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學的第一天,說來也怪,一個暑假紊亂的生物鐘,今天竟然又正常起來,五點半醒來,不早不遲,有點神奇,亦或許是昨晚早睡的緣故,亦或早就成了生命里一道約定俗成的美麗風景。
披衣踱步去陽臺,推開窗戶,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清晨,有些涼,秋意漸濃了。連續幾天的小雨昨夜不知道什么時候停了,東方已經露出微微的霞光,天氣是否已經轉晴?驀然想起一句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也罷,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乃自然現象,對此,更應以平常心看待,雨來歡迎,風走不送。
昨天學生報道,上午接待了五十四位家長,收費,登記,一刻未閑忙到中午,一切順利。以為圓滿結束,回到家里亦沒有力氣做飯,午餐泡了一碗炸醬面將就著。因為前晚的失眠,上午的忙碌,再加外面秋雨綿綿,所以,倒床便沉沉睡去。睡夢中,恍惚聽到手機來電音樂,心里很明了,眼睛卻睜不開,伸手好不容易摸索到手機,摸索到接聽鍵。喂,你在哪兒呢?是閨蜜的聲音,我在家里睡覺呢,你趕緊過來吧,你班又有一個孩子來報道了,一聽此話,睜不開的眼睛一下子銅鈴一般睜開,好好好,我馬上就到。起床,換衣服,噔噔蹬下樓,拿傘出門,外面雨正濃。
到了辦公室,空無一人,向門口向往,有一位老人朝辦公走來,相互做了介紹,果然是我班的,爺爺替孫子報道來了。問老人,怎么不見孩子?老人說下雨孩子沒來,又問,上午怎么沒來,說上午忘記了。我笑了,好心態的爺爺。又問,孩子的爸爸媽媽呢?老人低頭咕噥著,不在家,出去打工了嗎?不是,孩子媽媽走了,爸爸呢?爸爸在家里。不用再問了,毋庸置疑,爺爺負責孩子。可憐老爺爺連名字都不會寫,后來與他聊天,知道他家里還有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伴,又要照顧上學的孫子,老人的腰明顯的佝僂,一雙粗糙的老手顫顫巍巍,臉上爬滿了深深淺淺的溝壑。看到這些,我的心又被緊緊地揪著,無比心酸……
每學期類似這樣的家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身單力薄的老人照顧年幼的孩子,年輕的父母們卻忙于自己的生活,完全把孩子丟給老人。老人們在家里照顧孩子的生活尚可,可接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對于老人,行動遲緩,多變的天氣,繁雜的交通,又會帶來多少的變故。
上學年在鄉下支教,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在一個大暴雨的放學路上,花季一般的生命瞬間消失。那天傍晚,突然的暴風雨來臨,奶奶騎著電動三輪帶著兩個放學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過馬路時被后面疾馳的轎車撞翻,當場一死兩重傷,慘不忍睹。
誠然,上面的現象只是一起事故偶然發生的交通事故,可是,倘若那個惡劣的天氣,不是年老的奶奶接放學的孩子回家,而是年輕的爸爸或者媽媽,又或者是別人,或許那個可憐的孩子能幸免于難。只是,那起悲劇已經發生,亦沒有倘若,惟愿孩子在天堂里多一些快樂,多一些安全。
老人們本是弱勢群體的一部分,有時候,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照料,年輕的父母們以為只要甩給老人們鈔票,讓老人們承擔撫養與照顧孩子的所有責任,如此他們就認為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了。且這種現象日漸增多,這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人類的退步……
開學了,看著課堂上那一朵朵嬌艷的花朵,看著來來往往接送孩子步履蹣跚的老人們,我的心既是滿心喜悅的,亦是淡淡憂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