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三歲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纏著我們給她講故事,才能乖乖入睡。我漸漸發現了故事的魅力,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簡單的讀繪本上的文字,小家伙聽的也非常的認真,但是卻沒有太多的互動,只是我在講她在聽,后來偶然間發現了一本書《故事思維》,讓我真正了解了講好一個故事背后的魔力,并開始主動的創造故事,比如:看到一個繪本不是讀繪本上的文字,而是看著繪本上的各種圖案,結合很多自己的經歷和社會現象,想象出很多動人的故事,而且設計出很多的問題,問女兒,她開始和我一起編故事了。你會突然發現孩子的想象力,有趣極了。
當女兒成長遇到問題時,我開始放棄說教,而是學習用故事的方式告訴她應該怎么做,這么做的結果是什么,女兒都會主動的欣然接受,比如,有一次鄰居家的孩子糖糖到我們家來玩,要玩她的玩具,但是她卻不愿意給糖糖玩她的玩具,結果兩個人因為爭搶玩具都大哭起來。事后等她的情緒穩定了,糖糖離開了,我把她抱了起來,然后,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小烏龜去小兔子家玩,小烏龜特別喜歡小兔子的小火車,可是小兔子卻怎么也不給小烏龜玩他的小火車,小烏龜好傷心啊,他決定再也不和小兔子玩了。
小松鼠去小兔子家玩,小松鼠也特別喜歡小兔子的小火車,可是小兔子卻怎么也不給小松鼠玩他的小火車,小松鼠好傷心啊,他決定再也不和小兔子玩了。
小花貓去小兔子家玩,小花貓也特別喜歡小兔子的小火車,可是小兔子卻怎么也不給小花貓玩他的小火車,小花貓好傷心啊,他決定再也不和小兔子玩了。
于是小兔子沒有了朋友,自己一個人覺得好孤單,他就問媽媽:“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呢?”媽媽說:“可能是因為他們想和你玩小火車,但是你不愿意和他們分享的緣故吧?”
小兔子說:“媽媽我愿意和小朋友分享我的小火車。”
于是大家又和小兔子成了好朋友,大家還把自己的玩具也分享給了小兔子,小兔子不僅可以玩自己的小火車,還可以玩小烏龜的機器人,小松鼠的大卡車,小花貓的洋娃娃,他們玩的好開心啊。
女兒一直認真的聽完我講的故事,然后沉默了片刻說了一句:“我也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從此“分享”這個詞成了她的口頭禪:
“給爸爸分享一點”
“給媽媽分享一點”
“給小朋友分享一點”
“我們一起分享吧”
故事思維,改變了我的育兒思維,我不再說教,而是,用故事的方式把她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一本好書,一定不是看完之后,大嘆牛逼啊牛逼,可是卻沒有對你人生做任何的影響和改變。
一本好書,一定是看完以后,給你的人生帶來一些改變,那怕是一丁點。
《故事思維》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在序言中,本書作者,也是將故事思維應用到商業領域的先驅,安妮特·西蒙斯說:”本書將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過去數年間,我所見識過的故事的力量,以及故事帶來的影響和說服力。我個人的故事告訴我,要去學習和分享所有東西,然后繼續沒有止境的學習旅程。你將在本書中看到我使用故事影響他人的所有技巧。“
故事的魅力是無窮的,講好一個故事的好處很多,比如: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提升你的可信任度;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拉近你和聽眾之間的距離;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讓消極的人變的積極;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讓人悲欣交集;
講好一個故事甚至可以催眠聽眾,讓他們進入你的世界;
當然講好一個故事還可以讓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這應該是大多數和我一樣為人父母的人所期待的。
那么怎么講好一個故事?
安妮特說:講故事是擴大影響力的唯一辦法,它可以視作模式,哲學,工具,甚至是一些日常的練習。每天練習講故事將會帶給你巨大的財富。發現新的故事,基于日常基礎講故事,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收獲碩果與智慧,
書中給出了尋找故事的7種方法:
1、尋找模版:幫助你定義你是“誰”
2、尋找結果:回憶那些你通過努力得來的特別好或者特別壞的結果,看看他們對你現在處理事情的方法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3、尋找經驗教訓:銘記你人生中令人痛苦的危機,明確地白哦大廚你的經驗教訓。
4、尋找有效資源:記住改變你的那個故事,然后用老故事來編新故事。
5、尋找弱點:談談上次哭是為什么?上次歡呼雀躍是為什么?
6、尋找未來的經驗:將你每天幻想的“它會怎樣”,加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拓展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7、尋找故事的回憶:找出一個令你難忘的故事并挖掘出含義。
講好一個故事其實就這么簡單——故事思維。
講故事和寫文章一樣是一項技能,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刻意的練習,將之變成一種你的本能,那么活出自己的故事就是一件很簡的事情了。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被傳唱,只要你有自己的故事。
我是淘汽十一郎:互聯網從業者,懷著對文字的敬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學。
職場達人:半年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小業務員,干到公司中層。
歡迎關注我,互相交流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