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節歸來,兩種聲音出現的很多,一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吐槽農村的愚昧和一些不可理解的傳統,而吐槽的人本身就有很多是農村出身;二是多數人都在感嘆年味漸無,開始懷念早些年的年味。我個人覺得其實這兩者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在里面的。
? ? ? ? 在所有的吐槽中農村最讓人詬病的是天價彩禮和盲目的攀比。我本人家就在據說風氣最為嚴重的河南,網絡上傳結婚彩禮“萬紫千紅一片綠”(一萬張五塊,一千張一百,五十的看著給),無論年輕人有無正式的工作,房子至少是要買在縣城。這些年過年回家,話題總是離不開掙錢、房子、車子,記憶中過年的喜慶基本上沒了蹤影,所有的活動幾乎只剩下了喝酒和打牌,連走起親戚來似乎都開始湊合,成為攀比的難得的機會。
? ? ? ? 這些情況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城鎮化的進程不無關系,因為早些年沒有的。長輩們說起當年的婚禮聘禮,不對還不算聘禮,只是男方出錢女方來買的嫁妝,說什么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這當然跟現在的房子車子票子沒法比。你說早些年的農村就沒有攀比嗎?當然沒現在這么嚴重,但我一直認為或許是因為沒什么可攀比。早些年的農村,農業種植收割都還比較原始,農民被死死的綁在土地上,外出謀生路的并不多,家庭之間基本差別不大,誰家的莊稼長得好都會被羨慕的不行,也實在是沒什么可攀比的。農業現代化的逐漸發展,勞動力開始被解放,于是大量的農民開始進程務工,或者尋找其他生財之道,另謀生路,同樣是農民,區別卻逐漸顯露出來,家庭境況的差距給農村人帶來的刺激和影響是巨大的。農村人之間可以攀比的機會并不多,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同樣是常年在外,攀比的機會無在乎婚喪嫁娶、房子車子。
? ? ? ? 至于說為什么農村人喜歡攀比,其實跟農村屬于熟人社會有關,與城市不同的是,農村人的社交關系很狹窄,他們很多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相鄰的距離最多是幾個村子。多年的生活抬頭不見低頭見,你說淺薄也好,愚昧也罷,我卻覺得攀比的心理是不分農村人和城市人的,區別在于由于文明和文化的外衣,城市人的追求和攀比并沒有農村人那樣直接簡單粗暴,因為熟人社會的可怕就在于不會給你一塊遮羞布,近距離的生活會把你的底褲都暴露在大家面前。
有一種現象是很多農村出身的人或者說本身還生活在農村的人,在縣城或者市區買了房,過年依然會回到村里邊,因為大家的社交關系還在農村。但是無論如何,不管是從大城市工作回到農村的我們,還是在外務工回村的他們,都一樣覺得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那么,我們記憶中的年味是什么樣的?仔細回想起來好像也并沒有什么,那些年足夠貧窮,貧窮到吃穿都會成為問題,過年的雞鴨魚肉都是一年到頭的奢侈,所以會有期待,現在依然貧窮,當然已經不再是當初追求吃穿的程度。上輩人懷念的年味或許是人與人之間的來來往往的關系,而八零后九零后懷念的更多是童年的娛樂活動,似乎聞到爆竹燃放的味道就是年味,那意味著一段時間內無憂無慮的玩耍和愉悅,還有新衣服。
? ? ? ? 在我的記憶里,上小學的時候,跟城里的學生不一樣。我們有單獨的麥假和秋假,時間差不多都是兩個星期,這個假期就是為了讓農民收割我們那里主要種植的小麥和玉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于當時尚未采取機械化種植和收割,是需要大家相互幫助的,尤其是麥子的收割,五六個人甚至更多人排成一排,一人一把鐮刀,那場景歷歷在目;麥子收割完需要打、需要曬,夏季多雨,更需要大家互相幫助,否則一場陣雨來襲,一家人是來不及收拾的,于是大家都商量好先打誰家的,再打誰家的。在這個收獲的過程中,大家無非會說誰家的產量多,誰家的產量少,誰家的麥子飽滿,誰家的麥子瞎,或許這就是那時候的攀比。而正是農業的原始,不僅把大家都綁在土地上,也把大家綁在一起,這就是那時候的人際關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出現不僅僅改變了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也隨之稀釋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集,但盡管在協作上的交集少了,卻依然在熟人社會。我想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感覺人與人之間聯絡少了,關系淡了,而一旦聚到一起依然免不了攀比。
? ? ? ? 你說他們愚昧、無知,盲目攀比房子、車子,要超出實際經濟能力的高額彩禮,在縣城買一套實際意義不大的房子,買一輛一年開不三五次的車子,連油都舍不得加。你吐槽回到農村他們只關心你掙多少錢,關心你在外邊混得怎么樣?其實若是真心關心你的你也該感到幸運了,更多的可能只是打著關心的幌子探一下你在外面的底細。可是我也并不覺得他們有什么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或許他們的方式并不對,但你真的怪不得農民,他們就是沒有文化,沒有其他所謂更高尚的追求。在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民的位置真的是很尷尬,他們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剛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除了力氣活并無多少謀生的技能,在城市務工受到歧視,回到農村互相攀比下還要被吐槽。我們覺得天價聘禮不理性,而多數家庭也確實深受其害卻無法自拔,熟人社會的風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我們覺得他們不理性,當然是不理性的,可是這并不能完全怪他們吧!是啊! 他們很多人去城里買套房確實沒什么卵用,但是,房地產經濟這些年的畸形發展,現在連政府都把主意打到農民身上去了。
? ? ? ? 對于我們而言,不了解一種生活常態,其實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剛剛從農村走出來、或者說只是從農村出來的人來吐槽,事實上正是想要擺脫這些,遠離這些,有一種吐槽是站在制高點,也有一種吐槽是因為自身的尷尬和無能為力。我們所懷念的過去農村的美好和濃濃的年味,一是因為時間的推進,過去的均貧讓大家無壓力以及和諧相處,現在的巨變讓更多人無所適從;二是因為身份的轉換,年少時單純如狗,有吃有喝買件新衣服都無比滿足;新時代的社會給成年人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哪里是在吐槽農村,哪里是在懷念年味,吐槽的是這個巨變的社會和自己,期望的是無憂無慮無比滿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