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這本書很早以前或許聽過,初以為是普通歷史小說或兒童讀物,并未深究。直到本科時問一位歷史老師,關于上古史有無可信的通俗讀物。老師推薦東周列國志,這才開始留心。也注意到本書的作者馮夢龍,不僅能寫“三言”這樣的文學經典,還對上古信史有深刻的研究,在大眾中的影響卻并不高。
為什么會對上古、尤其東周的歷史感興趣?首先毫無疑問,這是中國信史的源頭,理解這個時代中發生在華夏大地上的故事,對理解后來的歷史脈絡乃至現今的文化地理局面有很大的作用。雖不至以古史限定后世史,但可以厘清由誤解古史所導致的對后世史及當代史的誤解,或對后世史的研究假設加以框定。其次仍就歷史來看,這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劇變時期之一,可能僅次于鴉片戰爭以來的現代變革。后來說百代尤行秦法政,等于說先秦在很多制度和觀念方面迥異于后世,也就是一般所理解的古代中國。東周如何過渡到秦,顯然秦始皇在軍事上的滅六國只是表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次,東周是歷史上思想最為自由繁榮的時期。欲對諸子百家有一個批評性的理解,不能不同時理解其所處的時代。
讀東周列國志的想法一直沒能實現。后來又買過戰國策、華陽國志等,讀起來不僅文字上不太容易,而且缺乏更廣闊的背景框架,所以讀過就忘。這才再想起來馮夢龍這本通俗著作的存在。在kindle上斷斷續續讀,由于線索相當龐雜,加以自己不夠用心,故也處于隨讀隨忘的狀態。有必要將讀時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主要仍是為己。
本系列隨記,主要以馮夢龍所述為依據,參考左傳、史記等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