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篇文字的初稿寫出好久了,遲遲不愿發出,怕因為誤讀而得罪太多的基層教師。其實,用作題目的這句話是曾經的大學教授齊宏偉先生的一個題詞。
? ? ? ? “無道可傳,何以為師?”當我讀到他書中的這句話的時候,停留了半天,也想到韓愈給老師的定義:“傳道授業解惑”,如果教育者只是“授之書習其句讀”,那么這樣的教育者在韓愈眼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這一點在他的《師說》里講得很清楚。
? ? ? ? 聯系當下基礎教育界乃至大學的種種現狀,我們不妨追問:有多少教育者真正配得上韓愈所說的“教師”這個稱呼?有多少教育者在“傳道”?又有多少教育者僅僅停留在“授業解惑”的層次上?甚至于用一些弱智甚至錯誤的東西把孩子越教越蠢?我們把多少時間用在“授業解惑”爭取高分、讓外界滿意,或者僅僅傳授“職業技術”的“求職術”和“成功術”上了?
? ? ? ? 接下來的問題是:“道”又是什么?我們知“道”嗎?我們平時所說的“不知道”只是“不知情”“不了解情況”而已。道,在這個口語中是虛化的。
? ? ? ? ? 我個人的觀點:道,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道”就是技巧、方法、思路、規律乃至“道統”;廣義的“道”,就是偉大事物,就是真理,就是這個世界的本體,就是物質現象世界背后的那個先驗的世界、理念的世界、看不到的永恒的世界,祂是先于這個看得見的世界而存在的,并超越人類的理性、經驗,也超越這個看得見的世界,祂不是人類用任何語言可以傳達的,祂太偉大,太不可捉摸,又時時處處不在,且不斷打理和回應這個看得見的世界。
? ? ? ? 老子在《道德經》開頭講:“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這是帛書最原始的記錄,后儒們為了避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漢文帝劉恒(前202年—前157年)的名諱,就把“恒”改為“常”,這是有據可查的,此處不玩考據。)也就是說,有一種“道”是用語言無法說清楚的,祂是先天地而生的,是萬物之始,是“無”,天地萬物是由祂生發的,天地萬物屬于“有”,宇宙是由“無”中來的。成語“無中生有”就是說天地的創生是突然而來的,大爆炸說只是一說。天文學家通過各種數據測算出,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可能性是10的215次方分之一,這是多么小的概率,但生命卻在地球上出現了,難道它僅僅是幸運或偶然造成的嗎?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比現在的距離近5%或遠20%,地球上也不可能出現生命,但地球上不僅出現了生命,而且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生生不息……這個創生宇宙萬物的“道”我們能說得清楚嗎?
? ? ? ? 道,是自平衡的,是自足自立自由的,是不依賴任何東西而存在的,是超越我們的理性經驗的,而我們看到的天地萬物都是從“道”而來的。語言之道是承載不了永恒之道的,語言面對這個永恒之道是無力的,即便是抽象各種概念符號和發音以及抽取其共同特征的“名”,也是無法概括“道”的存在之實的,那種終極性的創生力量,是在人類語言的控制范圍之外的,所以,萬物的共同特征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通過語言概念去求“道”,是很艱難的,因為語言的局限性太大了。老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最大的美是不說話的,她只用萬物啟示,用奇跡啟示。孔子也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是不說話的,而四季照常運行,百物照樣生長。
? ? ? ? 真正的“道”本身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就是永恒,祂超越各種宗教、文化、哲學。從普通的文化中出來的“道”的觀念,只不過是理性的觀念,是理性的產品。真正的“道”就是這個宇宙間的主體,人類只是客體,世間的一切都來自這個“道”。
? ? ? ? 語言之“名”和世界之“實”之間永遠不會對等,永遠不會統一;人的語言符號和宇宙真理之間永遠隔著千山萬水,所以真正的自由宗教(比如廣義的基督教各教派)往往通過音樂直擊人的心靈,讓音樂在語言的局限之外也承擔載道功能。其實,語言和音樂也只是傳道的工具,是抵達永恒實在的途徑,二者的起源也都是神秘的。
? ? ? ? 語言也來自于“道”的神秘啟示。有人認為,中華文化也屬于“神傳文化”,有東方神秘主義的東西在里面,而東方文化的密碼就在它的文字里。《淮南子本經》記載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在中國上古的祖先那里,語言是通神的,是來自于上天的,通過語言可以讓上天幫助你落下糧食,嚇得鬼怪逃竄,所以,語言也是一種神秘的能力,古埃及人和古希臘人都認為語言來自神靈。因為上帝也是通過語言創造了世界,“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語言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也是一種現實權力。
