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走過,但它總會在那里,一直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
? ? ? ? 我聽過許許多多村上春樹的句子,品讀過無數篇他的文字,但真真正正地沉下心來讀他的長篇,恐怕是第一次。書中的導語說它是“百分之百戀愛小說”,并且說它是一本現實主義的青春小說。于是我便抱著對我認識中的現實主義,開啟了我的旅程。
? ? ? ? 它與日本文學一貫的風格有所相似,竭盡全力地以一種壓抑的氛圍闡述了一種無力徒勞感,一種對青春,對生活,自我認識與人際交往的無力與徒勞。那是一種拷問靈魂的孤獨感,讀完之后,不禁讓人沉思,人生的路本就是如此孤獨的吧,真正陪你走完的終究是你自己。
? ? ? ? 小說的男主人公渡邊君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遇到過各色各樣的靈魂,偶爾廝混在風花雪月之中,他的生活樸實而索然無味,他似乎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一個18歲少年的朝氣。他曾經在高中有過真摯的友誼,他與他的好友木月及木月的女友有過三個人的感情,那時的他們是那么純真。然而木月的自殺,讓直子與渡邊君漸漸走到了一起。
“死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 ? ? ? 但他們的相遇不是靈魂的契合,而是心靈寂寞的呼喚,這也為直子的自殺埋下了伏筆。他又遇到了玲子,遇到了綠子,那個與眾不同的少女。她的內心與其他角色不同,她積極向上,純凈的只剩下痛苦。她的出現充當了救世主的角色,是作者安排的一個精靈,如她的名字一般,綠子。
? ? ? ? 她是自我救贖道路上的燈塔。我們看過木月在愛情與友情之中以死亡的方式來救贖,直子是木月的一部分而無法完成救贖。玲子在內心所向與現實之中選擇了內心所向,沖破了迷茫沙洲。渡邊君正如一只渡船,漂泊流浪的最后也到達了歸家的碼頭。這也許正是《挪威的森林創作》的意義。各自安好,各有所歸,也許你不曾去過,但你應傾聽內心的聲音,始終相信遠方,有你的森林。相逢的人自會相逢。
? ? ? ? 那么渡邊君到底充當的是什么角色呢?依我拙見,他便是你我,蕓蕓眾生中的你我。不甘平庸,生而無謂,渴望戰至終章。希望開出自己的燦爛,卻時常忽視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忘記了人與人的交往才能體現自我的意義,這個世界是人為個體組成的,如果無法明確把握自己的位置,如何唱響自己的歌?
? ? ? ? 愿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那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