中最為年輕。這也是我們智慧的產地。
你是否在某些時刻感受過大腦空白的時刻,為什么會大腦空白呢?那是因為我們身體的能量供應,首先是供給爬行動物腦,然后哺乳動物腦,最后才到了人類腦。而當人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能量主要集中在前面兩個腦,人類腦供應不足,這時候就產生了大腦空白。
人類的大腦更為理性,它能夠做出邏輯,分析和判斷。
這三個腦跟執行力什么關系呢?
我們再回想一下前面起床的場景。情緒腦(白馬)是不是在不停地偷懶,說服你不要起床,多睡一會兒。而理性腦,也就是馬車上那個騎手,一開始的時候堅持起來,于是用各種理由說服白馬起來。因為騎手態度太強硬了,白馬勉強無奈地答應了。結果翻開被子的時候,太冷了,本能腦(黑馬)感受到了,并且馬上躲進被窩里。這時候你的大腦里的馬車又開始開會了。
情緒腦(白馬),抱怨道:“不是告訴你外面很冷!偏不聽!這么冷起來,還不如多睡一會兒”
智慧腦(騎手),不死心地辯解道:“一日之間在于晨,不早起也不行呀,你看那些牛人,他們一大早都起來跑步了呢!”
“你就扯吧,你又不是牛人,而且你這么早起,工作時打盹,還不如多睡一會兒呢……!”白馬(情緒腦)又繼續說服。
“你說得挺有道理的,要不我們再多睡一會兒吧!”騎手終于妥協了。
于是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里,都早起不了。騎手開始自我反思,懊惱,后悔……
我們的執行力就是有著三部分共同決定的。
1.他們有各自的優勢和作用。黑馬有黑馬的用處,白馬也有白馬的價值。直接和理性分析都有存在的價值。
2.騎手(理性腦)一開始很弱,他在一步步成長。就像我們從不懂事的嬰兒,通過讀書,學習,一點點學會控制情緒,學會如何和黑馬,白馬相處。
3.他們都不完美,都需要不斷成長。這也是我們為什么需要不斷進步的原因,就是讓我們三個腦能夠配合默契,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自我的改變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自我提升和進化。
4.他們是一個整體,誰都離不開誰,誰也干不掉誰。他們最大的目標就是和睦相處,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因此,你可能也已經猜到,我們文章要分享的內容就是如何讓這架馬車和諧相處,配合默契,高效前進。
第二部分 讓騎手強大起來
回想我們還是個嬰兒的時候,我們不懂得說話,不會邏輯,更不會去想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那是因為我們的理智腦還很弱,也就是我們的騎手還是個超級菜鳥。
后來我們不斷成長,其實就是讓騎手不斷地進行提升。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騎手的能力呢?
學習和反思——你的獨立思考能力
學習和反思你我并不陌生。他們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不斷踐行著。這里重點說明的是提高學習和反思的一項重要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李笑來老師在分享中,提到,在生活工作中,你是通過觀察,討論,思考得到結論的嗎?還是僅僅是為了獲得別人認同,于是就承認了對方的想法和觀點呢?很多時候并不是真正認同,而只是因為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最后選擇了認同。
回憶下,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先做什么呢?公司里的職場新人首先做的就是找同事問,這時候我會參考下百度答案,給他們講,其實很多時候我也不懂。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問的應該是誰呢?
維基百科,知乎,豆瓣,專業網站……。互聯網有個很強大的功能,它可以承載著所有的知識,可以記住一切,沒有理由不先問問它呀!
關于獨立思考,還有一個值得反思的是,遇到問題你最先討論的是自己嗎?還是身邊的人?
李笑來老師的觀點是最不應該問的是身邊的人。首先,你沒想明白就是問,這時候你得到的答案就是別人的想法,不是你真正想知道的;其次你身邊的人只是和你血緣相近,物理距離相近,他們的思維可能離你很遠;同時你的討論占用的是別人的時間,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你的分享而不是為你的問題討論吧!……
不得不說,最了解我們是自己,而我們本身就充滿智慧。遇到問題,先問問自己,解決之道也就慢慢浮出來了。
冥想,坐享——誰體驗,誰知道
這不是宗教。當我們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在當下,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體或呼吸時,你會發現身心變得更加輕松。同時也是在提升元認知能力的過程!
關于它的好處就不多介紹,最主要分享一個最簡單的冥想,你現在就可以馬上做,只需要兩分鐘。
找個舒服的姿勢坐下來,讓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讓自己完完全全感受著呼吸,而且刻意地放慢,吸氣—停住—呼氣。慢,再慢一點,你還可以網上下載一些輕音樂配合著學習。或點擊鏈接坐享……
適當自我原諒
每個人的過去難免犯點錯,有些事過去就讓它過去了,因為時間就像是單向的旅程,過去了就回不來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做點什么,改變些什么!
