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說,比爾蓋茨上個世紀關于IT與互聯網的諸多預言,已經變成了神預言,幾乎全部實現了。那么,在新媒體領域,他的預言也有準頭嗎?1997年比爾蓋茨參加了美國報業協會大會年度會議,并發表了主題演講。這是唯一的一次。他講了什么?什么預言成真了?
比爾·蓋茨 :報紙在因特網上的機會
在全美報紙發行人1997年度大會上的致詞(1998年3月)
(《新聞實踐》雜志 5/1/1998)
在因特網這個媒體中,不存在象物質世界中傳媒之間那種明確的界線。你將會看到軟件開發者在做許多與新聞業有關的事情。
在所有這些潛能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個性化(個人化)內容的能力
一旦某人開始使用網絡并且對網絡產生了感情,那么他所計劃要做的所有事情,他所進行的任何耗資較大的采購,他想要獲得的任何信息,他都會將網絡作為一個主要的工具與渠道
最后一點,也許是最微妙的一點是,如果你的雇員還沒有因為報道或者廣告等業務而進入因特網從事研究、收集資料工作,那么,你將與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失之交臂
美國編輯與發行人雜志原編者按:
美國報紙協會(NAA)每年主辦一次全國最具影響的報紙經營管理者大會----NAA發行人大會。1200位報紙發行人聚集在芝加哥參加為期三天的1997年度會議。
他們討論了許多話題,而事實上所有的發行人共同關注的焦點是:因特網對他們的事業的與日俱增的沖擊。會議的高潮是由在這個新數字化時代公認的報業"公敵"--微軟主席比爾蓋茨所作的午餐會致詞。
阿瑟 小蘇茲伯格:下午好,我是紐約時報的小蘇茲伯格。很高興向大家介紹我們午餐會的演講者,微軟公司的CEO (首席行政官)比爾·蓋茨。
他的手提電腦就擺在我的面前,我正在想我怎樣才能摧毀他的硬盤。(觀眾笑)
你們中的許多人知道,我的父親龐其·蘇茲伯格(美報業大享)現在正在這午餐會外的某個地方觀看轉播。但是,我不得不向你們,也向他供認: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個小時中,我的目標就是讓比爾·蓋茨收養我。( 觀眾笑并歡呼)
但他收養了卡萊。(蓋茨在報界的合作伙伴)(觀眾笑)
當我被要求來作這番介紹之時,我求助于馬丁·尼森霍茲,他是我們紐約時報電子媒體部的負責人。這就是他通過電子郵件給我的回答:"舉手投足要謙卑。他也許是這十年間通向我們用戶的“門”。不要有思想,不要講故事,只需表現恐懼。"
大家知道,比爾·蓋茨是一個軟件巨人公司的老板,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強有力的信息產業的領導人之一,他還有其他許多頭銜,他名副其實。
但是,更棒的,或者說,更糟的是,他現在也是我們新聞業的同事。 我們看到他與一個傳統新聞機構NBC (全國廣播公司),合作創辦了一個集電視、因特網報紙于一身的寵大網絡MSNBC ;我們看到他向新聞雜志挑戰,獨自創辦了依托因特網的電子雜志"石板"(SLATE);在他的網上城市指南服務"人行道"(SIDEWALK)中,我們看到他直接與地方報紙爭奪廣告。
微軟正在與我們這個大廳中的每一個人進行著日趨激烈的競爭。他與我們搶讀者的時間,搶以廣告形式出現的美元。如果你今天并不認為他是一個競爭者,在已經君臨的信息時代,我能說的是:等著吧!
讓我們來看看邁克爾金斯利,前新共和雜志的名編輯,現在的微軟石板雜志的主編,是如何說的吧。去年夏天,他告訴一屋子的新聞記者:微軟沒有義務讓報業感覺舒服。在這個國家,再也沒有獨占壟斷的行業了。
所以,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我向大家介紹微軟的創始人,主席兼首席行政官,一個年僅一歲的可愛孩子的父親,比爾蓋茨。請給他熱情的"雙擊"(double click,電腦術語)。
( 觀眾中響起掌聲,歡呼聲)
比爾·蓋茨: 下午好,非常高興來到這里。我渴望著做兩年事:和大家談談如何以一種更好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我指的不僅僅是在網上,也包括你們的報紙的各個方面。
第二個問題是我要談談剛才大家聽到的對我的介紹中提到的一些問題。我要說一說微軟正在做的一些嘗試,以及為什么我覺得互聯網上的報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與因特網相聯的個人電腦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工具。我覺得它可以和通訊中的其他所有大的突破相媲美。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電腦的價格由于數不勝數的原因而大幅下降,這使得當年只有大公司才能擁有的設備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接下去的二十年間,我們可以肯定地預言其價格將由于數不勝數的原因而進一步下降。所以,每一個人最終都能以一筆非常小的開支,擁有比我們現在所用的電腦功能更強大的電腦。
我們將如何發掘電腦的威力呢?我們將創造能夠理解信息的電腦,能夠說話的電腦,能夠聽寫的電腦,能夠識別手寫文字的電腦。明天的電腦將與我們今天的電腦大相徑庭,就象五年前的個人電腦與我們今天的電腦大異其趣一樣。
比爾·蓋茨講話完了,身為午餐會主持人的報業大享小蘇茲伯格意猶未盡,他表達衷心的謝意之后說:在我們說再見之前,我想做一個關于微軟"人行道"的小小的測驗。這個大廳里,有多少人一直在出版某種形式的與"人行道"相類似的娛樂指南周刊?請舉手。
在長時間的停頓與靜默之后,整個大廳成了手臂的森林。
這幾乎可以理解成美國報業對于微軟的無言的集體控訴。
(《新聞實踐》雜志 5/1/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