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后,大量的歐洲人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以躲避納粹的鐵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薩布蘭卡成了從歐州到美國的重要中轉站。
在卡薩布蘭卡,魚龍混雜,局勢緊張。恐慌的氣氛彌漫這個城市。所以酒吧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地方來消除恐慌。
而在小城的里克酒吧里,常常聚集著各種膚色和各種身份的人,老板里克是個玩世不恭的神秘人物。他的咖啡館成了整個卡薩布蘭卡社會的縮影。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為愛所傷的里克,經營著這家酒館,對什么事都保持中立態度。直到她的來到,她們曾在巴黎相愛,也曾海誓山盟,她(他)們在巴黎擁有一段美好的時光,也商量一起離開歐洲前往美國,不過她卻沒有赴約。正是她的離去,讓里克痛苦不已。內心傷痛難愈。
但是她又出現了,和她的革命家丈夫維克多一起來到卡薩布蘭卡。為了幫助丈夫離開德國人的追殺,女人只好去求助于力克,寄希望于能得到力克的出境證明。幾番糾纏之后,兩人之間的誤會全部消除,久違的愛情又在兩人之間迸發。女人希望留在力克身邊,只要力克讓丈夫離開就好。而力克則做出了更為大度的選擇,他將兩份出境證明都給了女人,并不惜劫持警長,一路將兩人送上了離開的飛機。
最打動人的那一句,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鎮,城鎮有那么多酒館,為什么選擇我這一家。
男主角是那么的令人著迷,連小布都動心了。如詩般的對話,與悅耳的音樂。
--你昨晚去哪里了?
--那么久以前的事我記不起來了。
--我今晚可以見到你嗎?
--我從不計劃那么遙遠的事情。
上面這段對話令我久久難忘。男主角里克的扮演者亨弗萊·鮑嘉不愧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一名”。注意,第一啊,一個眼神都是滿滿的演技,電的小布不要不要的。
“我懷疑在你憤世嫉俗的外表下,你的內心是個性情中人。”劇中的警官雷諾說到。這句話道破了里克的性格。被愛所傷的里克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利己主義者。然而他的偽裝也只是偽裝罷了。真實的里克,善良,沉穩。
要說利己主義者,雷諾是徹徹底底的利己主義者。他作為一個警官時,除了應對官場外,他也需要朋友,也需要娛樂。魅力十足的里克成為了他的朋友。他看穿了里克,一個性情中人。為了朋友可以兩勒插刀。
后來,里克為了送走女主角,不得不欺騙警官。而這時雷諾立即做出選擇,給德國軍官打電話。
而當德國軍官被打死時,他知道官位不保,便棄官位,取朋友。
再說女主角。英格麗鮑曼飾演的伊爾莎。20世紀影史最美女人排行第四。真正的魅力大多與容貌無關,是一種氣質,一種氣場,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就在那兒。
整部電影節奏明快,不會令人煩躁。使人沉醉在那個戰火四起的年代。借用影片的一句話“全世界都在打仗,我們卻在這時候談戀愛”。那種面對世事的無奈,不得不做的選擇以及對愛的詮釋才是影片真正想告訴我們的。
里克是受過傷害的,第一次伊爾莎離他而去,痛徹心扉,幾乎改變了里克這個人。他明白那種痛苦。他也深知如果失去。必定會一蹶不振。不會再為革命而戰斗。如果和自己在一起,必然會對報有深深的愧疚。不會真正的幸福。
所以里克舍小愛為大愛,讓維克多和伊爾莎離去。自己為之保駕護航。這是里克對愛的最后一次表現。
里克從維克多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他選擇了,也做了。
里克曾經也是個熱情的革命者。他只是找回自己罷了。
另一方面,結尾之所以會如此。是與影片的初衷有關。影片是好萊塢在二站期間拍攝的。所以融入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影片最后,維克多踏上革命道路,德國軍官死在他鄉,瑞克重歸法西斯陣營。預示著法西斯的必然失敗。這無疑引起了反發西斯戰士,以及廣大民眾的斗爭決心以及內心的共鳴。
但是小布自己想來,愛情都是自私的。所以結尾讓我耿耿于懷。
小人物與大時代這一永恒的話題易引起許許多多的底層人們共鳴。這是電影的偉大所在。好的電影迎合當代,流傳下一時代。影史留名。
影片中的那首鋼琴曲《時光流逝》讓我歡喜。時光流逝,總會有不變的東西。那些美好是不會變的,它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深處,或許有一天會有一個人會走進內心打開那扇門,發現那些美好。你也會像講故事一樣嘴角帶著一絲微笑慢慢道來。也許再沒有人會發現那些美好。不過,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