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節目叫《最強大腦》,里面有個記憶和算術很厲害的人,被媒體稱為“中國雨人”,我在想什么是雨人,所以昨天就看了這部電影《雨人》,英文名叫《Rainman》,還有個中文名叫《兄弟情未了》,可能這樣的翻譯受了《人鬼情未了》的影響,但是也這樣的翻譯或許大家更清楚知道這部電影的主旨,叫做雨人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雨人》是巴里·萊文森1988年執導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上映后獲得了大量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劇中雨人扮演者霍夫曼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年輕的克魯斯也獲得了金球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影片中,查理·巴比特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癥的哥哥雷蒙·巴比特,便計劃騙取這筆財富,并計劃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贏錢,但在此過程中,血緣的親情打破了原有的疏離,真摯動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查理·巴比特是洛杉磯一名青年汽車商。他經營著一家小型汽車行,憑著精明的頭腦和靈活的手腕,事業風生水起。今天查理又眼見著做成一筆生意,高興之余,他帶著女友蘇珊娜——也是他僅有的兩個手下職員之一,去棕櫚泉度周末。
路上,他接到留守在公司的助手倫尼的電話,通知他他的父親剛剛去世了。查理表現得很漠然,不過他還是決定去辛辛那提參加父親的葬禮。
原來查理的母親在他兩歲時去世,而父親對他管教甚嚴。童年對查理來說是孤獨而痛苦的,不過印象里有個rain man在陪伴他,他覺得這是他的幻覺。查理十六歲時,有次不顧父親的禁令,擅自將父親最喜愛的1949年產的"別克"牌白色敞蓬車開出去帶同學兜風,不料父親竟然故意報警說車子被盜,以至查理和他的同學被警察以"偷車"罪名拘留,查里的同學們很快被各自的父母保釋,而查理的父親為了給他一個教訓,故意讓查理在警察局關了兩天。由此父子反目,查理憤而離家出走,之后拒絕以任何形式與父親聯系。查理父親在遺囑里的說法是“讓他失掉了另一個兒子”。不過父親畢竟是父親,除了祝福查理一切如意以外,父親給他留下了那輛導致他們父子反目的白色別克轎車以及他獲獎的嫁接玫瑰花叢。至于他的房屋及其它共值三百萬美元的遺產,則被列為信托資金,由被委托人為這筆遺產的受益人托管。
查理大失所望,極其憤怒,他原以為自己是父親唯一的財產繼承人,誰想竟橫生枝節。不過,性格強硬頭腦精明的查理絕不打算就此罷手,他決定把父親留下的巨額遺產的去向查清,準備打一場捍衛自己權利的遺產爭奪戰。
順藤摸瓜,查理和蘇珊娜找到一家叫做沃爾布魯克的療養院。并很快弄清楚原來三百萬美元遺產的托管人是院長布魯諾。布魯諾大夫是查理父親多年的老友。受命管理遺產,而遺產受益者是長期住在該療養院的雷蒙.巴比特。雷蒙患有自閉癥,他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與人交往,不能適應通常意義上的社會生活。
查理這才知道他還有一個哥哥。面對這個“對金錢沒概念”卻繼承了三百萬美元遺產的兄長,查理出其憤怒,笑了出來:“這筆錢對他(指雷蒙)有什么意義呢?”他覺得父親在故意愚弄他,懲罰他,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他將對父親的怨恨遷怒于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哥哥”,看著這個智力有問題的傻乎乎的兄長,查理既嫉妒又輕蔑。不過這個雷蒙看起來倒是容易擺布,查理決定利用他奪回本該屬于自己的一半遺產。
未經布魯諾同意,查理私自將雷蒙帶離療養院,只要爭取到對雷蒙的監護權,也就爭回了父親的遺產。況且他還要趕回洛杉磯打理生意上的事。蘇珊娜對查理利用雷蒙的做法很不滿,憤然離開了他。