? ? ? ?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認為,智人之所以能夠打敗當時地球上其他野蠻部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一大法寶就是智人掌握了語言,因為語言通神,所以能夠得到上帝的及時幫助。許多宗教的祈禱讀經大致可以通過語言來達到通神的目的。
? ? ? 語言是工具的工具,是人類一種偉大的能力,人類如果掌握了統一的語言,那么上帝也會受不了,因為語言具有偉大的能力,所以上帝在人類建巴別塔的時候就變亂了人類的語言。
? ? ? ? 對于世界的起源,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創世論”,一種是“自生論”。前者認為宇宙萬物有一個源頭,是由那個永恒存在、自有永有全善全美的東西創生出來的。
? ? ? ? 著名學者楊鵬認為,老子的思想也是屬于“創生論”思想大家族一員的,孔子思想也算。“自生論”思想認為,整個世界就是一些因緣際會,緣起緣滅,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生生滅滅,都是偶然的,在這些因緣背后沒有一個主導它的根本力量,其實,唯物主義也是這樣,只不過它認為這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物質的運動是自然的自我表現,背后并沒有什么力量在控制這個世界。所以,不管是佛教的因緣說還是唯物主義的物質化論調觀點,都使人對自身的判斷喪失了生命的根基,找不到存在的意義和歸宿,使生命在無限的宇宙間如漂浮的灰塵。創生說與此不同,它認為萬物都是由“道”而來的,自己的生命也是創造的,所以,對那個創造者充滿感激,在祂面前謙卑和敬畏,因為自己的生命是有目的的,是有意義的,也就知道生命的方向,知道為誰而活,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不會迷茫,更有歸宿感和幸福感。
? ? ? ? 東西方的智慧告訴我們,萬物是有一個共同的起源的,是被一個創生萬物的力量創生出來的,不是自然就這樣的,而這個創生者就是“道”,就是主體,就是最后的家園。找到了這個東西,生命就不會迷茫,教師的教育教學就會更有方向感。你才會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是無意義的,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只有當你把世界上的一切、周圍的一切看成是有意義的,不管有利的還是不利的,也不管是善的還是惡的,都看成是有意義的,你才不會在失望中落寞,才會在絕望中堅守,因為你和那個最大最高的存在是互為一體的。你雖然微不足道,像螻蟻一樣存在,但有一種偉大的創生力量時時充溢你的內心,你的每一個早晨醒來之后,有一種生命能量就在你身上開始起作用了,因而,每一天都成為你有意義的一天,在日積月累的微小行動中,你才會認識并漸漸抵達那個偉大事物,不管最后在世俗者眼里是成功還是失敗,你都在路上挺立,因為你知道你的內心的方向。善惡是非的最終審判者不在這個世界,而在另一個世界,也許無人能夠幸免。
? ? ? ? 回到我開頭的話題上,教師的最根本任務就是傳道,“道”有“小道”和“大道”之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前者,這個很容易和“術”混為一談;引人追求真理、看到永恒說的是后者,這才是教育真正要發力的空白地帶。如果僅僅是傳授應試知識,死記硬背,壓榨學生,那其實對不起教師這個職業,也淡忘了教育是干什么的。
? ? ? ? 到非洲支教的一位美國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常常追問的一句話是:“有沒有永恒在里面?”
? ? ? ? 這一句追問能不能給“活在當下”的無神論文化圈子里的教師有更多的啟示呢?
? ? ? ? 一種急功近利的文化一定是沒有出息的文化,因為這種文化看不到“偉大事物”,看不到偉大的美,偉大的愛,偉大的關懷,它只有當下,沒有未來;只有此世的茍且,沒有詩意和遠方;它只關心“人與人”的關系,而忽視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上帝”的關系。它只想走“小道”,抄近路,而上帝從來不走直線,看看上帝創造的河流的方向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 ? ? ? 中國人作為農業民族耕種了幾千年土地,而播種機、收割機卻是西方人發明的。再看看家里用的電燈、電話、電視、電腦、鐘表、照相機、縫紉機、洗衣機、冰箱、洗碗機、摩托車、汽車乃至于抽水馬桶再到輪船、飛機、潛艇……哪個是中國人發明的?
? ? ? ? 上帝是很奇妙的,天之道高過人之道。人生短暫,天道永存。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個教師能夠把問道、求道和行道結合在一起,每天活出意義,方才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