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30日,正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的胡適,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當時的奧皇嘉色夫(Francis Joseph)“其后在瑞士為一意人所刺殺”。胡適所說的這位“其后”,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為一意人所刺殺”也就是這位過著公主般幸福生活的茜茜公主最后的結局。
那么,這位因電影《茜茜公主》而聞名中國的幸福女人,她的一生,到底有多幸福?
有女初長成
1837年12月24日(圣誕前夜),茜茜公主出生在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是家里的第二個女兒。她是巴伐利亞王國公爵的女兒,即伊麗莎白公主,昵稱“茜茜”(Sissi)。父親馬克斯·約瑟夫,是維特斯巴赫家族的世襲公爵。
幼年時,她隨父母遷至施塔恩貝格湖畔的波森霍芬小鎮。這里湖光山色,森林茂密,綠草茵茵,茜茜公主陶醉其中,度過了她多彩的少年時代,也養成了熱愛自由、無拘無束的性格。光陰荏苒,16歲的茜茜公主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1853年8月,茜茜公主的姐姐海倫娜準備隨母親去奧地利的巴德·伊舍,與年僅23歲的表兄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定親。就在她們啟程前夕,一個親戚突然去世了。母親帶著海倫娜和茜茜公主參加完葬禮,匆匆趕赴巴德·伊舍。
在姐姐更換喪服,重新梳妝的間隙,母親安排茜茜公主先去覲見早已在大廳等候的皇帝表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然而,造化弄人,歷史在瞬間定格并鑄成永恒。皇帝陛下立即被茜茜公主的美貌所吸引。這位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將手中的一束鮮花遞給了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接過弗蘭茨·約瑟夫獻上的花,她甚至不懂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姨母和媽媽一個勁兒地催問她:“你愛他嗎,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愛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1854年4月24日,哈布斯堡王朝舉行了熱烈而隆重的婚禮。面色紅潤、雙唇緊閉(因為害怕暴露黃牙)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歡呼聲和喧鬧聲中乘船沿著多瑙河順流而下,直抵維也納。美泉宮就成了茜茜公主的家。
一個崇尚自然、野性十足的小姑娘轉瞬間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直到此時,宛如童話,一切盡如人意。
人生若只如初見
嫁入深宮,成為皇后,對于茜茜公主來說,美麗的童話從此消失。繁瑣的社交禮儀壓得她喘不過氣,丈夫忙于國事而丟下她一個人,可怕的孤獨也緊緊地包圍著她。
一年以后,茜茜公主懷孕了,深受妊娠反應的折磨,她終日以淚洗面……女兒剛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婆婆認為她沒有能力帶孩子。又過了兩年,第二次懷孕生女,陪伴她的依然只有淚水……宮廷里的人覺得她很笨,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出訪意大利時,那里的人民對她充滿敵意;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見到一張張充滿熱情的臉。從這時起,茜茜公主開始學習匈牙利語。
1857年,她又一次來到布達佩斯。在此期間,她的一個女兒夭折了。一年以后,茜茜公主為帝國生下皇位繼承人--魯道夫。和前兩次一樣,孩子又被人從她身邊帶走了……她開始發燒,惡心,食欲不振。就在這時,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決定建設現代化的維也納,拆毀了舊墻,建起了拳擊場,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憲法。帝國國運不佳,茜茜公主諸事不順。她漸漸長大了。
1859年,弗蘭茨·約瑟夫決定對撒丁王國開戰,盡管他親自上陣,依然沒能挽回敗局。茜茜公主去照顧傷員,并為獨裁的君主政體進行溫和的辯護,但是,沒有人聽她的。
七年過去,茜茜公主生了三個孩子,進行了一些正式出訪,目睹了一場血淋淋的戰爭。婆婆令她憎惡,丈夫心不在焉。從這時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動的境地。她組織了一連串的舞會,有意識地在歌舞音樂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欲不佳,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宮廷醫生向她推薦肺療草,并建議她到馬德拉群島接受日光浴。有兩年的時間,茜茜公主在有溫泉的城市、希臘的島嶼和娘家輾轉漂泊,終于,她從死神手里逃了出來。
在她重返維也納的那一天,10個管弦樂隊、14000名手持火把的運動員歡迎她。她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和弗蘭茨·約瑟夫達成協議,從此有權挑選陪伴自己的宮廷命婦;有權管教孩子;并且爭取到了自由,直到這時,茜茜公主發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滿頭秀發。
接下來,她為了恢復窈窕的身材迸行了艱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點起床,練劍、游泳、做體操,還堅持洗冷水浴,茜茜公主變得成熟而完美,攝影師為她留下了一張張美麗的倩影。她樂意與愛犬或自己的兄弟拍照,卻很不情愿同丈夫合影。
一枝紅杏出墻來
