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散花文化的策劃組織下,在其旗下的寬窄巷子見山書院,組織了一場2017年全民閱讀的系列活動——讀成都的書,品成都的茶。我作為《窄巷子 寬生活》一書的作者,參加了這次活動。一起參加活動的還有剛剛出版新著《遇見寬窄巷》的作家蘇偉,四川省茶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張京老師。
現場邀請了老師朗誦《遇見寬窄巷》和《窄巷子 寬生活》的片斷,也有大提琴演奏和茶藝表演。我和蘇偉老師分享了各自這本書創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趣事。活動結束后,還進行了簽售。
讀書,聊寬窄巷子,品茶,四月里,很舒服的周末。確實是成都最美的時光,有生活的真趣,也有從容自在的氣韻。
《窄巷子 寬生活》是去年12月出版的,現在做一場活動,其實熱情已經淡了不少。要說這本《窄巷子 寬生活》從寫作到出版,其中頗多曲折,回想起來,也是感慨頗多。但時光總是向前,正如寬窄巷子,不會永遠停留在過去的回憶中,它也在時光中肆意生長。
《窄巷子寬生活》一書由四川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對寬窄巷子的歷史淵源,保護改造及開街8年來的情況首次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揭秘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寬窄巷子模式”,及作為成都文化創意和旅游產業典范的寬窄巷子城市名片的打造秘籍,適合來寬窄巷子的游客,或深度了解寬窄巷子的行業人士閱讀和收藏。
但我,還是想起確定要寫這本書時,也是四月里,獨自在寬窄巷子呆了好多次,慢慢尋找其間的氣韻。正如開篇寫的那樣——
四月的成都,花事正繁,陽光暖烘烘地鋪灑下來,毫無節制。成都人,要么出城追花去了,要么躺在河邊的椅子上,守著一杯花茶,懶洋洋地曬太陽,像個迷路的老神仙,一時無奈逗留在人間。悠哉游哉,年復一年。
就是在這樣一個下午,我又來到寬窄巷子,在最安靜的井巷子東頭,隨便在街邊找了把竹椅子,就著一杯蓋碗茶,仰望著濃密的樹陰發呆。從樹葉縫漏下來的幾縷陽光,或者灑在身上,或者照在身后木柱的雕花上。一個漂亮姑娘正從巷子里走過,身著花裙戴著彩框墨鏡,擎著一只冰淇淋,慵懶而時尚……
今天在現場,配樂朗誦了這一段,覺得有太多的回憶。是為記。本月,朱曉劍、林趕秋和我一起寫作的《九天開出一成都》也將出版,繼續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