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打開簡書突然看了下我的首頁顯示我居然一共寫了37萬余字,已經堅持日更了400多天。當然這其中也偶爾會有遺忘的時候,但是大多數時間我都堅持了下來。
現在想來如果有人跟我說要我一年時間寫出37萬字的文章來,我想這肯定是個無法完成的挑戰,但是隨著一天天的堅持,天長日久的積累,居然把這種不可能實現為可能了。雖然到現在文筆依然很笨拙,沒啥技巧可言,但是我已經很熟練的每天這個時間打開電腦,開始分享今天的一點感悟或者體會。
從最開始的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到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會找到一個想寫的思路,堅持讓我體會到了凡是技能就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精進的。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收獲。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堅持做這樣一件事,一開始是為單純的想挑戰日更,到現在變成了一種每天的習慣,甚至逐漸養成了一種愛好。
寫作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得到一種抒發。在通過文字將自己的情緒情感表達出來的過程中,讓自己得到了一種梳理和治愈。這有點類似于心理學上的敘事療法,以一個敘述的角度去重新審視一件事情或者某一段過程,會讓人發現其中一些遺漏的片段,從而更好的看到整個問題的全貌。
堅持的力量如同暗夜中的火種,總能點亮生命的希望。古往今來,無數人在困境中堅守信念,用執著書寫傳奇。司馬遷歷經宮刑之痛仍筆耕不輟,二十七載著成《史記》;李時珍踏遍山川,嘗盡百草,用三十年光陰完成《本草綱目》,這些鴻篇巨制背后,是日復一日的積累與永不退縮的勇氣。科學史上,伽利略頂著質疑聲登上比薩斜塔,用兩個鐵球打破千年謬論;愛因斯坦兒時三次制作粗糙的小板凳,最終以堅持叩開智慧之門,印證了真理往往誕生于百折不撓的探索中。
當代競技場上,孫楊每日進行長達十小時的魔鬼訓練,用浸透汗水的堅持換來奧運金牌。普通人同樣能創造奇跡: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唐雪梅,以鋼鐵般的意志重登賽場;學書法者忍受枯燥的橫豎撇捺,終在宣紙上綻放墨韻風華。這些故事訴說著一個真理:生命的高光時刻,往往藏匿在看似平凡的堅持里。正如滴水穿石般,微小力量的持續匯聚終能擊穿頑石,而每一次跌倒后的站起,都在為成功的桂冠編織新的花環。堅持不是天賦者的特權,而是每個心懷熱望者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