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小姐姐最近的粉絲,漲的挺多啊。
我懶得理會。
又一個老師離開簡書了,這個月里的第二個了,很難過。他們兩個真的都是老師,一個在中學,一個在高校。
他們在簡書上碼字都超過了三十萬,點贊數也過大幾千。
他們是我在簡書入門時“認下”的師傅(也許他們不認我吧)。
他們都是我在一次征文比賽之后互關的。雖然他們沒參加,可是他倆給我的意見,長篇大論到好似一篇文評,好長好長。字句符號、段落篇章,認真細致到令人淚奔 。萍水相逢,何其有幸。我就做了他們的小小粉。
以前私下簡信調侃,師傅傳授我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吧?他們都超有默契的把大大的話發給我,你只要努力,千萬別著急。
是啊,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我們三個最大的默契就是不盲從,不跟風,不刷屏。
我們簡直就是簡書的異類,尤其是每當看到有開課老師在寶典上說,要盡量多渠道的推廣自己的文章,曝光度高,被看見的人越多,喜歡的人就會越多。我們都會暗戳戳的劃過,不點贊。熱門榜上的流量文大多與你無關。
都是懶人,真的。我們覺得在朋友圈屏蔽簡書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解釋。
文學創作很多時候,來源的都是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這樣的話不免有些人會“入鏡”的。問題就來了,喜歡對號入座的大有人在啊。如果你的字里行間還有些些隱晦或者藝術加工,那可不得了,排著隊的找你說道。再如果你因為這些,構思的時候瞻前顧后,上下平衡,你也就失去了表達的本心。
很多“大咖”有這個“成名”之后的煩惱吧?我見過,哈哈,我們都是未卜先知啊,從容避過。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寫這些干嘛?費時費眼費精神,得到什么了?真的只是為了那些點贊的紅心心還是那寥寥的打賞,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不是,都不是。我看過非常喜歡的一段話。
“為什么有沙漠?”
“為了尋找沙礫的心中,深藏的井”
“聽說,悲傷的人喜歡看日落,但,日出總會像刀一樣升起”
“哦”
“那你以后想成為怎么樣的人呢?”
“什么意思?我難道不能成為我自己嗎?”
成為自己,多么奢侈的字眼。這個世界的可怕之處在于,大部分人都被訓練成單一的人,按照固定的程式和標準去上學,考試,工作,結婚,這樣活著從哪里能找到自己呢!
我想,文字應該是我最后的陣地了吧。
我們都認為這是初心,是動力,是堅持的希望。
說到粉絲,我有點兒不好意思,雖然一直說我不追星,可我有非常喜歡的明星。一個是吳秀波一個是王源。怎么樣,意不意外,驚不驚喜?這跨度也忒大了,一個比我大那么多,一個比我小那么多。可是我是真的喜歡,他倆都是那種悶聲不吭自我修煉的類型。不說廢話,直接上作品拿表現拍在你面前。吳老師的戲和源源的歌我都迷之沉淪。
講真,我是個不合格的粉絲。我沒有打過榜投過票應過援,更沒有花錢買過他們的任何周邊(電影票不算的吧)。可是每次我看到他們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唱自己喜歡的歌,都覺得太美好了。
娛樂圈什么樣我不知道,每次跳出來那些花邊新聞我都一劃而過,不關注,不討論,不站隊。時間會證明一切,所有的急不可耐和甚囂塵上,都只是自說自話。
每個行業的人都應該拿作品說話,以專業收獲尊重,以人格取得信任,在惺惺相惜中保持和而不同。所以,我只會遠遠觀望,不滲透,不打擾,一心祝福。
可是我在簡書上卻是個非常合格的粉絲呢。我每次來,刷的都不是熱門,而是我關注的那一票人,從頭到尾,然后是各大專題的上新。我的標準是,你只要認真寫,我就用心看用心評,紅心打賞都不會吝嗇。我能做你的粉絲是我的榮幸,你愿不愿做我的粉絲是你的選擇。腦殘粉,手滑黨從來都不是我。
前幾日又退了幾個官方群,有大大來問我,怎么退了呢?
我回答他,都是生推,尬聊,不自在。
是的,為了盡快的讓大家看到自己,我也曾應邀加入了好多個群。大大小小都有,剛開始覺得還行,寫了推介語然后發上自己認真寫的文章,有人讀有人交流挺好的。可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呼的一下子,人群激增。發的文多了,這一篇還沒看還沒評呢,下一篇就蓋過了。這時候有人開始出奇招,扔紅包求點贊,求關注。我勒個去,先不說錢多少的問題,就這個行為都夠low的了。我不要,所以我后面就漸漸不說話了。直到最后眼一閉心一橫,刪了。
師傅說過,任何一個圈子,不管是多么牛逼的圈子。其中活躍的人數不會超過30%,確切說不會超過20%,而且這其中還有表情黨,還有湊數不交流的。如果小白真指望,進了里面能和大牛談人生,談理想,要干貨,刷粉絲?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希望的。任何一個大圈子最后都是三五成群。不管是什么群或者圈子,永遠如此。很難說,所有人最后都能成為莫逆之交。這種都有非常明顯的特性,一個是價值吸引,另一個是真的針對某人而來。
是啊,都別做夢你加入一個什么樣的群,你認識了誰,你就會一夜之間天下皆知了。成為大v和流量擔當,簽約出書是所有人的進階之巔。可是如果你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一切都是癡心妄想,別人憑什么搭理你……看你一篇文章點一個贊的算啥?你有本事,人家就坐等你更新,從頭贊到尾。
老師走了,留下了公眾號給我,我關注了。也許是剛剛開始,他倆的數據都不太好看,跟簡書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可是我不擔心,我知道他們在做什么,我也明白我要做什么。
有一個很老的故事,一個小伙子很苦惱自己的港口沒有生意。他的父親意味深長地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好好修建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這話沉思良久。這之后,他不再四處游擊,而是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后來的結局人盡皆知吧。
是啊,就是這么有趣,有的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遲早會被看到的。與其四處找船坐,四處進圈子,不如修修自己的碼頭,何愁沒有船來、沒人賞識。
人這一生,出身、地位、身份都不會影響你所修建的碼頭的質量。但是你自己的實力,影響了你所修建的碼頭質量,以及來這里停靠的船只。你的碼頭質量越高,到你這里停靠的船只就會越好,而你修建的碼頭越大,停靠的船只也會越多。
踏實一點,慢慢來,走好每一步,最后你會發現,所有的經歷都不是白來的,你寫過的字、走過的路絕對不會背叛你。? ? ? ? ? (2017.09.30虞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