曾經遇到過一個媽媽,他兩年前失去孩子,至今仍然放不下。一想起這件事就陷入無比的懊悔之中。
如果當時……就……如果在生活工作中,我們時常用到這樣的語句,那就需要提醒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某種懊悔當中,與其懊悔,不如行動起來做點什么!
讓騎手變得更厲害方式還有很多,你每天都在做了,比如運動和睡眠。
這么多方式讓騎手變得厲害,你可以先選一個重點練習。比如冥想,從2分鐘開始。做重要的事情之前,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兩分鐘,相信試過一段時間后,你會有首勝的感覺的。
三、連哄帶騙讓馬更聽話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棉花糖的實驗,他們讓一群小朋友分別到一個房間,讓他們面對著一堆棉花糖,如果他們能夠在規定的時間里不吃棉花糖,那將獲得加倍的獎勵,如果抵制不了誘惑,則沒有獎勵。實驗結果估計你也猜到了,那些能夠抵制住誘惑的孩子,長大后在職場中做得更好。而這個實驗如果在同條件下讓成年人來做,能夠控制住的人肯定比較多。這是因為成年人的大腦變得更加成熟,他們有更強的自控力,也就他們的騎手比較強大。而孩子則是黑馬和白馬更為強大。
如何更好地和白馬黑馬相處,其實跟孩子相處相通,就像是連哄帶騙你內在的小孩!
哄
“媽媽,給我買個冰棒吧!我要吃冰棒!”
“你前幾天剛吃了,下個禮拜再吃吧!”媽媽斬釘截鐵地回答。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有些媽媽并不會馬上給予滿足,而是推遲他們的滿足。就像是前面講的那個棉花糖實驗,其實就是延遲滿足。
雖然最后還是滿足了,妥協了,但是這個推遲的過程就是一個慢慢被矯正的過程。比如我在跑步的時候,跑了一段距離之后,白馬和黑馬都會感到累,于是他們就發出聲音:“趕緊停下來吧!我們走走,都跑了這么久了!”
這時候聰明的騎手就安撫道:“是呀,挺不錯的,連續跑了近三公里了。我知道你很累。你看到前面有個公交亭了吧。等你跑到那的時候,我們就停下來休息下,你看可好!”
“嗯,好吧,到了公交亭停下來!”馬答應了。、
不知不覺到了公交亭。“我們該停下來了吧!”馬又繼續發出聲音。
“太棒了,原先你還打算停下來呢,結果一不小心你又多跑了500米,而且我看你狀態不錯呀!也不累,要不我們繼續挑戰一下,前面有個自動售貨機,我們繼續跑,到了那邊,再買瓶脈動鼓勵下好么?”騎手繼續說。
“是呀,跑起來,完全沒有自己想象的難了,而且還有很大潛力,那就繼續跑!”
……
就這樣,不知不覺練習跑了5公里,而且還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騎手開心,馬心情也不錯。
這個過程就是哄的過程,學會規律地拒絕馬的要求。
人的大腦就像是練肌肉,你一次次拒絕了,馬就慢慢習慣了,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糾正了。
下次如果你看到KFC等快餐店想進去時,不妨試著跟馬好好溝通下,有規律地拒絕塔。
人不能總被節制,一直被壓抑著,克制著,也容易爆發更大的問題。就像是水流,如果硬生生地將其堵住,一開始會有效,如果一旦爆發危害將更大。所以,對于某些事,你需要——適當的自我放縱。
李笑來老師他對于物質要求并不高,這跟他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有關。小時候,他媽媽對于買書,學習非常支持,需要就給他買;而他爸爸則會時常給他買手表,所以他是小伙伴手表最多的,三十多個。在買書和買手表上,父母非常支持。而當他想要買其他東西的時候,媽媽會說:“沒錢了,都給你買書去了”。爸爸會說:“錢都給你買手表去了呀!“
松弛有度,在大多時候克制,也允許自己有些適當的自我放縱,畢竟弦繃太緊了容易失去它原有的彈性。
哄的兩個方式——規律地拒絕+適當的放松。
騙
騎手跟馬的交流有些不一樣。騎手在想什么,做什么,馬是完全有意識的。而馬在想什么,做什么,騎手就不一定知道了!利用這個特點,我們就可以讓騎手給馬洗洗腦,讓他們也學著自己成長,讓他們更聽話。
“媽媽,每天彈半小時鋼琴好無聊呀!“孩子抱怨道。
“寶貝,你還記得去年你看看郎朗彈鋼琴不是很帥氣嗎?你是不是也希望將來像他一樣,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呢?……“
媽媽給孩子畫了一個餅,給它描描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如同走在廈大,你時常會看到有些家長帶著孩子逛校園,然后時不時來一句:等你考上了大學,你就解放了!“
當然,你給馬描述未來,建立一個共同的愿景,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而必須基于現實,跟目前所遇到的問題相聯系。否則連你自己都不信,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騙的第一招——給描述我們的未來。第二招,跟它闡述“偉大的意義”。
媽媽想讓孩子幫忙洗碗。于是她說:“寶貝,趕緊去洗碗”。還可以這么說:“寶貝,媽媽今天累了一天了,你去洗一下碗好么?這樣既可以幫了媽媽,而且你以后長大了需要獨立生活,必須自己學會洗碗。……”
你會發現,同樣做一件事,當你賦予它不同含義的時候,你的太多和行動也是不一樣的。就像一樣是公交司機,有些人會覺得全車人都信任地把自己的生命交給我了,我要對得起他們。而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就是干一份工作,另一份工資罷了。
一樣是寫作,有些人覺得這只是為了獲得關注,有些人為了自己成長,還有些人認為這是在改變世界。因為世界由人構成,改變人,就是改變世界。而每一篇文章如果能對讀者有積極影響,那不就是在改變世界嗎?