于是查理只得獨自帶著雷蒙踏上旅程。然而,跟這個心理有問題的哥哥相處絕非易事,雷蒙的生活恪守固定的儀式,他要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因為雷蒙是一個自閉癥患者,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得重復刻板)。要在固定時間看固定電視節目,每餐有固定的食譜,要在固定的時間睡覺。他也只穿從某個商店購買的平角內褲。另外,他還拒絕乘飛機,拒絕在高速公路行駛,這些都源于他的恐懼心理。在機場時他突然情緒失控大喊大叫,因為查理試圖強迫他乘飛機。旅途中,查利被雷蒙這許多古怪的生活習慣和因不諳世事而出的洋相弄得筋疲力盡。不過,查利也很快發現這個低能的哥哥的高度才能:雷蒙記憶力驚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他可以準確報出飛行史上所有重大空難發生的航班班次、時間、地點、原因,他能迅速地數清掉落在餐廳地板上的246根牙簽。他也能記得電話簿上任意一個讀過的電話號碼。他的心算速度不輸計算器。
機靈的查理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對雷蒙做了一番訓練,又做了一番“包裝”,隨后帶著他來到賭城拉斯維加斯一家賭場,不負他的期望,雷蒙憑著驚人的記憶力靠賭牌贏了八萬六千美元。(查理貸款沒了,汽車被沒收,信用卡被封,現金不多,后來發現哥哥心算很厲害就去了賭城)
而對于雷蒙來說,這也是一次不尋常的旅行,離開了療養院一成不變的生活,改變了他習慣的固定不變的生活儀式,這一切讓他感到不安,但也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就連乘自動扶梯這樣的小事也讓雷蒙感到新奇有趣,他算牌替弟弟贏了錢,還玩了一回幸運轉盤,與一位夜總會女郎有過一次短暫的談話,一廂情愿地訂了一個約會,他堅持要求查理教他跳舞,以便赴約。雖然他的“女伴”最終沒來,不過,為了安慰他,善良的蘇珊娜在電梯里與他共舞,教他接吻。
也就是這充滿連串的磨擦爭執和別拗的旅程,使兄弟倆逐漸萌生出手足情,或者說找回了從前的親情。一次,雷蒙看到浴缸里注入的熱水,突然又一次情緒失控,大喊著:“熱水會傷到小寶寶,絕不能傷害查理巴比特”。查理才知道,原來存留在兒時模糊記憶里的“雨人”就是雷蒙,(英文中“雨人”是Rain Man,與雷蒙(Raymond)音似,所以查理小時候會讀錯)兒時,每當小查理害怕時,“雨人”會唱歌給他聽,安慰他。
一直以來,查理以為“雨人”只是自己兒時幻想中的朋友,而眼前這個脆弱的需要被保護的人卻曾經保護過他安慰過他,也因為差點傷到他而被父親送入療養院,查理這才知道他曾經得到過多么深切地關愛和呵護,父母和哥哥為他做出了怎樣的犧牲。雖然他對母親沒有一點印象,又不能覺察不擅表達感情的父親的愛意。可是,他曾經得到過多少來自家庭的關愛啊。就像電影里他說他父親最愛的兩樣東西,一是那輛別克車,一是玫瑰花園。父親走了以后卻把最愛的這兩樣東西都留給了查理。
一向對親情觀念冷淡的查理被深深觸動了,對父親的怨恨也冰消雪融。眼前的雷蒙,是他骨肉相連的哥哥,見證著他的家庭對他深沉的愛,而查理對雷蒙表現出的感情也使蘇珊娜看到查理的內心世界,他本來的情感和與生俱來的美德。他們的愛情也更深更濃了。
查理最終沒能贏得雷蒙的監護權,不過,這回查理在乎的不是那筆遺產了,他擔心的是不能再次見到雷蒙。最令人動容的是,自閉癥的雷蒙將頭抵在弟弟頭上。他用這種幼稚的方式表達他對弟弟的愛和依戀。兩兄弟的頭挨著一起的時候,恐怕是天堂的父親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最后當雷曼坐上火車回收養院的時候,查理默默帶上墨鏡,目送火車遠去,墨鏡下,一定是飽含淚水的雙眼。
《雨人》是實力派達斯汀·霍夫曼與偶像派湯姆·克魯斯合力交融的佳作,它的故事簡單卻并不平凡,電影半公路片的模式間以親情為紐帶,將這一情感在一個本為了遺產的弟弟和患有自閉癥的哥哥間凝聚升華,細膩質樸源于人性本源的感動,觸人心弦。美中不足影片可以不那么拖沓,結尾很感人,中間有很多情節其實可以不要,2個小時13分鐘的時間同現在1個半小時比起是長了一點,原本是斯皮爾伯格來導演,后來換了導演也可以看出功力差距,不過演員的表演和劇本很好的彌補了回來。
《雨人》電影的年代正好是80年代的美國真實寫照,工作上屬于資本草莽時代,處處充滿機遇和挑戰;生活裝扮上,蓬蓬頭和牛仔褲,充滿披頭士的風格;社會上,各種社會資源的豐富,對身體殘缺人士的關注逐漸完善。另外電影中,公路上面大量美國東部中部的環境,一望無際的曠野,莽莽蒼蒼的草原,也讓人神往不已。
我想影片帶給我的思考是,從社會的角度,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閉癥,渴望被認同,渴望交流,渴望被關懷。劇中的Rayman,你會發現在他自閉癥下,某一方面很有天賦,他有一顆孩童般的心靈,當有人給予他關懷,他可以成長的更好。從家庭情誼的角度,父與子,兄與弟,一切自私的想法都顯得如此愚蠢,唯一愛和關懷,最讓人感動。
他是Rayman,是一個自閉患者;他是Rainman,是永遠最愛弟弟的兄長。