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在古墓中沉睡了2000多年的古書,有人稱它是一部“奇書”,說它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古老的系統的養生專著。
? 這就是《引書》。
? 1984年初湖北江陵(今荊州市)張家山在磚廠取土時發現三座西漢初年漢墓,在這里出土了大批漢代竹簡,其中有兩部醫學著作《脈書》與《引書》?!兑龝肥且徊坑浭鐾ㄟ^導引養生祛病的專著。
? 導引術在《黃帝內經》等書雖已有記述,但都語焉不詳,著名的“五禽戲”的具體操練方法早已失傳,今存“五禽戲”是后人根據理解補上去的。雖然在西漢早期的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過《導引圖》,但因馬王堆帛書殘損太多,無法通讀,而張家山漢簡字跡清晰,內容齊全,剛好彌補了其缺憾。
? 《引書》系竹簡自題之名,寫于首枚竹簡背面,原文共3235字,抄寫在113枚竹簡之上,字跡工整娟秀。書中無小標題,每一獨立段落之首有墨書圓點。原作始于何時已經無從考查,但根據墓葬年代推斷,其抄寫年代不會晚于西漢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故該書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有關導引養生的最古老的文獻之一。
? 《引書》的“引”是“導引”的意思?!肚f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王冰注釋《黃帝內經》中也提到“導引謂搖筋骨,動肢節”。
? 《引書》所載導引術與馬王堆帛畫《導引圖》相比較,兩者風格十分相近,并且命名原則相同。但是《引書》所載導引種數更多,內容更豐富。除了引頹、引膝痛、折陰、熊經和引聾等5種導引名稱相同(其中3種名同術異)外,帛畫所載導引數只有《引書》的2/5左右,而且單個動作的靜態畫面,很難反映導引的動態過程,而《引書》則彌補了這些不足。
? 現選《引書》所載下肢導引法四則,并做初步的注釋和意譯, 以供讀者在腿部鍛煉的過程中參考。
第一則:抻拉下肢經脈
[原文]
引屈筋①,跨立②,壹倚左③,伸右④,股膝附地;壹倚右,伸左足,股膝附地,皆三而已。
? [注釋]
? ①屈筋:筋痿之癥。屬痿證之一。癥見口苦,筋急而痙攣,陰莖弛緩不收,滑精等。陰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端貑枴ゐ粽摗?:“肝主身之筋膜……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
? ②跨立:跨,騎。跨立,即今所謂之騎步。
? ③壹倚左:倚,偏側。壹……,壹……,即“一……,一……”。
? ④伸右:根據下文,“右”后應是漏掉一“足”字。伸右足股,即伸直右腿和腳。
? [意釋]
? 導引屈筋,騎步站立,用手按住兩腿,身體先向左傾斜,伸展右腿足,使右膝蓋貼地,同樣的方法,向左傾斜,分別做三遍為止。下肢部位為“足三陰足三陽”之脈的要道,進行這種導引運動,可以抻拉兩下肢的經脈,激發氣機變化,營養筋膜。
第二則:交替踢動兩腳
[原文]
苦兩足步不能均而膝善痛①,兩胻②善寒,取木善削之③,令其大把,長四尺,系其兩端,以新累④懸之,令其高地四尺,居⑤其上,兩手控累而更蹶⑥之,朝為千,日中為千,暮為千,夜半為千,旬而已。
? [注釋]
? ①苦兩足步不能均而膝善痛 :苦,病。《莊子·達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标懙旅髯⒔猓骸八抉R彪云 :苦,病也?!眲?,平衡。善,多,頻繁。楊慎《丹砂雜錄》 :“古書善字訓多”。此句意為,患兩足不能平衡的行走,膝蓋部經常疼痛的疾病。
? ②胻,指小腿肚。
? ③取木善削之:善,此處指好好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有“善伐米大半升”、“善削瓜壯者”。取木善削之,選取木條進行好好地修理加工。
? ④累:繩索。《說文》:“累,大索也。”
? ⑤居:坐?!墩撜Z·陽貨》:“居,吾語汝?!被寿┝x疏:“居,猶復座也?!?
? ⑥蹶:踢?!稄V雅·釋言》:“蹶,踢也?!?
? [意釋]
? 患兩足不能平衡的行走,膝蓋部經常疼痛、下肢常感寒冷的疾病的導引方法是 :選取木條進行好好地修理加工,使得木條有手能把握那樣粗細,木條長四尺,拴住兩頭,用新繩索將木條橫著懸掛起來,木條離地面約四尺高,人坐在木條上,交替踢動兩腳。早上做一千次,中午做一千次,傍晚做一千次,半夜也做一千次。連續做十天為一個療程。
第三則:導引治踝關節疼痛
[原文]引踝①痛,在右足內踝,引右股陰筋;在外踝,引右股陽筋②;在足內踝③,引左股陰筋;在外踝,引左股陽筋,此皆三而已。
? [注釋]
? ①踝:踝關節。
? ②引右股陽筋:導引右腿前側的筋脈,可以參考《引書》中的“引陽筋”具體做法是“以足摩胻,陰陽各三十而更。正伸兩足三十,曰引陽筋”。
? ③足內踝:根據前文,此處“足”前應有一“左”字。
? [意釋]
? 導引治療踝關節疼痛的方法:如果疼痛在右足內踝,就導引右腿陰筋 ;如果疼痛在右足外踝,就導引右腿陽筋 ;如果疼痛在左足內踝,就導引左腿陰筋 ;如果疼痛在左足外踝,就導引左腿陽筋;以上都做三次為止。引筋脈的方法是,用足交替摩擦小腿的內外側,各三十次。
? 第四則:導引治膝關節疼痛
[原文]引膝痛①,右膝痛,左手據權②,內揮右足③,千而已,左膝痛,右手據權,而力揮左足,千而已。左手勾左足趾④,后引⑤之,十而已;又以左手據權,右手引右足趾,十而已。
? [注釋]
? ①引膝痛:亦見于馬王堆帛書《導引圖》,圖像做屈膝之狀。
? ②據權:據,抓。權,本為木名?!墩f文》:“權,黃花木”。此處泛指木杖。據權,即抓住木杖。
? ③內揮右足:根據下文,“內”字應更為“力”字。
? ④左手勾左足趾:根據下文,此句前應漏掉了“以右手據權”。
? ⑤引:拉。《說文》:“引,開弓也?!?
? [意釋]
? 膝痛的導引方法:右膝痛,左手握緊木杖,用力揮動右足,做一千次為止 ;同樣,左膝痛,右手握緊木杖,用力揮動左足,做一千次為止 ;右手握木杖,左手扳住左腳趾,向后拉拽,做十次為止;同樣的方法,左手握木杖,右手扳住右腳趾,向后拉拽,也做十次為止。這種牽拉的動作可以更好地促進下肢的經脈之氣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