也因此,想要持續地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做的并不是馬上想著如何做,而是讓自己清楚地知道,做這個事的意義什么呢?當意義觸動越大,你的執行力也就越強了。
四、如何優化你的戰車
我們先體驗一下這樣的場景,當你剛開始學自行車的時候,你需要很謹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失去平衡,甚至時常因為自己一走神,或看了下其他事物,而讓自己摔倒。
但當自己車技日益熟練,這時候騎車變得非常簡單,你甚至可以一邊騎車,一邊打電話,你不需要去思考如何平衡,不需要考慮轉彎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自行車變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了。開車也是如此!
一開始,當我們知道如何騎車(理論),這時候只是騎手懂了,但兩匹馬還不太明白。也因此,當遇到狀況的時候,騎手需要先自己思考下如何做,然后在傳遞給馬,馬這時候就顯得有些笨手笨腳!而當騎車這個動作不斷被馬練習之后,馬不但會了,而且越來越嫻熟。這時候也就不需要經過騎手的指揮了。
想要進一步地提升我們戰車的性能,就是要讓騎手和馬不但能夠密切配合前進,還要讓馬自己也能快速行動,這就需要——
規律和主動
1.至少養成一個規律且主動的習慣
看過我文章的人可能會知道,我之所以養成寫作的習慣是源自于我在2015年參加了古典老師《改變自己100天訓練營》。當連續三件事打卡一百天,兩百天的時候,我自己都有些驚訝!也因此有了更大動力和信心去挑戰寫作,當時也因此開始日更。
笑來老師每天堅持寫至少三千字,堅持看一部片,堅持閱讀……每一個堅持對于我們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在笑來老師看來,那一切都那么平常,十年,二十年一直做著,哪天不做了,反而不習慣了。
而想要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并不是看看文章,聽聽課就OK了。
如果不行動,聽再多課都還是那副慫樣!
還是會繼續感慨,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缺乏行動,持續地行動。就像即便我寫了幾篇關于執行力的文章,也不見得我的執行力就一定有多厲害。即使在某些時刻很厲害,也不能代表我就能夠一直很厲害。
所以,我們需要讓自己至少養成一個規律且主動的習慣,就像每天早上刷牙。
當你能夠長期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時候可以以這個習慣為抓手,帶動更多的習慣養成。就像周士淵老師曾經分享過《我所養成的168個習慣》,養成習慣對他來說太容易了,他已經養成了習慣養成的習慣,當某一天養成習慣成為我們的習慣后,我想,習慣的力量,會讓我們走得更遠的。
2.主動結交那群執行力足夠強的人
環境對人的影響遠超乎你我的想象!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在職場待久的人,都會有有個職場的氣質。
有人曾經說過:“你的財富,是你最親密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甚至有科學家研究表明——肥胖是可以傳染的。如果你想要減肥,那就先遠離那些比你胖的人吧!要不然,有可能當你想減肥的時候,看到好朋友比你還胖,于是你就可以自我安慰說:“他比我還胖都這么淡定,我干嘛減肥呢?”
執行力也是如此,執行力強的人聚在一起執行力也就更強了。去年廈門的行動派搬到了深圳,今年廈門的十點讀書也打算搬到北京了。為什么?因為高手都在那里呀!
想要提升執行力,那就讓自己也進入那個圈子吧!
問題來了,你憑什么進去!就像是為什么那些牛人想要認識你,首先你得有價值呀。同樣的道理,想要結交更多有足夠強執行力的人,那就讓自己的執行力強大起來!那時候可能會有更多執行力強的人被你吸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