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什么時候是最能鼓舞別人?
是斯嘉麗站在荒蕪的塔拉莊園土地上咬著牙說,我一定要活下去。是風燭殘年的老漁夫死死拖住大魚的手。
是《墊底辣妹》里,弟弟對她說,你別做夢了,你考不上的時候,村花對著她弟弟大叫,我和你不一樣!我一定可以考上應慶!
《墊底辣妹》對得起豆瓣8.2的高分。這不是一碗口味單一,甚至略有些粘稠的雞湯電影,它還能打撈起你曾經(jīng)揮汗如雨,日夜兼程的時光,甚至是對于你現(xiàn)在迷茫無措,毫無光亮的混沌日子一記響亮的耳光。
看這樣一部勵志終可成的主旋律電影,就像女主角一樣,有些青澀有些慌張的講述著一個不算偉大澎湃的故事。但它的好處,不在于講了一個將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人間傳奇,而是這種敘事態(tài)度,邁著堅實步伐中透露著溫暖的感情,在熱血的縫隙中溫暖人心。
看到有人說,這個故事的原型,女主本身學習成績并沒有差到像影片中描繪的那樣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也沒有只用了那么短的時間就考上應慶。但是這并不能說電影所構建的故事不成立。它只是一部對于日本這個貧瘠的小島滿懷著善意和真誠的一次鼓勵。爸爸是光芒不再,寄希望于兒子的落寞中年男子。自己和妹妹生活在母親的庇護下,卻幾乎沒有得到過一絲父愛。而其中,她們的母親,是最讓人動情的人物。她和老師一起成為女主動力的源泉和給予了女主所有的希望。在第一次學校威脅女主,不揭發(fā)同學就會被退學的時候,母親堅定的站在女兒的一邊,并為女兒沒有揭發(fā)同學而表示由衷的贊賞與自豪。而因此結(jié)實的補習班老師,讓原本自卑,厭學,毫無目標的女主,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成績差,被退學,被別人看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對自身的懷疑。女主身上的自卑,不完美的家庭,被歧視的遭遇,也在暗示著日本這個小島嶼,對于匱乏,對于安全感缺失的無力。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中的正反主線非常清晰,黑白分明又黑白交織。母親,女主以及補課老師,代表著愛,光明和希望。而父親,學校老師以及弟弟,代表著壓力,嘲諷和怯弱。女主在感受著愛的鼓勵和希望的同時,也同時遭受著壓力,取笑和軟弱。
她從開始懵懵懂懂的想要學習,遭遇瓶頸之后把自己關在家里,到最后從心怡的大學回來,開始下決定靜心努力。這期間,不停遇到這兩股力量的拉扯,這兩股相反的力量,像是拔河,勢均力敵,只要有一方稍微松一口氣,這根線就很容易斷掉,女主的命運就會改變。
而電影好在,讓觀眾看到女主自己的決定和勇氣。她不是被動拉扯的木偶,她咬著牙抓緊這命運的繩索。在電影中,夜間辛苦加班的母親以及為學生而努力備課的老師,都如同微弱的光芒,讓女主在每一次脆弱的時候獲得力量。人在奮斗的時候,是最堅強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很容易無往不破,也更容易被自我懷疑而輕易放棄。而負面影響,卻也是另一種力量,他們激發(fā)出你的不甘心,不服輸,激發(fā)出戰(zhàn)斗的意愿。
所以,女主要跟老師打賭,要和父親爭斗,要拔掉前路荊棘,要斬斷后路漫漫。要徹底和曾經(jīng)的自己,決裂。
當然,最后成功的人可以和所有人和解。他們最終變成電影里一幀幀溫馨的畫面。
這是一個雙重勵志的故事,個人的改變,會形成巨大的影響力,讓參與這件事情的每一個人,都獲得他們想要的光榮。但更深層的意思是,無論曾經(jīng)的我們有多不堪,我們都應該去努力一次,因為這段時光,會成為一個基石,我們才能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保持一種信心。
就像最后女主靠著車窗,讀者老師的信。列車在獨白中穿過整座城市,曾經(jīng)的故事,像老師揮舞的雙手,與其說是見證,不如說更是一種庇佑。
希望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和女主一樣,面對自身惶恐的內(nèi)心深處,握緊命運的繩索,趨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