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我會等你一輩子......"這是出自<<山楂樹之戀>>這本書的一段話.休假這幾天我一直在刻這本書,今天終于看完了。我哭了!心里挺難受,好久未能平靜,心里總有那么一絲的傷感。感嘆“老三和靜秋”的那份真愛——“純潔”的愛。
想一想自己早已過了純真年代了,對愛的感覺現在可能也很世俗化,也見多了“老友們因"愛“而片體零傷,而且自認不是“多情”的種。可是今天哭了,真是難得!我又一次打開了書的第329頁,又一次重溫了“老三”走的那一幕:她不停地對他說:“我是靜秋!我是靜秋!”她怕他聽不見,就移到他頭跟前,在他耳邊對他說...... ,但她沒有哭,仍然堅持對他說:“我是靜秋!我是靜秋!”過了一會兒,她看見他閉上了眼睛,兩滴淚從眼角滾了下來。兩滴紅色的,晶瑩的淚......"太痛苦了!我突然有一種感觸:對于"人"來說,"這世上什么最讓人痛苦?"我想:"莫過于,最愛的人離去."靜秋沒有哭!"不知為什么,我好像很能理解她.我的腦海里重復著老三和靜秋在一起的每一個情節:"老三的溫存,靜秋的恬靜,兩人在開滿紅色花朵的山楂樹下約會,那清瑟純真的愛意很濃,很美!
對這“山楂樹之戀”這故事感興趣,是因為張導要把它拍成電影,而且聽說這是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小說,因此我選擇了拜讀此書(因為我一直認為好的作品要從文字上體會其真諦).其實從內心深處也想從書中找到一點什么.起初拿到此書,讀了大半,說實在的,我不是很喜歡,里面的內容對于靜秋的描述太過于的濃重,老三我總覺得他一直像一個幽靈一樣靜靜的觀望著靜秋,愛著靜秋。我不知道作者為什么會這樣的處理,也許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年代,或是給后面埋下伏筆,或是從一開始就給人預示著老三的最終離去。中國式的愛情小說大都如此,往往總體激調貫穿了整個故事情節,而且總會通過大量的景,物來宣染人物的內心情感活動。這是我不太喜歡的。小說的前半部分大都如此:時代氣息,靜秋的個人魅力,再加之少量文字對老三在當時“脫俗”的情懷描述。看到一半時,就覺得沒有什么意思,總覺得“這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小說”有點言過其實了,但出于對文學愛好,我選擇把它看完。不知為什么,后面我沒有在想到“無趣”這兩個字,總是內心一次又一次地糾結著。最后看到老三的離去,情感好像隨著“離別”一點一點的陷下去,靜秋沒有哭,而取而代之的是我們這些讀者的淚水和感觸。這部小說是成功的!它讓我們體會到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份曾經純真的愛,讓我們找回了在那純真年代曾經想擁有的夢。一個老友曾問我過:“你還相信愛情嗎?”我遲疑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在的身邊發生,因此,我沒有回答,但是我現在想說:“姐們,我依然還相信愛情!”
寫于2010-10-4? 23:18這一年我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