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
【姓名】唐曉
【導師】王玉印、袁文魁
【導圖解說】
在上一幅思維導圖繪制后,我身邊有幾個小伙伴,她們都表示好奇和驚喜,有的小伙伴還問,咦,怎么畫的?然后呢,今天我臨摹了劉麗瓊老師的作品,借她的作品,向大家簡單的說一下,思維導圖的繪制規則。
這邊呢,我畫了自己的圖,還貼出了劉麗瓊老師的原圖。這次畫圖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可能水彩筆,筆頭有點粗,線條感勾勒的還不太優美,另外不小心蹭了幾道彩色水筆的痕跡。
下面我就引用劉麗瓊老師的話,向大家介紹一下,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需要注意哪些繪圖規則。
“中心圖: 一個小女孩看著一朵向日葵,思考要遵循哪些基本的規范來繪制思維導圖。
分支
第一個分支:紙張。原來不希望將紙張的要求放入,因為如果談到紙張,勢必要討論筆,這樣會把工具信息帶入,但考慮到只有普通筆的情況下,如果要畫導圖,仍然需要對紙張的方向和底紋有要求,加之目前幾乎所有的思維導圖書籍涉及繪制規范時,都會把紙張要求列入,所以仍保留了這部分內容。類似于色彩選擇上的遵守大眾共感。這幅導圖繪制目的就是給剛接觸的新手有一個全局觀,因此必須從讀圖者的需求出發,而不是以繪圖者的喜好為標準。
第二個分支:結構。通過繪圖順序,順便也解答了讀圖順序。
第三個分支:關鍵詞。在點評作業時,發現結構的垂直和水平關系呈現是一大難點,需要不斷的積累和磨煉,那么關鍵詞也是同樣的難度。盡管如此,我們至少可以從書寫的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線條發散出來后,要留給文字適宜的弧度,方便讀圖者閱讀。
第四個分支:線條。第一次嘗試把網狀脈胳放入線條的類別中,以后還會對導圖中的各項要素進行提煉和匯總。
第五個分支:圖像。為了在整張圖上呈現網狀脈胳,此處有刻意處理,但不是最佳使用時機。
第六個分支:顏色。深咖色近似于黑,以后要避免使用。整張圖的色彩處理得并不好,線條的視覺區隔不明顯。通過成圖來覺察自己的不足,尤其是第一分舵的許多伙伴中心圖的呈現力和色彩的表現力都非常驚人,向她們不斷學習。
繪制心得
先在電腦上完成內容底稿,整個繪制過程不超過1小時。參考了一些書籍,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在復雜版本和極簡版本中,自己又走了中間路線,既不是過份直白,也沒有每支必設概括詞。細節處再繼續打磨,成長的步伐不會停歇。如果是以前,這樣的圖我斷然不好意思拿出來發在簡書上,現在豁達了,能接受不夠完美的自己,歡迎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