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篇
具象法則構架圖
效果:一般采取事實、公眾常識、證據、邏輯,判斷一個動作是否有效,不是我以為的,避免陷入自我思維瓶頸里。
關聯自身:比如考研期間的復習,由于自己總是處于埋頭苦學的狀態,對自己學習復習的情況也是自我感覺良好,這個就比較可怕,因為我可能距離終點是有二百米的舉例,而我自己以為只有五十米,以為復習五十米就足夠了,最終導致了考研的失敗告終。在這種復習的過程里就應該多看到整個考研復習大軍的情況,然后調整自己的復習力度,漸漸向效果逼近。
公眾常識:不需要再彼此解釋對一個事物用共同的解釋,在現在社會里公眾常識越來越微乎其微。構建環境共識比如鄉規民約、公司制度。
邏輯:是基于人性底層的邏輯,比如一個再調皮的孩子無論如何調皮,內心深層他都想討父母喜歡;對員工而言,他還是想得到認可,不管結果有木有達到要求;學生,無論他學習能力如何還是想成績好點。事實與證據好搞定,公共常識與邏輯比較難發現素材,會陷入自我加工,把自己加工的以為成公共常識、邏輯,自己不容易察覺,解決辦法:下圖
看看自己的思維是不是過于局限、過于狹隘,保持相對客觀中正的思維。最終要訓練的具象法則架構圖,右邊的是思維的過程。主體,主要強調的是身份角色定位,對事情要負的責任,與社會地位無關,無情感色彩,思維加工的,客觀事實的位置。
目標:目標一旦設定,目標一定設定,就要付出時間與行動,而不是設了目標不做,那是偽目標。只有目標堅定才能支持行為的全力以赴。無論是你以為還是你與環境都以為不可能,但是只要有勇氣去做,結果會超乎想象。無論想法多離奇,都有可能實現它。指哪打哪,打哪指哪的區別。
把做的、想的、以為的、事實分開。自我加工機制會把這些混淆,用具象把這些區分開來,自己看自己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