身為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與那些維也納貴族不一樣,她發自內心地熱愛匈牙利,她欣賞那里的音樂、馬匹、騎士,欣賞布達佩斯的巴羅克式建筑以及那里的色彩和節奏……她在內心深處對這塊土地的熱愛恐怕還和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有關,此人便是安德拉希伯爵。
1848年,安德拉希伯爵參與的反抗奧地利統治的斗爭,革命失敗后,他逃出匈牙利,被缺席審判死刑。安德拉希風流倜儻,始終有上流社會的女人圍著他轉,人們稱之為“英俊的絞刑犯”。流亡十年之后,安德拉希獲得大赦,重返匈牙利,從此,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伯爵進行了不懈的奮斗。
在骨子里,茜茜公主和安德拉希是一類人物,他們都是馬術高手,也是反叛者,彼此欣賞,相互吸引,卻又不能進一步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安德拉希以一種謙恭的態度愛著奧地利的皇后,茜茜公主則對他懷著深深的依戀之情……
1866年,面對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意識到需要安撫匈牙利,他終于和安德拉希伯爵坐到了談判桌前,這時,茜茜公主成了這兩個彼此敵視而又都對她另眼相看的男人之間的調停人。茜茜公主和安德拉希的感情并沒有結果,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卻促成了奧匈二元帝國的誕生,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1867年,根據奧地利和匈牙利統治者之間達成的協議,奧匈帝國建立。在6月8日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將一頂王冠戴在了茜茜公主的頭上,匈牙利人選擇了她,她從此成為匈牙利女王。在維也納,她經常受到抨擊,而在布達佩斯,她受到的是崇拜……
不知還得見兒無
但是,為了對孩子們有所補償,茜茜公主從匈牙利回到奧地利。她給丈夫下了最后通牒:必須在母親和妻子中間作出選擇。弗蘭茨·約瑟夫終于和母親攤了牌,孩子們這一次徹底回到了茜茜公主的身邊。然而,對于他們的獨生子魯道夫來說,這時已經為時過晚!孤獨、恐懼長期纏繞著他,與父母陌生以至不能溝通,政治抱負無法實現……魯道夫越來越消沉。
1889年1月30日,在離維也納24公里的邁那林,有人發現了魯道夫和他的情婦瑪麗·費采拉的尸體,他們雙雙自殺了。
悲痛欲絕的茜茜公主沒有趕到出事地點。直到王子下葬時,人們才聽到她對著棺材發出傷心不解的嘆息。從這時起,她已經和兒子一起死去,留下的只是一個日漸衰老的軀體……
一晃又是九年。這期間,茜茜公主到處游歷,越來越像她的父親,喜歡做詩,騎馬,欣賞猶太人……她和丈夫不經常見面,弗蘭茨·約瑟夫身邊始終有情婦相伴。
繁華歇
1898年9月10日中午13:38,茜茜公主準備乘船離開日內瓦。她走出旅館,仆人拿著行李,宮廷命婦斯塔瑞陪伴在身邊,他們緩步向勃朗峰碼頭走去。就在這時,死神向她走了過來,一個名叫盧伊季·魯切尼的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為了“一鳴驚人”,把奧地利皇后選做靶子。魯切尼終于等來了茜茜公主,他猛然拔出錐子,對著她的胸部戳去,錐子又尖又細,茜茜公主甚至都沒有什么痛感。
13:40,人們把伊麗莎白扶了起來,她的兩頰泛起了紅暈。兇手趁亂溜走了。
“陛下怎么了,痛嗎?”斯塔瑞急切地問。“沒什么!”茜茜公主盡量掩飾道,“這家伙大概想搶我的表。”她從地上爬了起來,自己走到船上。
隨后,茜茜公主失去了知覺。船上沒有醫生,一位護士和船長跑來,但無能為力。人們把她抬到稍微涼爽些的上甲板,她漸漸清醒了。13:50,護士開始搶救茜茜公主。在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時,猛然發現病人的胸部有被錐子扎過的痕跡,并滲出了一滴血。斯塔瑞臉色煞白地尖叫起來:“這是謀殺!看在上帝的面上,求求你們靠岸,她是奧地利的皇后伊麗莎白!”
船長聽后大吃一驚,他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當即命令船返回碼頭。
對伊麗莎白行刺的兇手叫魯切尼,是一個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以殺權貴而出名是他醞釀多年的計劃,茜茜公主不幸成了犧牲品。
13:55,已是氣息奄奄的伊麗莎白被抬下了船。人們摘去她的面紗,讓她最后看一眼那明媚的陽光。然而,她再也沒有睜開眼睛。
14:10,日內瓦波麗瓦茨飯店。伊麗莎白靜靜地躺著,在斯塔瑞撕心裂肺的哭聲中匆匆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茜茜公主死了,享年62歲。
當噩耗傳來時,弗蘭茨·約瑟夫對他的副官說:“您不知道我是多么地愛這個女人”。
不過,茜茜公主卻在日記中寫道:“婚姻是一個荒謬的東西,十五歲的孩子被這樣給賣掉了,不明不白地發個誓,結果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一直后悔,可是這一切又無法解脫。”
至于茜茜公主的丈夫,還有后話。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弗蘭茨·約瑟夫的侄兒、王儲——斐迪南大公遇刺。弗蘭茨·約瑟夫在外交大臣貝托爾德伯爵的慫恿下,貿然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后通牒,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大戰正酣的1916年,弗蘭茨·約瑟夫悄然去世,享年86歲。
不見玉顏空死處
茜茜公主已逝,但奧地利人、匈牙利人對茜茜公主的懷念卻經久不衰。
茜茜公主的紀念館比比皆是。不管在大城市維也納、薩爾茨堡、林茨還是在小村鎮巴德伊舍、哈爾斯塔特,只要你到出售明信片的地方轉一圈,便會發現有著不少茜茜公主的肖像畫。在奧地利,你還可以處處目睹茜茜公主的紀念地:在維也納人民公園里,醒目地矗立著茜茜公主的紀念座像;在茜茜公主與弗蘭茨·約瑟夫生活過的美泉宮,至今仍然懸掛著一幅如真人大小的畫像;在維也納卡倫堡山上有一處茜茜公主的紀念地,石椅上深黑底色的浮雕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