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過去一談到自律,腦海里總會浮現出很多這樣苦兮兮的場景。
?早上5點鐘起床
?每天跑步5公里
?堅持吃素兩年
?堅持學外語三年
?……
還沒開始行動,人就被預想的痛苦打敗了!
“自律”被劃上了和“堅持”一樣遭人詬病的等號。
02
過去在“堅持”這件事情上我有過很多失敗的經歷。
比如說,我辦了一張健身卡,結果一年會員期滿了我只去了一次。
報考駕駛證,三年到期了,我還只是考了科目二。
買了很多課程,沒學完就擱置了。
以致只要我一說要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身邊很多人就開始潑冷水:“你還是不要去做了,你堅持不了的!”
于是,我被貼上了“堅持不了”的標簽。
直到我開始嘗試去改變。
早起、閱讀、學習、運動,我發現自律是一件超爽的事情!
03
一天,月色皎潔,我突然興起漫步到附近的湖心公園。
走著走著,我在熟悉的路上發現了很多平時沒有留意過的小確幸:開在墻角的鮮艷的杜鵑花,在風中搖曳的楊柳樹,還有湖面五彩斑斕的倒影,眼前熟悉的路面忽然變得如此新奇!
走了一圈之后,我開始聽一些課程和平時喜歡的音樂。音樂的節奏太贊了,我根本停不下來,結果我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直到我快走到第三圈的時候,從腳底到頭頂,我感覺到全身都在發熱,整個人像被點燃了一樣,狀態非常飽滿!
剎那間,我熱淚盈眶。
誰說自律是一件苦哈哈的事情啊,這分明就是一種享受!那種掌控自己身體、思想和情感的巔峰體驗,才是最高級的享受啊!
原來自律不是痛苦的對抗,而是掌控自我的自由感!
04
我的自律第一法則是:撕掉標簽,與自己和解。
很多人禁錮在原有的認知模式上,浪費太多時間去自我懷疑、自我設限。
每個人都有過不夠完美的經歷,你的過去不足以定義你的人生。
請停止無休止的自我懷疑!
如果你愿意,此時此刻就可以重新定義你的人生!試著把過去的所有經歷看作一部劇本,如果你是導演,你想怎樣把這部戲拍下去?你隨時可以更改你的人生劇本,并且設計其中的劇情。
05
自律的第二法則是:開始大于完美,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
很多人沒有開始行動,不是因為苛求完美,而是以“完美”來給自己待在舒適圈的借口,因為他害怕臆想出來的痛苦。
試著誠實地問自己:“我開始的壞處是什么?”
你會發現“失敗”和“痛苦”都是臆想出來的。你的大腦在根據過去的經歷開始搜索素材進行“編程”。行動還沒開始,精力已經內耗完畢。
不用去想未來。
當一個人哭喊著“我要證明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他看到的是“不夠好”的自己和“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鴻溝,這條鴻溝就像是“原圖”與“美顏”的對比照,會讓你感到失落和焦慮不安。
把精力放在當下。
試著給自己一個開始的機會。
試著把所有經歷當做一種體驗,不完美就修正,每個人都是在修正的過程中成長的,在成長的路上積累成就感。
06
自律的第三法則是:制造小確幸,學著去“愛”上你所做的事情。
為什么“愛”要加上雙引號?因為“愛”是一個動詞!
?有一次,有一個人問史蒂芬?科維(美國現代管理思想家):“我跟我太太結婚二十年了,我發現我無法跟她相處了,我想跟她離婚,你說我應該怎么辦?”
?史蒂芬?科維說:“那就去‘愛’她!”
? “什么?”
? “那就去‘愛’她!”
?……
“愛”是一個動詞!你可以做很多事情讓你愛上所做的事情。
1、布置簡單的小任務。
清單式的管理方式會讓你的大腦清晰明了,執行起來簡單高效、有成就感。
2、掃清你行動的障礙。
比如,明天要早起,提前把要穿的衣物準備好,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穿好適宜溫度的睡衣,避免因為天氣太冷而讓你縮回被窩。
3、制造小確幸
早起的時候,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而是一份美味的早餐。讓味蕾喚醒美好的每一天。
準備學習的時候,沖上一杯蜂蜜檸檬水,也可以加入百香果,還可以做成紅棗枸杞茶,每天讓你所做的事情富有新鮮感。
4、及時肯定
我們的大腦非常誠實,它會非常忠實地記錄你每分每秒的感受,就像是一張積分卡。請隨時隨地存進成就感積分。當你的卡里都是小確幸,每天的賬戶儲存的就是幸福感。自律是在你喜歡的事情上不斷享受的過程。
做你不喜歡的事情才叫“堅持”,做你喜歡的事情就叫“享受”。試著讓你喜歡上你所做的事情。
07
如果你問一個人說,你覺得你是自己的掌控者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的”。
但真的嗎?
有多少人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思想和情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有一個理念,就是不管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你都有著選擇的權利,這就是“積極主動”!你也可以理解為“你永遠都有第三選擇”。
比如,有的人會說自己的人生很苦逼,每天加班到晚上的10點才下班。可是,你下班后的時間不就屬于你了嗎?
有多少人下班后的時間還是沉浸在這一天不愉快的情緒里。
假如目前的工作是你沒得選的,加班也是你沒得選的,你依然可以選擇的是你的“情緒”!
自律的快樂,就是你不再放任自己的思想,無意識的去浪費你的生命,而是你能掌控你的身體、思想和情感,做你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