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家庭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不去教訓孩子,只管在家里營造一種氛圍,像春雨潤物一樣滋養孩子,讓他自己去變化。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從來不用暴力管教孩子,始終是靠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讓他自己學會選擇。我會像最好的朋友一樣理解他、尊重他、幫助他,不會像主人那樣奴役他。我的家里一直有很多書,到處都是書,我經常都在看書,也經常談一些對孩子有益的東西,他從我這里汲取了營養之后,就會自己選擇,自然成長,他甚至感受不到我在教育他。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不僅僅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辦作文班的時候,我對所有參加作文班的孩子也是這樣,所以,孩子們都喜歡上我的課。到了后來,他們的父母不知道該怎么教育他們,就會威脅他們說:“你如果數學考不到九十五分以上,我就不讓你上雪漠作文班!”這就叫“畏之”,令人產生畏懼。很多家長用的都是這種方式。但孩子不一定會接受。最好的教育是養成一種好風氣,孩子只要進了這個氛圍,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成長,因為這個環境里有一種文化在熏陶他、影響他。這就是大而化之的早期含義。
現在,有人罵人時,才用“大而化之”。意思是他做事不謹慎,過于粗枝大葉。最早不是這樣,最早的大而化之,是指將美德發揚光大,進入化境,感化人心。一個人得到了真理,就要把真理變成自己的行為,用行為本身教化別人。他沒有概念,也不要概念,純粹靠真理和文化的氣息熏陶別人。
比“不知有之”次一等的教育方式,是做孩子的朋友,讓他覺得最親的就是父母,父母是他最好的朋友,這就是“親之”。如果孩子不但親近父母,還以父母為傲,就是“譽之”。能做到“親之譽之”也不錯。
具體該怎么做呢?你要懂得我們上面說的德治、人治和禮治。就是說,你要完善自己的德行,這是最重要的,好父母的品德一定要好。而且你不是只對孩子好,你是對所有家庭成員都好,如果你的胸懷再大一點,就是對所有你認識的、跟你相遇的人都很好。然后要懂得關懷別人,最好讓家里形成一種讀書的氛圍,用文學、藝術的力量來熏染孩子。能做到最后一點的不多,因為,現在有好多家長都不看書了。
家庭也是這樣,不要老是談錢、福利和物質,這樣會讓孩子變得非常功利,要盡量讓家里多一點虛的東西,也就是跟心靈、靈魂、精神有關的東西。它不一定會給你帶來金錢,但對你的靈魂有好處。所以,我說它非常重要。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的孩子長大就不會有出息。他最多就是個小商人,在別人那兒算計點小東西,他永遠做不大。中商人永遠不算計,他只管盡量多做一些事情。最大的商人在干什么呢?在幫助別人,在利他,比如我常說的淘寶、微信和阿里巴巴等等。所以,家里必須要有一種“親之譽之”的氛圍。
再下一等是“畏之”,拿上皮帶抽孩子,最恐怖的就是這個。如果家里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變成了封建統治時期的暴君,家庭教育就變成了暴政。所以,不要對家里人動用暴力,對誰也不要用暴力。一旦使用暴力,對孩子來說就是非常可怕的摧殘。哪怕你真的是為他好,也不能這樣。你一定要明白,如果你打孩子,欺負孩子,就降到老子所說的第三等了。如果你讓孩子心里嘀嘀咕咕的,甚至瞪著眼看你的時候,你就降到第四等了。你就變成了最差勁的父母。
節選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一輯》 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