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孤獨行者,都是旅途中的觀望者。在路上,即使因偶然的機緣有了交集,抑或是同行一段路程,這旅行也就變得風(fēng)生水起,活色生香,燦若云霞。
可是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相聚也就有了分離,也是這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才造就了那么多文人墨客的離別情懷,成就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離別時詩。同樣,因為有了相遇,有了離別,也就演繹出了一個故事,一個傳奇,亦是一段憂傷 ……
此后,各自踏上遠(yuǎn)方,我品嘗我的清歡,你綻放你的笑顏。于是感嘆生命原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沒有同伴,沒有回程。
時間她就像一個審判者,她是否會讓你那一次次不經(jīng)意的相遇成為今生再也放不下的牽念?卻又是那般的如怨,如訴,如泣,如歌……追憶夕陽下,紅塵最深處的那次相遇 ,你可還記得?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斷腸人,在天涯。
所以,別讓遺憾成為最后的懷念——BY-life
寂靜無聲的日子,清簡如水 ,煮茶聽琴,倚樓聽雨,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昨日的風(fēng)月情愁,亦是剎那驚鴻。
即便如此,還有過程的美好值得去追憶,也經(jīng)得起在這季節(jié)里往返。可還是會感嘆這段時光她荏苒了誰的年華?
陽春三月,花謝花飛,草木青青。只是我們不再年輕,歲月還是那樣往來反復(fù),重復(fù)那些似曾相識的生命橋段。
即使感嘆在那過程中有諸多的不如意,可正是因為多了一種殘缺不全的魅力,才沒有那么多的含恨不如意,不是嗎?
這時,不禁想起歌曲《沙龍》里面的歌詞:港灣晚燈,山頂破曉,摘下懷念,記住美妙。
生命的旅行,漸行漸遠(yuǎn),有些人,有些事,終究只能在夢里重聚。
有一天,時間會吹散所有一切,所有的迷茫,所有的彷徨,所有的不安。而那些,封存了的陳釀,窖藏,都留待以后的時光里,獨自慢慢品嘗。
人們常說人生就像搭車旅行,不知道一路上誰會陪伴你一生,每到一個站臺,就會有人離開,也會有人上來。
孤獨的站臺,劃清了來來去去的痕跡。寂寞的等待,不知道下一站誰會到來。也不知道能陪多久,當(dāng)誠信諾言失去后,我們還能留下什么。
這人生確實如搭車般無可奈何!
就像夜路走多了,也不知道黑,也不知道怕,心里跟著夜色一點點落寞。
原來人生就是一個個遺憾連成一片,有無奈,有失落。更多的是無法擁有的那份遺憾讓我們更加繾綣。那份無法相知的遺憾讓我們更加迷惘。
不要去感嘆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云卷云舒花開花落,誰又會伴誰一生呢?父母給予你生命,在這成長的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無異于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最終在你離家遠(yuǎn)行的時候孤獨會陪伴你上路。一路漂泊,只要不曾將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忘懷,即可。
- 生活開不開心都是一天 -
何不讓自己的生活多些快樂呢?對著生活這面鏡子笑一笑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如果少了酸甜苦辣那就變成寡淡無味了。
人生雖說苦短,但起碼道路漫長。當(dāng)一個人選擇了與夢想和追求同行,那么除了孤獨,坎坷是伴,磨難也是伴。而這些孤獨與坎坷會是你品味人生必不可少的調(diào)料。
所以,微笑吧,學(xué)會把生活的苦酒細(xì)細(xì)品嘗。
不要害怕誤解和流言。也不要急于去爭辯去解釋。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很多時候,語言是那樣的蒼白無力。事實才是最強有力的反駁,一切的雄辯在事實面前只有低頭。任何人都不是外表看似那么強大,但是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把生活的苦酒微笑著細(xì)細(xì)來品嘗,我們要有一種迎難而上的精神和魄力。無論生命將要經(jīng)歷多少的堅辛和苦難,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笑臉伴著清晨的陽光醒來在每一個早晨。
對誤解或流言保持一種“ I don't care ”的心態(tài)(即使很難),也許你會活得更加舒坦自在。
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明天,更不要奢望夢想會在來生里實現(xiàn)。我們能把握的僅僅只有今生和今世。要學(xué)會只爭朝夕。我們不停的走著,珍愛所過之處的每一絲清風(fēng),每一滴雨水,每一處風(fēng)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為不停走著的我們會也成為那一片最美麗的風(fēng)景。
很喜歡一個句子: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讀書和旅行,同樣都應(yīng)該是孤獨的,都適合一個人進行。
讀書,總是要一個人于安靜中方能夠融入,旅行,若是由多人來完成,就該稱之為旅游。
一個人,是孤獨的,卻又是自我的。學(xué)會品嘗和享受這孤獨也是一大快事。
被瑣事俗事纏身的尋常日子里,連歲月都顯得匆促,讀書算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將喧囂關(guān)在門外,一盞燈,一杯茶,一小段靜寂的時光,企盼著就想這樣走進一個忘我的世界里。可是在這喧囂的滾滾紅塵中我們掙扎著,總在努力表現(xiàn)著自身未必具備的品質(zhì),然而身心俱疲。
于是,我們是那么的渴望——背上背包,隨心所欲,不要人情世故,也不要電話騷擾,享受那獨自行走的自由,收集旅程的快樂,看山川江河,讀人間萬象,品人生百態(tài)……縱使生活很多時候不安分你的安排,不理會你的渴望......
旅行是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讀,去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內(nèi)心。于是,我們選用自己的方式,讓身體和靈魂就這樣交替著,孤獨地上路。
— 那些繁華都市,燈紅酒綠 ,終究不是我的向往—
“別人的城市越走越大,而我卻越走越小”這是閑聊時從姐姐那聽到的話。她不喜歡喧囂、繁華的都市,唯對山清水秀、猶如人間仙境的‘小地方'情有獨鐘。一個出門不乘車就能到一處風(fēng)景的理想小鎮(zhèn)是她內(nèi)心的秘密花園。
其實只要是自己理想的國度就不應(yīng)有大小之分,“想”就對了。因為只要自己喜歡便處處是風(fēng)景。只要對生命報以感恩,對旅行報以熱忱,足以。
在這漫漫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走得久了會覺得人與路最終是否會漸行漸遠(yuǎn)呢?
可是即便如此,對我來說生命即使處在倒計時也應(yīng)是一種“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境;更是一種“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豁達。因為人生是一場不停歇而又沒有終點,更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
■所有圖片來源 | 網(wǎng)絡(luò)、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