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用心寫作的人,
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
——霖山《簡友風采》
文/霖山
—1—
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精研歷史,雅好詩詞,醉心于中國古典文學批評以及中國文化研究。
他的寫作方向是文史結合,輕學術方向。
他崇尚海納百川,無欲則剛;欣賞仰望星空,更主張腳踏實地;他就是今天我要介紹的簡友——公子小眠。
—2—
自我介紹
姓名:公子小眠
性別:男
出生年代:90后
坐標:山西
星座:天秤座
愛好興趣:閱讀,寫作,圍棋
文章散見于多家雜志、報刊
最喜歡讀的書: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作者畢生鉆研史學,又生逢時局動蕩的民國時期,鑒于歷史興衰成敗,遂創(chuàng)作從兩漢到民國的通俗史學作品。這套演義規(guī)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蔡先生不愧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最喜歡的人:魯迅。 棄醫(yī)從文,從《狂人日記》開始,他引領中國文壇走向現(xiàn)代化;投筆作槍,每一次論爭都是對封建勢力的抗爭和對民族劣根的反思。他是民族的脊梁。
人生格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我最想成為一個堅強剛毅而又心懷感恩,時刻擁抱光明的人。
—3—
我非常喜歡他的文章【小眠談詩詞(四)】腳踏實地的斗士——白居易。“白居易的詩往往帶有一點悵然若失的哲理,我喜歡看,卻又不敢細想,總是適可而止,因為怕陷得太深。” 這些文字說到我的心坎里了,深表贊同。“他像一棵大樹,從勞動人民中間汲取著養(yǎng)分,不一定參天聳立,卻自成一體,唯有樸實的年輪訴說著內在的精神。”這也是我追求的境界,也許永遠達不到,卻無妨我為之奮斗。
【小眠談詩詞(一)】孤獨王者——李白,作者從汪洋恣肆、天馬行空、豪情萬丈的李白詩中讀出了報國無門的憂國憂民情懷。
《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讀了都有點想哭,離家多年又未見功業(yè),這個時候還在為國家擔憂,恐怕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的心態(tài)一拍即合。
【史記成語(二十)】從人到圣人——孔子的溫度,“韋編三絕”讓我們了解孔子的勤奮、以身作則和腳踏實地。“心向往之”則讓我們了解他斯文有禮的高尚與理想,慎終追遠的厚重與擔當。
如果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孔子。
隨著千百年的歷史變遷,有溫度有追求的孔子逐漸變成億萬中國人心中的圣人。
【史記成語(四十六)】國土無雙——公子獨一,我在評論區(qū)留言,”好標題,好故事!由一個成語把復雜的歷史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切入點極好,足見作者豐富的歷史和文學修養(yǎng)。”
國土無雙,保家衛(wèi)國是每一個愛國人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令人欣慰的是,注重個人成功和追求財富自由的今天,依然有無數(shù)熱血青年,暫時告別心愛的戀人,舍棄小家的安逸生活,毅然決然走向綠色軍營,科研崗位,為保家衛(wèi)國奉獻一份自己的光和熱。
更多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克勤克儉,兢兢業(yè)業(yè),努力拼搏,為國土無雙,為自己的夢想飛揚青春、流血流汗。
一個人無論生活在哪里,他的祖國強大,他在生活的國度有底氣,也硬氣。
【小眠談詩詞(八)】另類的傾訴——李賀,是已經發(fā)布的文章中他最滿意的一篇。
文章在我初步完成的十四篇唐代詩人評點當中,是我一氣呵成,不曾有絲毫修改的一篇,也是貫徹我“以意逆志”寫作策略最徹底的一篇。全文字數(shù)不長,但層次分明,尤其充滿感情。 李賀是英年早逝的天才詩人,他的風格在唐代是一個異數(shù),但他的追求在整部文學史上卻有著不少“知音”。 執(zhí)著磊落的宏大志向,矢志報國的不屈信念,默默無悔的似海深情。三者合一,成就了李賀,也給我們留下了這許多經典的篇章。
從他深情的語言,能看出他對文史的熱愛和深沉的愛國熱情。
【小眠談詩詞(五)】優(yōu)雅玻璃心——李商隱,【史記成語(六)】末日——回不了頭的自我欺騙,【史記成語(十)】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都是值得一讀的非常好的文章。
小眠談詩詞,致力于發(fā)掘詩歌中最基礎的審美,和根植于文化背景下引人共鳴的激動;尋找詩歌里最原始的沖動,千年來涌動的精神和渴望。
史記成語,他說成語是閱讀《史記》的密碼,從這里看到千古興亡,云舒云卷,更望見人事代謝,濤生濤滅。他結合文史哲三方面,從成語出發(fā)為大家解讀不一樣的《史記》。
—4—
目前,他正在創(chuàng)作《史記成語》系列,結合流傳至今的成語對《史記》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貫穿整理,以發(fā)掘成語的對應出處、承載內涵和古今演變。使讀者既了解成語,也能進一步關注《史記》這部偉大著作。
他的短期目標是完成《史記成語》系列并出版。
他的長遠目標是從審美的角度,選取中國文學史上100位文人,以散文的形式分析他們的文學特點和文學意義,完成從秦漢到明清文學大勢的勾勒。
他希望與更多關注文學史研究和文史寫作的朋友相識,通過大家的努力,對中國文學做更多個性化和有深度的解讀,宣傳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因為一代代像公子小眠這樣的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擁抱,專業(yè)、深度的解讀和發(fā)揚光大,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未曾間斷,持之以恒地發(fā)展。
文化的發(fā)展難免階段性遇到坎坷和困擾,但不會倒退,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公子小眠的古典文學研究者熱衷于傳統(tǒng)的繼承和傳揚。
無論是否有人閱讀和點贊、評論,他不急不躁,從無怨言,默默研究和書寫他所熱愛的文史。這也許就是一位真正的研究者低調內斂的態(tài)度和姿勢,也是年輕學者的使命感的充分表現(xiàn)。
個人認為,他的書出版是早晚的事情,沒有多少懸念。因為我看見從千百年歷史中緩緩走來,時刻擁抱光明的剛毅又懂感恩的翩翩公子。
點擊藍色的字關注公子小眠
如果你也想讓我介紹你,正確的姿勢如下:
1.關注霖山的專題《簡友風采》
2.在霖山已發(fā)布的《簡友風采》文章評論區(qū)留言,30字以內自我介紹,讓我看見你。機會不是等來的,更多的機會是爭取來的。
特別說明:
1.以上文字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2.已與被推薦者充分溝通后得到確認,如有侵權、抄襲、稿費等問題,由被推薦者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