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和禪,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當然,禪的概念更深遠、更寬廣,而在《禪與極簡生活藝術》這本書中,作者希望能將兩者結合到一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人生變得更簡單、更豐盛、更美好。
在極簡生活中,并不是一味的丟東西減少物品,我們關注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關注事物的本質。能分辨出什么是重要之物,這其實就是一種智慧,就是明禪理。所以,作者也說:“禪的生活,就是極簡的生活;極簡的生活,就是禪的生活”。
生 活 極 簡
生活極簡,不是要大家舍棄物欲,而是無論收入水平高低都能活出最好的樣子。只保留生活中你認為最重要的和必要的東西,簡單生活,微小的事物,更有意義。
過簡樸的生活:所謂“簡樸”,即去除多余的東西,弄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簡樸的生活,會通向極簡生活。簡單、樸素的思想,也是禪的基本理念。
順其自然:“自然”是最簡單的禪,也是最深刻的禪。如果你覺得冷,就活動活動身體;如果你覺得熱,就用涼水洗臉。雖然你沒有刻意去學禪,但你已經擁有了更有生氣的生活,擁有了禪意的生活。
工 作 極 簡
工作極簡,訓練你的能力: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工作目標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要用多少時間,并了解工作的優先順序。
過好每一天:從過好每一個早晨開始,做好每一天的事,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最好的結果是今日事今日畢,即使有工作不能在當天完成要留到明天,也不要讓心為明天擔心。而應該告訴自己:這不是昨天剩下的工作,而是今天應該要完成的工作。不要讓自己沉浸在已消逝的過去中,也不擔心還沒到來的未來,重視此時此刻,活在當下,做在當下。
心守一事:認真,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做起來未必容易。在工作中,常常會被很多事同時糾纏,而禪和極簡,有一個重要的相同點就是講究效率,一次做一件事,只有事情完成了才叫效率,同時做兩件事或多件事,一件都沒完成,就是沒有效率,請全神貫注的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吧,當你專心做一件事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多后,你就能認真地生活。
精 神 極 簡
精神極簡,沒有一種情緒是壞的,關鍵在情緒的控制力,在于是否可以自主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如何使用情緒:什么時候該發泄,什么時候該發呆,什么時候該奮進?
及時清理心靈垃圾:我們心中常常會存在“和朋友不和”“和家人關系不融洽”等心靈垃圾十分煩惱,而這些心靈垃圾其實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龐大的,都是由很小的事情一點點積累而來的,所以,心靈垃圾和家中的垃圾一樣,需要及時清理出去,心靈上的極簡往往比生活上的極簡更重要,讓心靈的垃圾一直保持干凈,往往可以讓自己過得更愜意。
真實的面對自己:在復雜的世界里,怎樣才能做到簡單地活著?答案是:真實,真正,真心。沒有真實,就沒有簡單;回到真實,就是回到簡單。真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物 質 極 簡
物質極簡,不是要大家當苦行僧,也不是只使用廉價的東西,而是建議大家應該培養辨別哪些方面應該追求高品質,哪些方面應“節儉”的眼力。
珍惜物品:有些東西,即使舊了,我們也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很多工具修理一下就能再次使用,有時即使不能發揮它原來的作用,我們也可以用在別處,讓物品發揮別的作用,從“無用”中發現“有用”,這一定會讓你的內心變得智慧。
不浪費食材:這是最簡單的心性修養,一日三餐,對我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用平靜心、平等心、平常心去對待最簡單的食物,在這種心態中生活下去,生活也會呈現自然而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