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這豬不正經。
讀王小波的文字,就像吃著黃瓜味的薯片,撲面而來的小清新,再加上卡蹦脆的口感,這種不同尋常的味道,讓人一下就愛上了。
幽默和輕松的話語,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清晰的思維,又讓人瞬間折服。只讀了一遍,覺得,應該這輩子都會印象深刻。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是王小波的雜文集。有一些短文,也有給書寫的序、跋和讀書筆記。一篇一篇讀起來輕松,有時連續幾篇話題一致,更能細致講解作者的觀點。
最讓人喜歡的一篇,還是書中同名短文。
這豬身手敏捷,能跳上房頂;獨愛文化人;不但聰明,還會模仿各種聲音。注定是不同尋常的。
我想大多數人讀起此篇,定是喜愛那豬的,有靈性,靠智慧終獲自由。
對那豬,或是佩服,又或是羨慕,因為那豬的結局相對美好。
羨慕那豬,是因為我們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永遠也做不了這豬。
我常常想,如果自己也在王小波的這個故事里,那么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呢?
是那一豬圈的其中一只么?是唯命是從的內只,還是奮起反抗的內只?又或是那個每日喂豬的知青,還是那說豬不浪漫的老鄉?如果是那一群逮豬人的其中一個呢……
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設置動物,也設置自己。
無論這設置喜歡與否,人也好,動物也罷,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羨慕那豬,他只是一只豬啊,卻那么有本事。擺脫圍捕他的人群,回歸山野還能獨活。
也許他只存在于小說里吧,如神話一般。
想想,他逃出豬圈后,并沒像街上的流浪狗一般,靠著垃圾桶里的食物為生,也不是可憐兮兮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是完全的拜托了對人類的依賴,完全顛覆了它之前的出廠設置。
太有本事了。
生活中有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很多對設置安之若素的人。設置默默的被達成共識,以至于沖破他完全不在能夠想象的范圍之內。有時失去那設置時還有些許的依戀。
如果沒有這些設置,不敢想象,生活會有多么瘋狂……
內種感覺,應該類似青春期的你,剛剛離開父母身邊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